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主不在远方,在我们心里_《遥远的救世主》

       人人都期待着救世主,期待着被拯救。其实救世主就在我们心里。《遥远的救世主》带来的思考颇多。读后叹为观止,引出对小说文学艺术之美和人生哲理的一些思考。

      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艺术表现力上多处细节描写,感人至深。小丹对丁(大哥)的独白,广场上的街舞,玫瑰花园对生死论道的呢喃,那段追求完美无瑕的心路。如书中所说,是有些贪了,贪的不是天长地久而是完美无瑕。正如书中所讲:她依偎在他怀里陶醉的说:“到时候我就躺在你的怀里听音乐,听你给我讲天国,讲地狱,我就在你怀里悄悄死去了,我的坟墓上开满了细碎的勿忘我,在微雨的清晨,你穿过蜿蜒的小路而来,手里拿着一枝花在我的坟前默默伫立……不行,你还得给我撒海里,你望着无际的大海,落下两滴狼狗的眼泪……”她想留给他的是永生的魂和永恒的美。重读于此,有些微凉。想那时“谁念西风独自凉”,而今只能“当时只道是寻常”。在描述大哥闻小丹之死伤感时,是这般说:“然而无论他怎么对抗,舒缓,掩饰,都无济于心头的疼,那是一种心如刀绞,无可忍受,无可遏制的——疼。他以为他是明白人,他以为他可以从容达观,但是当他静静的泡好一杯茶,静静喝到嘴里的时候,这杯茶却被喉咙的一团东西堵住了。也就是在他试着咽下这杯茶的一瞬间,一股生理无法控制的东西突然从胸腔里喷出,他本能地紧闭上嘴,快步走到卫生间的洗手池,吐出的是一口鲜红鲜红的血。过去他一直认为吐血是文学的夸张描写,而这一刻让他体会了,那不是文人的夸张描写,那是没到那个伤心处。也就在这一刻,他的理性,他的坚强……崩溃了!”读此着实让人心疼。睹物思人,物依旧而人非。此去经年,只能“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即使“夜来幽梦忽还乡”,恐亦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到头来,只是“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深哭一场”。情到深处人憔悴,世间最能使人憔悴不堪的,唯情而以矣。大哥这喋血之情更让人痛彻心扉。而在写离别时,小丹给大哥打了个电话,大哥却什么都没说,大哥知道小丹这是在告别。小丹职责所在,面对悍匪必须做出她自己的选择。大哥显然知道这些,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是苍白的,唯有沉默。然而这沉默的背后是一颗多么沉重的心,这种离别是一种欲罢不能的痛。这不由自主的让人想起《雨霖铃》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难以割舍的别,或是《江城子》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生离死别;亦是《相见欢》里“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还是《凤凰台上忆吹箫》里的“多少事,欲说还休”,最后只剩“云锁重楼”的凄苦之别。而小丹对大哥的别似乎在另一个艺术高度。

救世主不在远方,在我们心里_《遥远的救世主》_第1张图片

       从人生哲思角度,作者将人生的终极问题融进小说并塑造一个集儒家,道家,佛家等众多宗教文化的神话般的形象。正是丁(大哥)身上那种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加一分痞气,使形象不过于明媚,给人一种游离于现实与虚幻的真实(同是血肉之躯很接地气)。而人生的终极问题,就是寻求人生价值所在。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需要我们通过实践认知的过程去慢慢找寻。若根据马斯洛原理来讲,可能要追寻到自我实现这个层面。而自我实现又要因人而异,有的想要发挥个人能力达到最大极限,还有的追求精神上的无欲无求,大道至简等等,努力成为自己所期待的那个样子。小说的目的是引起人们对自我的反思和自我的认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我们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去理解去接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这么称赞魏征。我们更应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放眼过去、当下都是值得让人深思学习的。

       最后我们应正视生命真实的样子,所有的努力都会化作更好的自己回报生命,当如是。救世主不远,就在我们心里。


救世主不在远方,在我们心里_《遥远的救世主》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救世主不在远方,在我们心里_《遥远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