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哪来的王阳明的心学之大成!

陆九渊,号象山,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陆九渊的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今天的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当时的参事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谥文安。死后被后人称为“陆子”。

没有他,哪来的王阳明的心学之大成!_第1张图片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张“心(我)即理”学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的心学直接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在的。学习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

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他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至于读书,他则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常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不是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王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没有他,哪来的王阳明的心学之大成!_第2张图片

陆九渊的思想有些接近程朱理学中的二程,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陆九渊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即所谓的“尊德性”。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才是真正“心学”的集大成者,但是陆九渊的“心学开创”确实为后来的王阳明的“心学大成”奠定了基础。

陆九渊晚年热心于讲学授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老扶杖观听”,弟子遍布于江西、浙江两地。他在长期的讲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张学以致用,其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败的命运。在教育内容上,他把一般知识技能技巧,归纳为道、艺两大部分,主张以道为主,以艺为辅,认为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达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他,哪来的王阳明的心学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