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建南
与前两季相比,《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从策划之初就立足于国际传播,并试图通过与西方团队的合作在人员分工、设备投入、流程规范、质量标准等方面互相借鉴学习,同时倒逼我们的创新。由于中英拍摄团队在价值观、审美观、拍摄理念和模式上存在差异,这样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那么,如何保证任务顺利进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反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国家形象?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Tales from Modern China)是江苏广电总台推出的全媒体大型新闻纪实节目。今年6月3日至7月8日,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投资,与英国雄狮影视合作拍摄的第三季6集系列,在江苏卫视、BBC世界新闻频道同步全球首播,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被誉为“对外传播上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在融合传播中创了新高”。
创新表达 求同存异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从一开始就明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中的“你”为西方观众,因此在选择故事时,中英双方团队都有意识、针对性进行筛选,我们也充分尊重英方的意见和建议。比如英方对熊猫、地方戏曲等故事不太感兴趣,认为西方观众对熊猫已经很熟悉,不属于“你所不知道的”范畴;戏曲一般观众听不懂,用几分钟时间也没法一下说得清……他们则倾向于做“云南咖啡”等选题,因为西方观众想不到中国作为产茶大国还能生产咖啡。
对于外方意见,我们认为言之有理的便予以采纳,但该坚持的,我们会想方设法坚持。比如“雪乡”故事,一开始外方认为“雪乡太过商业,不想让节目看起来像旅游片”,不打算采用。但我们认为生态保护是全球化议题,而雪乡从林场转型发展旅游业,背后原因正是跟当地保护生态环境有关,这个选题很有意义。为此,项目组还特意去当地踩点,寻找护林员,并到老东北人家中了解更深层的背景。当后来我们换了角度,再向外方提起雪乡故事时,外方导演表现得非常感兴趣,当即决定将其重新收入囊中,原本被否决的“旅游片”也立即在温情和生态思考中变得丰满、立体起来。跟“固执”“难说话”的老外打交道,需要的不仅是耐心与坚持,也要从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兴趣点选择沟通角度。
在节目制作和表达上,我们尽可能保持英方参与的特点,采用西方观众能够接受并感兴趣的表达方式。在介绍世界第一大桥的高度时,“桥面距离水面565米……这一落差能容下纽约帝国大厦,还能有100多米高的富余”。这样的解说词容易让人有直观印象;而形容超级计算机时,则用“这台超级计算机一分钟可以完成的计算量,相当于全球72亿人用计算器不间断地计算32年”的类比,生动形象,很接地气。
在“旗袍”故事中,有一部分模特在拳击台上展现旗袍的镜头,年轻姑娘说“学拳击是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回到家,亲戚们都会问‘你为什么还单身’类似的话,学拳击是为了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样一段“玩笑话”,看似无关紧要,但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它从一个侧面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发展,特别是与现代观念的交融。可见,纯正的中国故事和有趣的西方解读、英式表达,让节目呈现出浓厚的中西合璧色彩。
坚持原则 把握导向
对于一般性问题,我们理解包容,求同存异;但对于原则性、立场性问题,我们则在追求“客观、真实、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把握主导权,积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展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中国形象。在后期制作时,英方一开始不愿意用标有南海九段线的地图,认为尚存争议。但其自行制作的地图问题更严重,如边界标识错误、我国拥有主权的一些岛屿在图中未予标示等。我们立即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系,找到了全球公用的“卫星图”,还专门派人到英国,与英方团队面对面交流沟通,最终英方同意更改底图重新进行后期制作。
类似例子还有宁夏光伏电站,它建成后将是全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既能充分利用西北丰裕的光能资源,也是当地一个扶贫项目。最初,英方认为这个项目只是企业自主行为,与中国政府和地方党委政府并无关系。为了说服英方,我们与当地政府提供了很多有说服力的材料,强调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国家扶贫开发的战略规划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反复沟通,最终在片中体现了中国政府及当地在此项目中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采访及文稿写作中,大到框架结构,小到每句话的口径、数据,我们都会逐一审核,不厌其烦与英方沟通。在拍摄世界第一大桥时,有一段出镜,英方导演要求嘉宾主持人说河边的石头是石灰岩。我方编导发现那更像是玄武岩,对此提出了质疑。为了保证准确性,编导立刻联系了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发去照片请他们分析。同时,也跟大桥设计方取得联系,请他们的地质勘察人员帮忙看一下。后来,两边都回复,说这部分确实是玄武岩,并非英方导演说的石灰岩,他这才心服口服。而为了节目中一个数据,中英双方甚至会讨论数月之久。我方编导多方核实,甚至会以“论文”方式逐条阐述论据及理由。如此严谨,也终于让英方欣然接受了我方数据。而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追求节目的客观、真实。
因势利导 事半功倍
本片通过4位外籍嘉宾走访的方式进行串接,他们都在英国有一定知名度并有着多年主持或电视制作经验。节目组根据嘉宾不同特点,量身定制了不同风格的故事,也借他们各自的视角、个性,展示“洋眼看中国”,不一样的精彩和魅力。不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外方先入为主的印象及认知,也会给合作中彼此的交流、沟通带来困难。比如英方一开始就质疑:中国汉字系统固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智能化时代,电脑和手机打字逐渐替代了中文书写,在这样的冲击之下,“中国汉字会不会消亡”?甚至预言中国汉字将在一百年之内消失。对于这样的“惊人之语”,我们并不急于辩驳,而是让外方自己去走访、去了解。为此,英方团队不仅到河南的文字博物馆了解汉字的演化历史,还到小学课堂亲自体验了孩子们学汉字的过程……外方终于明白,原来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每笔每画都有含义,其本身就是难以忘却的文化传承。节目最后,借用一位小学老师的话表明“这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汉字书写绝对不可消失”。这样从质疑到解答的过程,也让中国文化以全新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让西方观众对中国汉字和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事实证明,这种中外合作、代言叙事,以外方视角、别人之口传情达意的方式,效果很好,更有说服力,往往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