文章首发自我的公众号,自我世界与理想天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末二维码关注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负尽青春才上了最爱的人的床,穷其一生却不能走进他的心。这是女主一生的真实写照。
对于爱情,她有着无比浓烈的激情,却同时也存在着无比卑怯的懦弱。这种矛盾而病态的情感挣扎源于她的童年生活。
自幼丧父的经历使得她的性格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执拗与孤傲;母亲将她拉扯大并对其严加看管,使得她不曾与外界人有过深入社交,她的身边更不会存在其他异性,这使得她对于异性甚至周围社会的了解几乎全无。而母亲的严厉也使得她的内心从小便怯懦而卑微。
因而,当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融入在同一个身体里,便化身为电影中女主的形象——在他人眼里无比高贵冷艳,对于男主却可以卑微到尘埃里,毫无尊严却也毫无怨言。
相比较有人提出的印随行为,我倒情愿将这种情感解读为恋父情结。在电影故事中,女主的童年生活中,父爱的缺失,与异性几乎没有接触的生活圈子,使得她对外界的生活变得无比向往。而这时出现的钢琴家,精湛的琴技,帅气的面庞以及翩翩风度,无一不吸引着女主。作为十三岁的少女,正式情窦初开的少女怀春的季节,这样的一个男人自然而然的占据了她的生活。而她对男主的爱,也在无形中包含着一种对于父爱的渴求。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她喜欢钢琴家,喜欢静静地听着钢琴弹奏的声音,喜欢去图书馆翻阅有关音乐的书籍,甚至在打扫卫生时偷偷地跑进他的房间,但她终究不敢开口,不敢和男主说话,不敢告诉他自己的暗恋。她小心翼翼的守护着自己的秘密,就连最亲密的女伴她也不曾告诉。因为她知道,这样的一段情感从一开始便是畸形的,是难以宣诸口的。她为钢琴家开门的瞬间,钢琴家回头一望,只见女主目光流转,其中饱含各种深情,但男主却不曾认识这个住在自家对面的姑娘。
她太过于爱这个男人,以至于当她听说要举家搬迁到南市时,她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当马车奔向南市,她从马车上一跃而下,回到原来的房子,想要去告诉男人,这个她一直深爱的男人。她一直爱着他。她在屋外寂寞的等,等到夜深,等到睡意朦胧,她却坚持着不让自己睡着,生怕睡过去会错过见到钢琴家的机会。终究她盼来了他,然而与之同来的,还有另外一个女人。他们行为亲昵,举止暧昧。这时候姑娘才意识到,男人的心里从来没有过自己。与他而言,自己只是一个陌生的女子。在泪眼婆娑和心碎声中,她终究踏上了去往南市的车。
如果故事就此戛然而止,那么整个电影也就落了俗套,与其他一般的文艺爱情片无二。女主虽然去了南市,然而她的心仍属于维也纳,属于维也纳的钢琴家,也只属于他。当中尉向她求婚时,她神情局促,表情惶恐,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她终究没能放下这个男人,相反的,南市的一切都只会让她觉得孤独,没有存在感,只有回到维也纳,回到男人身边,她才是自己。
她回到维也纳,做起了模特,只为靠近钢琴家更近一些。区别于其他轻浮的妖艳女子每晚陪着上流人物,她每晚都会按时回家,于是说是回家,不如说是去自己可以安心之处。她每晚都在暗中追随着钢琴家,以盼能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终有一天,男人发现了这个眼神里流露出崇拜和爱慕眼光的女子。他邀请她逛公园,坐火车,共赴晚宴,甚至带她回家。这一切,正式当初那个十三岁的少女梦寐以求的,他们在一起度过了难过而又快乐的三日。在这三天里,女人享受到了一生以来最大的快乐,她情愿将自己女人的一切资本奉献给这个男人,包括自己的灵魂和肉体。然而,尽管他们如此快乐,女人终究没有说出自己对男人的爱,而男人,终究没有认出她。
正所谓: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当激情结束后,男人即将踏上另一趟旅途,女人还沉浸在快乐的时光中无法自拔,她稚嫩的口吻问道男主何时回来,男主告诉她只需两周。女人天真的相信了,以为自己真的收获了完美的爱情。两天,两周,两个月过去了,男主没有任何音讯,而换来的却是自己怀孕的消息。
有人认为怀孕的女主做了让旁人最毁三观的事情便是生下了这个小孩,有人说她傻。的确,她的确傻,傻到可以为了一个男人不惜放弃南市优厚的生活条件,放弃中尉的求婚,放弃模特的高职薪水。而同样的,为了这个男人,她也绝对不会亲手毁掉她们的结晶,毕竟这是她和男人之间唯一的纽带和联系。为了抚养孩子,她更是委身人妇,尽管对方如此爱着她和她的孩子,然而她的心终究不为所动。她仍旧爱着钢琴家。
十五年后,当二人再次相逢,女人做了生命中最后一次重大抉择——她毅然决然的离开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奔向了她一生所爱的唯一的男人。而男人却一如十五年前一样,没有认出她来。钢琴家如往常一样的逢场作戏深深地刺痛了女人,女人这才意识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的靠近,多么努力地想让男人回忆起自己的一切都是徒劳,因为他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而爱不专一”的男人,与他而言,任何女人都只是自己音乐生涯的附属品,都是无趣生活的一场场艳遇。
女人的悲剧不止于此,当她离开男人踏上寻找儿子的途中,却意外得知自己的儿子已经在火车上感染了风寒去世,而她却没能在孩子临终前见上一面,这对于一个普通母亲而言都是何其悲惨的遭遇,更何况一个单亲的母亲,这个孩子是他和自己联系的唯一纽带,现在他就这么走了,在自己未曾注意的时刻离开了自己。
现在的女主真的可以算是孤家寡人了吧,没有了爱情的,没有了亲情,而友情,她从未有过。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她写信给男人,告诉了他这一切。而她的目的很简单也很唯一,只是想让男人想起他,想起多年前暗恋他的小姑娘,想起多年前和他温柔缱绻的少女,想起那个多年前不顾一切反对来和他相见的妇人,而这一切要求过分么,一点儿都不,反而太过简单,让人难以理解。
在原著中,男主看完写封信后,双手颤抖,努力翻阅着回忆,而回忆如水,不留一丝痕迹,他始终没能想起这个为其倾尽一生的女人。我觉得这个才是最好的结局,在这个结局里,女人一生的悲凉,都如同男人的记忆一般,散在如烟的历史岁月里,不着一丝痕迹,没有人会想起多年前那个少女,也没有人会想起那份封存了一辈子的单恋。
正如前文所言,女人用了整个青春换来了激情的三天,而穷尽一生却走不进一个人的心。于女人而言,这是何其悲哀;对于男人而言,这又是何其无情呢。
End
有故事有酒,你是那个愿意倾听的人吗?
长按二维码关注,故事只讲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