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一、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从师的传统,但是唐朝的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的《师说》,看他是如何倡言师道的。(板书:师说 韩愈)

二、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是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用法;二是学习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三、作者和背景介绍

韩愈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下韩愈。很好,非常全面。本文是作者针对当时不从师,不尊师的现象,阐明“从师”的道理。

四、正字音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字词。很好。

五、课文讲解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意,遇到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看同学们读的都非常的投入、很有感情,哪位同学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读给大家听?好,最后排这位男生。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同学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有没有同学能点评一下。穿黄衣服的女生,你来点评。嗯,他读的声音洪亮,非常投入。但是,有几处字音读错了。你能纠正一下吗?非常准确,请坐。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个重要的字音一定要注意。同学,你再来读一遍这几个字音。

2、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录音,注意重音、节奏、情感。

我看同学们还沉浸其中,现在请同学们以刚才的这种态度,大声朗读这边课文,一定要读准节奏、读出情感和节奏。

嗯,非常好,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

男同学读的气势雄浑、阳刚有力,给你们点赞。女同学读的声音洪亮,请按细腻,更胜一筹。

3、同学读的都很好,看来预习都非常的到位,现在,请老师就来检查大家的字词和翻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非常好,在这里老师强调几个。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意为老师。一词多意,如吾师道也,师为动词,学习。或师焉或否焉,师,动词,跟从老师学习。十年春,齐师伐我,师,军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里师表示榜样。

不拘于时,被动句,“于”“见”都是表示被动的一个标志词

2、此文题为《师说》,“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文体,主要为陈述对某种事物的看法,清同学们初读文章,看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

很好,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在这里以古人为榜样来抛出自己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板书: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古人学习都一定有老师,何况今人呢?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立论方法。

那为什么要从师呢?

对,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非生而知之者。这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全面,一方面师本来就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另一方面如果有疑惑不从师,会导致惑不解,通过正反论证来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

既然要从师,那应该怎样选择老师,对待老师呢?

很好,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学者要不耻下问,以能者为师。

3、在阐明了自己的中心观点之后,作者又提出了什么分论点,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对,很准确,作者在一段也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分别从哪几个方面的进行的对比论证?

对,通过今人和古人,自己的孩子与自己,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而古之圣人,结果导致了圣益圣,愚益愚。对于自己的孩子择师而教之,对于自己却耻学,最终导致小学而大遗,直接否定了不从师的做法。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而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导致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不从师的行为进行了讽刺。

这一段通过正反对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说明了从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一个反面的论证。

4、在第四段,作者列举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对,圣人无常师,这也是文章提出的另外一个分论点。孔子是至圣先贤,以他的言论、行为进行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突出了古人从师的正面形象。从学者到圣人”,从“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论述更进一步,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本文开篇抛出了总的论点,并围绕两个中心论点进一步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和从师之道,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5、如何论证的呢?

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六、小结

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一千多年前,韩愈向我们阐述了这个道理,今天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传统,不耻下问,转益多师。课下,请同学们完成我们的练习册,

7、板书

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分论点:师道之不存久

              圣人无常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