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

前言:

      2017年第三届拆书帮年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两百多名参会者,大会期间邀请了拆书帮的老朋友陈海贤老师做嘉宾分享-努力焦虑症。如下是现场分享内容整理。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1张图片

正文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状态,如网络流传的四句打油诗“你的对手在看书,你的仇人在磨刀,你的闺蜜在减肥,隔壁老王在练腰”。总感觉我们必须努力不断学习,否则将会被学习者超越。

什么是努力焦虑症?

      大家一定遇到这样的状况,你去学很多的知识,买很多的课程,罗列很多的计划,但这种努力的状态并没有缓解你内心的焦虑。这就是努力焦虑症。

        因为焦虑,所以我们假装努力,通过制造自我提升的幻觉,来缓解我们变平庸的焦虑,带我们逐渐远离真实。(因为真实的东西都需要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精进与积累);随后发现这些让我们更焦虑,然后我们只好继续假装努力,进而继续焦虑,变成一种循环的焦虑圈。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2张图片

努力焦虑症与拖延症

      什么时候会有拖延症?不想做,不想面对的时候;拖延症为什么会流行?反映了今天我们的某种分裂:努力和目标的分裂,情感和理智的分裂,现实和期待的分裂。 理智要求我们要不断工作,可情感却说不想要,想逃走。所以就出现折衷的反抗---拖延。努力焦虑症和拖延症有密切关联。

真实的努力是怎样?

        讲述三个同学的故事:

A同学:加入拆书帮,努力寻找各种资源,做好拆书本身这件创造性的事情。在创造的过程中,努力是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他不关心它的存在。

B同学:看到A同学最后成功了,他也想像A同学一样实现财富和梦想,当初他看到A同学头悬梁锥刺股努力的部分,误以为只要这般努力就会成功。所以他开始拼命努力、读书、听讲座,参加各种培训班。他更多关注努力的本身,而不是目标能否实现。

C同学:最大的爱好就是发朋友圈,对于他来说努力本身的事情没那么重要,他需要的是努力的感觉。因为当今努力是一个褒义词,他需要用这个褒义词告诉别人我很棒。

        三位同学有着三种不同的努力。第一种努力和第二种努力的区别在于:第一种努力有创造的过程,它是有实现的目标。第二种努力和第三种努力的区别在于:第二种真的有在努力,但第三种没有,努力对于他就是体现优越感的道具。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3张图片

        从第一种有目标的、创造性的努力,到追求这种努力的状态,再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变得越来越不真实,努力变成对努力的模仿。当努力本身成为目标,目标就不再真实,就容易出现拖延症。

怎么做到真正的努力?

      真正的努力其实就是创造的过程。如你心里有你爱的东西,你想把它创造并实现,努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呈现。

        或许你会说“我暂时找不到要努力的东西,有的任务是别人分配给我的。我该怎么办?”

      古希腊哲人“我们大部分人的烦恼都是来源于我们想控制那些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我们能控制的东西行事控制权。”  反过来真正努力的含义:不忘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努力控制我们能够控制的东西;对于你不确定的事情你留下空间顺其自然,对于你能控制的东西保持专注精进。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4张图片

      在我去做讲座的时候,课下有同学咨询:“我有拖延症:我给自己制定每周三次健身,制定学英语的计划,读书的计划,但每天回家都只是刷网页看手机。” 我好奇问他:“为什么你要制定三个计划?”他回答:“因为这三个计划都很重啊!”他的回答让我明白,最终计划对他来说不是要实行的工具,而是被用来缓解他的焦虑。为了缓解他的焦虑,他就非要把计划制定的非常宏大,因为越宏大的计划,他越容易想象万一实现后,自己会变成不一样的人。

        制定这么多计划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当计划变成一种幻想时,它消解了真正行动的动力。”我们经常会告诉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制定一个计划,但很少真正仔细去思考, 目标对你意味着什么,计划对你意味着什么。

      目标实际是一种张力,一种心理上的未完成状态。这种未完成的状态就像初恋没吻到她一样,心理总会惦记着,总希望把这件事情完成,这就是张力。可幻想就是将这种张力消解,当你在脑子里幻想出自己已经完成的画面,你就不会再有力量和行动力做它。

        计划的本质是控制。它需要你去识别出来,当下有什么需要你精进的东西,专注的能做的东西,去把它做好。而不是去想遥远的目标做完会怎样。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5张图片

        或许有人会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控的。“曾经遇到个在读博士,正在为博士毕业的事情焦虑,他说:“我做实验不知道数据结果会不会好,我写文章不知道我老师会不会帮我修改,即使修改后投出去我也不知道编辑是否接受。”我回答他:“所有不可控的事情背后都有可控的事情:你不知道实验是否顺利,但你如果多读些文献,多做几次尝试,你的实验成功概率会增加;你多和导师发邮件,导师回复你的可能性会越高;你的文章投出去比不投出去成功几率又提高很多。”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6张图片

        所以当我们专注于我们能控制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的焦虑就会降低。那个博士可能还会问,这样就一定能成功吗?能不能成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要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我们要承认确实有些东西是靠运气的。可是我们也要相信尽人事,安天命。这是努力真正的含义所在。这就是所谓的真实,你就要为不确定性留下空间。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下,你仍然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在焦虑中幻想努力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东西。


结束语

        有时候我们也看不清我们什么时候能到我们想要去的地方,此时我们如果能找到起步的地方,那就先到那,然后再慢慢开始走。

        祝大家都能找到并创造真实的自己!

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_第7张图片



附录:陈海贤老师(动机在杭州)

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中国临床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曾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其间开设”积极心理学“通识课。在知乎专栏撰写”幸福课“专栏。拥有48万+的关注者,是知乎2015年第一届盐club荣誉会员。现为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

想更多了解可关注海贤老师的书和网络课程

1《幸福课》书(豆瓣评分8.9)

2《控制力幻象》网络课程(音频)

3《如何让改变持续》网络课程(音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努力焦虑症(Effort Anxiety Disorder)--分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