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最好的爱情范本

一、林黛玉和薛宝钗,你选谁?

本学期初,我的新同事,一位住在隔壁的数学老师说经常感到生活空虚,让我荐书。

当时,宿舍除了几本诗集,带故事性的只有《脂汇本红楼梦》和《李卓吾评本西游记》,而后者是繁体竖排本。在这种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本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精神,我推荐了《红楼梦》。

不料,在我开始长篇大套地介绍人物架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甚至比较了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高下时,话犹未了,只见隔着四栋楼的英语老师摇摇地走了进来,妙手一探,红色大开本轻轻滑入她的白色帆布袋,转头一笑,翩然而去。

数学老师笑笑,没有说话。

良久,方问:“假如你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你会选谁?”

“我选史湘云!”

然后,和钗黛组成闺蜜团,天天饮酒作诗BBQ,醉了就向芍药花底眠,时不时再来个cosplay。人生得意须尽欢,何苦为爱伤神。

对于初读者来说,宝钗还是黛玉?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像我们小时候,常常为长大了上清华还是北大而苦恼。

而对于熟读红楼的人来说,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宝黛的爱情,几乎是我能想到的爱情最好的样子。

二、初见: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那一日,林黛玉袅袅婷婷走进贾府,她忘记了自己前世是棵袅娜的绛珠仙草,也全然记不起灌溉过她的神瑛侍者了。那一刻,她羞怯而谨慎地坐在外祖母身边,心里充满了对这个大家族的惶恐和对未来的疑虑。

这一世,宝哥哥出现在林妹妹眼前: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接下来,曹公转开镜头,描绘“林妹妹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读到此处,只觉惊心动魄。

这一惊,是前世的回眸,是若隐若现的惊鸿一瞥,是隐隐约约的似曾相识,缱绻而神奇,美好而动人。

而宝哥哥打量她一番后,一笑:“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这温柔的一笑,是前世灌溉仙草遗留的那份宠爱;这淡淡的一句话,足以秒杀所有关于爱情的陈词滥调。

宝黛初见,像极了《西厢记》里那句话: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三生石畔早已见过,一惊、一笑,是前世姻缘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反观钗玉初见,多么潦草敷衍。

第4回末,薛宝钗已随母兄住进了贾府东北角上的梨香院,一直到第8回,二人才有第一场对手戏。贾宝玉第一句话说的是“姐姐可大愈了?”,宝钗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典型的礼节性问候,可曾有几分入了心?

三、相知:林妹妹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

宝黛相爱,是有深刻的感情基础的。

第32回贾雨村来访,指名要见宝玉。宝玉对此人趋炎附势的嘴脸很是厌弃,心中大不自在,正踢鞋子发脾气,史湘云劝道:“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有个朋友。”

宝玉听了登时就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说得史湘云十分尴尬,一时下不来台,袭人只好出来打圆场,从袭人嘴里,我们知道宝钗也劝过这些话,宝玉的反应更加激烈,“咳了一声,拿起脚走了”,直接把宝姑娘撂在屋里,“羞得满脸通红,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堪称《红楼梦》中最尴尬的时刻。

可见,“仕途经济”是宝玉心中的雷区,不可触碰,绝不妥协,越过一步就要爆炸。

对功名利禄的极端鄙夷,是贾宝玉与以往才子佳人风月小说男主形象最大的区别,也是这个角色身上最光辉闪耀的个性特色。

凡读书上进的人,他就起个名字叫“禄蠹”,又说除“明明德”外无书,对“文死谏、武死战”等儒家推崇的人生价值观更是不屑,36回借袭人谈“死”大发议论,“人谁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心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置其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这番言论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难怪被视为“异端”。

正因为这种极度叛逆的个性,贾宝玉虽然被合府上下捧在手心,却仍然感到内心深处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压抑,人人都宠爱他,争相讨他欢心,却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理解他。

而林黛玉深知,否定了这一点,就等于否定了贾宝玉的存在基础,等于彻底否定了这个人。因此,我们翻遍前80回,可以看到她为了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宝二哥使气、闹别扭、耍小性子,却从来没有劝过“仕途经济”之类的话,甚至在宝玉入私塾时打趣他“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

在爱情里,常听女人感慨“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对于男人来说,何尝不然。大观园中青春美貌风流灵巧的女孩子何其多,能让宝玉引以为知己的却只得颦卿一个。

花爱水清明,水怜花色鲜。

最好的恋人,也应是最好的朋友。

爱是包容理解,是明知道你不完美仍愿意敞开心胸去接纳、欣赏。多少人以爱之名行道德绑架之实,妄图不断改造恋人,以期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维纳斯”。相比之下,这种爱显得多么狭隘自私!

宝黛之爱,是孤独者的惺惺相惜,是精神世界的强烈共鸣。

四、相处:青春是一首美丽而哀愁的诗

正是这份惺惺相惜,让爱情如此美丽动人。

有人说,迎风洒泪、对月抒怀是青春少年的专利。

细数红楼,发现曹公把全书最诗意的情节都给了宝黛。“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之温馨,沁芳闸共读《西厢》之浪漫、潇湘馆夜送旧帕之体贴,“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之深切,且不说这些泼墨如雨重彩渲染的大手笔,单看那偶然点染的小插笔,就叫人心荡神驰。

第8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一出大戏上演后,二人吃完饭要回去了,临行前丫鬟粗手笨脚戴不好斗篷,宝玉喝多了酒,眼看就要恼了,林黛玉连忙接过“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这随意的举动,抵过多少刻意的殷勤。

再如第20回,二人刚刚大吵一架,宝玉正极尽款曲解释,剖白心迹。

林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读至此处,不禁击节赞赏,此等绝妙文章,真不知从何处想来。脂砚斋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正是真理越辩越明,情越吵越浓。当一个女生突然开始谈论天气,你可知她在谈什么?

过了40回后,故事基调渐转低沉,宝黛的笔墨越来越少,但每一处,都令人动容。

45回,秋窗风雨夕,宝玉戴箬笠披蓑衣来探望黛玉,一连三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而黛玉怕雨天路滑,以珍贵的玻璃绣球灯相赠。

宝黛之间,不是一味追求高雅诗意的浪漫,也不是一味拈酸吃醋的争吵,当彼此心意笃定,爱情回归日常,竟这般朴实、肯綮。

五、诀别:质本洁来还洁去

年少时不懂,读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回,不禁痛惜落泪。后来才明白,这已经是最好的安排和结局。

大观园荒草萋萋,她不曾看见。

贾府被抄家一败涂地,她不曾目睹。

合府人口锒铛入狱,她不曾经历。

青春尚好,爱情尚在;

还泪而来,泪尽即去,一切戛然而止。

有一见钟情的惊心动魄,有青梅竹马的耳鬓厮磨,有高度契合的精神追求,有体贴入微的日常关怀,这,不正是现代人追求的完美爱情范本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宝黛:最好的爱情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