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的情缘 2016级数学科学学院王士群

    饺子起源于古代的角子,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在中国民俗中,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饺子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华夏祖先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一带,它已经传承了数千年。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到的一道美食大宴,否则上苍会在阴阳界中除去你的名字,死后会变成不再册的孤魂野鬼。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祖先对此是多么重视,无论怎样,为除掉一年的晦气,你也要在除夕吃一顿“饺子”。

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的情缘 2016级数学科学学院王士群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饺子的制作很简单,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原料,一个人也可以制作,但通常多个人一起合作速度会快一点,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和面、拌馅、擀皮、捏皮。就像我家一样,每次包饺子都是一家人一起合作,那种和谐欢乐的氛围总是我心里最美好的记忆。这几个步骤中最讲究的要数擀皮了,擀皮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圆,最重要是要薄厚适宜,在我们家技术最好的当属我妈了,我曾经问过我妈擀皮的技巧,我妈说没什么技巧,就是熟能生巧。我相信包饺子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必备的手艺了吧!

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的情缘 2016级数学科学学院王士群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出门吃饺子就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完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这也是为什么我上大学之后每次回到家,妈妈问我想吃什么的时候,我总是说就想吃一顿妈妈包的饺子,每年冬至在大学食堂里吃到那索然无味的饺子时就更加想念妈妈包的饺子,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饺子又何尝不是每个游子的浓浓乡愁呢!

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的情缘 2016级数学科学学院王士群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要说饺子成为中国人春节的当家食品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汉代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新年日期确立,正月初一吃饺子形成。从汗到南北朝,过年习俗愈演愈烈,明朝的《明宫史·史集》记载除夕吃饺子的情景,“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春节是最富诗意的节日,以春季之始作为一年的开头,迎接新年也就是迎接春天,所以过年是中国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既喜悦又神圣,人们把春的播种、夏的耕耘、秋的丰硕、冬的收藏一起酿成着浓香的喜悦与香甜,四季期盼与期待都凝结在这一天,父母把积攒了一年的快乐和盘托出,出门在外的儿女们不管阳光明媚、薄寒轻暖、还是大雪抹平江河、坚冰封盖山川的雨雪霏霏、风刀霜剑,哪怕天涯之远、咫尺之近,都要奔年回家吃团圆饺子。

    饺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的代表,它的每一个部分,无一不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是每家平常时候,更是在年三十晚上必备的美食,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舌尖上的中国之饺子的情缘 2016级数学科学学院王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