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天镇老家去看爷爷,马上就要去墨尔本了,以后回来的时间就少了。回去的时候爷爷因为帕金森症已经不太会说话了,也不太能认得人,也不知道还能见他老人家几眼。
坐车火车,在从老家家回北京的路上看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看到那里边描述的中国的乡土社会,简直就是天镇老家的样子。而现代的中国,也像一辆奔驰的列车,飞快的开向一个现代化的都市社会。
在感慨之前,还是先放上读书笔记以及自己的想法。
看完整本书,最大的感慨就是书中说的社会正是我老家的社会,书中所描写的人际关系、家庭结构,社会的权利和政治规律都跟我看到的很像。
1 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
书中有许多理解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关键概念,但总体来说我的理解是:传统乡土社会是以情感为纽带的社会,主要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社会结构变化慢,层级分明;而现代社会则将这种纽带打散,让人们重新自由组合,社会结构变化越来越快,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任意跳动在不同的组织中。交通的发达带来了地理位移的便利,打散了血缘社会,地缘变得更加重要。互联网发展以后,甚至地缘的限制也被打破了,在互联网世界人们可以跟任何地点的任何人建立连接。
而这种被打散的社会结构,也带来了人们的迷茫,因为他们不再天然地属于任何关系和组织了。如果需要关系、组织甚至人生的意义,人们就需要主动地去寻找和建立。外在的归属被打散了,内心所建立起的兴趣、价值和意义则变得更重要了。
在传统的血缘社会,人在出一出生就可以被赋予了明确的血缘身份和地位,甚至是行为准则和未来努力的方向。这样人就有了归属感,也有了先于生命而被赋予的意义。随后发展出的地缘社会,好歹还可以认同地缘。出生地也可以是在人出生前就存在的,不需要人主动地去思考和建立。
而现在,人需要从自己的内在出发来建立圈子。成年后,很多人离开了自己的家乡,离开了血缘和地缘的归属地,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任何身份和圈子可以给你定义一个人。一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寻找兴趣相投的人,需要找到跟自己价值观目标相符的人,一起去做事情,通过做事情来建立自己的价值。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辛苦的,需要个人后天的努力。
人们再也不能向过去的乡土社会一样一出生就被赋予什么,于是在建立新的圈子和身份之前,人们不免迷茫。至于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嘛,这就是心理咨询师要做的事儿。
2 中西家庭结构的差异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费孝通对中国家庭的描述,他讲到中国的家庭是个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大小决定家庭或者说家族的大小,家族不仅有养育功能,还有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功能。这与西方社会不同,西方社会的家庭更多只承担养育功能,因此孩子成年以后就离开了家,而政治、经济、宗教功能则有其他的社会单位来承担。
据我观察,叔叔和婶婶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他们之间并不像现代的西方社会那样亲密。就像书中说的,中国家庭的主要结构是父——子,婆——媳两根主轴,而夫——妻关系则是辅助轴。中国家庭是“H”型的结构,这个与现代心理治疗中所说的夫——妻作为主轴,孩子作为重要支点的西方社会的“△”型结构有很大的差别。
3 一代人的背影,也是社会的投影
我自己的家族就像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投影。爷爷从新平堡镇到了天镇县定居,爸爸妈妈那一代人到了太原,而自己去北京上了大学,现在又要去墨尔本读书。从一个乡土社会,到了一个乡土与现代相交融的社会,再到一个完全西化的社会,家族的几代人走过的路,可能也正是中国社会现在正在走的路。
其实这种情况一定也发生在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身上,我许多在北京北漂的同学都跟我很相似,他们也经历着时代和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必然的迷茫和焦虑。很多人说在漂泊在外像浮萍,可能浮萍就是这一代人的命运。但换个角度来看,可能我们再也不能做一个长在土地里的植物了。我们可能要成为互联网的游牧民族,在一个地方暂时居住,然后成长,然后换一个地方继续成长,直到建立自己的领地。
4 后记
笔记中说了好多中国和西方的对比,但这种对比可能更像是传统和现代的对比。尽管中国不可能完全西化,但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这个趋势可能是不可避免的,那种乡土社会可能我们永远都回不去了。
不过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打散了的人的纽带最终还是要接上的,毕竟人还是需要关系,需要认同、需要归属、需要意义。也许这些东西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但也有很多人从传统智慧中找到了解决方法。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人开始看东方的哲学,学习禅修等。
地理上的乡土可能我们确实是回不去了,但似乎我们还能在心里找到一个自己的乡土,找到自己心灵的老家。
尽管,这需要一些时间、耐心和勇气
写到这里,想到了李健的《异乡人》,就以歌词来作为结尾吧。
不知不觉把他乡
当作了故乡
故乡却已成他乡
偶尔你才敢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