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第一首《公刘》主要记载了公刘迁到豳地以后开创基业的史实,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右边链接:三首诗经拉开了大周建国的序幕(一)
古公亶父又为大周带来了什么变革呢?第二首《绵》为你揭晓答案。
诗曰: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绵》的第二段提到,古公亶父沿着渭水向西走,来到了宽阔的岐山脚下。原来的豳地有山、有水,还有肥沃的土地,他为何要离开呢?
原来邻居黛盲等戎狄部族看着大周发展得蒸蒸日上,国富民强,眼红了。于是发兵就想抢夺大周的财物,古公亶父不想打仗,二话不说就把财物给了他们。
没想到戎狄是一群喂不饱的狼,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扬言要古公亶父把土地和民众交出来。老百姓十分愤怒,要求迎战。古公亶父可真是仁义之至啊,说:“老百姓立君长,就是希望有利于他们,在我的统治下与在戎狄的统治下,有什么不同?如果他们为了拥护我去打仗,要靠牺牲他们来换来我的统治,我不忍心这样做啊。”
就这样,古公亶父举家离开了豳地,涉漆水、沮水,翻过梁山,来到了歧山脚下定居。豳地的老百姓知道后,赶紧扶老携幼,前来投奔古公。周边国家的民众听说古公仁慈,也来投奔他。
诗曰: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作庙翼翼,乃立皋门,乃立应门。
前来投奔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古公亶父便设立五种官职去管理他们: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司徒为地官,主管民众教化和行政事务(包括户籍管理);司马主管军政和军赋;司空主管水利、营建之事;司士负责纠察百官;而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
迁到岐山,当然就要重新建都。于是,古公叫司空估算营建工程,司徒配备劳役。老百姓热情高涨,上下齐心,不久就盖好了宫室和宗庙。
之前在豳地时,老百姓都住在窑洞里,那时候管窑洞叫复。搬到岐山后,古公亶父就派司徒去教化民众,抛弃戎狄粗陋的习俗,并为他们建造城郭和房屋,分成邑落居住。
诗曰: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古公亶父娶了太姜,生下了三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老三季历。
“聿来胥宇”翻译过来就是共同勘察地形选住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太姜不仅仅是生儿育女的妻子,还是一位贤内助、事业上的好帮手。她悉心教导几个儿子,从来没有过失,所以古公有事必定与太姜商量,包括迁徙这么重大的决策。
后来小儿子季历也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叫做太任,生下姬昌,再现圣瑞。九月甲子,一只赤雀衔着一封丹书,飞到了姬昌的家门口。姬昌打开丹书,发现里面写着天命: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怪不得孔夫子一辈子欲推行仁政,源于此处吗?
古公知道后,大喜,说:“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太伯、虞仲两兄弟得知古公的想法,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身刺花纹,剪短头发,让位于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而太伯、虞仲就是吴国的始祖了,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古公亶父重操先人旧业,积德行义,国都中的人都拥戴他,从而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
讲到这里,周人走南闯北,大家是否有点头晕。好了,那就再来回忆下大周的先祖们走过的路。
古邰国(今陕西武功县)—》不窋古城(今甘肃省庆阳市)—》豳州新平县(今彬县、旬邑县一带)—》岐山(今岐山县)
大约七、八百年的时间里,周先祖经历了四次大迁徙,从古邰国到不窋古城,再到豳地,最后达到岐山。有意思的是,岐山县就在武功县的西北方向,两地之间相距仅60多公里左右,也就是,周人兜兜转转几个世纪,最后又回到了故乡古邰国附近。
另外,更新了大周历代先祖的直系关系图,供大家参考。
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古公亶父
那第三首诗经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我是“春秋无忌”,喜欢我的文章请留下您的赞;如果想读我更多的文章,不妨关注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