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青春,再见重庆

                      大学篇

    此片写于(2016年04月09日杭州)

    我过去了解子弹的轨道,没想过人生的轨道。我觉得人生就像射出去的子弹它也是呈抛物线,当它达到顶峰的时候就开始下滑。我认为最完美的人生是当达到高峰的时候与某样东西相撞粉身碎骨,在它最辉煌的时候终止。遗憾的是我还不清楚我的人生轨道到哪算是最高点。

                                    ————题记

    一直以来,我都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去讲述我的四年大学,因为它们负载了太多的信息量,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今日,自己通过这些故事来回忆我的大学,最根本的写作动力在于,在离家2546公里的杭州,在这大学生比驴多的未来科技城,我想纪念那段真正重塑了自己的岁月。今天的高等教育虽然积弊众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仅仅是甘愿为了一纸文凭、一张成绩单、一个称号,而在教育的生产流水线上混过了四年。大学生活的种种可能性,也是一个个不断在抗争的鲜活样本,那些具有批判意识的个人叙事,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改变的一种路径与可能。


再见青春,再见重庆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在我遇到的学者、教师,社会人士中,在我有幸结交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那,我发觉,事实上,很多的人,都在寻求着一种突破。虽然他们的力量可能很微薄,但是无论是个体的精神或者生活突围,还是致力于更广泛地影响与推动,他们确实都在努力着,大学是人的一个启蒙之地,当自己脱离了中学时代全圈养的生活后,便会被迫地学习用你自己的双眼与头脑去观察、思考周遭的一切。他人的生活状况、价值选择乃至从他人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某种情绪,都是你们进行分析与判断的素材。

  当我第一步迈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事实上,“读大学,到底读什么”的问题便伴随着这四年始终。不得不说,不同人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既塑造了大学生活的丰富性,我的大学四年我不后悔。。。。。大学四年,有那么多好朋友好同学(主意是重庆人好,相比杭州这个外来人众多的地方)。真的感谢四年中陪伴我的你们。。。。。

  我比报到的时间提前了两天抵达重庆(这里不的不谢谢几位交大好友),当我一个人走出重庆火车站时,天气异常的热,感觉热浪迎面袭来,我在轻轨车厢里,听着大重庆人那陌生的腔调,看着窗外那同样陌生的街景,我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又将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惊喜大于了惶恐(看着满列车每人手拿一份报纸的场景,真是吓尿我了,心想重庆人这么爱学习的嘛,大早上的每个人都看报纸)。在学校吃过晚饭后一个人校园里走动,在漆黑得夜晚我才意识到,以后这里便是我一个人要走的路了。   

    刚开学一个月,各种关于我们专业介绍及心理辅导的讲座迎面而来,所谓的教授曾给我们提出了所谓的目标,即到毕业时有多少人过了英语四六级,有多少人考上研究生,有多少人是党员,有多少人科研立项获奖。“目标”,真的成为了某些同学的圣经了。在大学的第一课上,由于还不习惯几点起床几点上课,我们在去上课的路上就听到上课的铃声响起,看到同学们撒腿就跑,我不屑的来了一句大学还有跑着去上课的猪,,,(我发现我错了)。没人去告诉你何为大学,应当怎样度过真正的大学生活,更没有人去说在四年里,你可以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目标”,既很现实却又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它反映的只是在教育的生产流水线上,我们自认为要给那些产品,即我们的学生,所应贴上的标签。只是时至今天,这些标签在不断地被各种因素所侵蚀,其含金量在不断地贬值,就像我们已经对那些全国名牌、知名商标、免检产品不再感冒一样。

    我依稀记得第一次去泡图书馆时,自己在一本杂志上抄录了这样一段话:当代大学生形象与20年前相比确实有很大的落差:一方面,大的背景是整个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世俗化以及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退化,也就是大学校园的功利世俗与自我本位盛行。另一方面,几代大学生深受应试教育模式的熏陶,培养成了考试型的人才,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贫穷的记忆,也没有草根情结,对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种种问题,既没有直接的经验也没有间接经验,所以他们对整个社会的思考很不够。事实上,这几代人在经济上不独立是小,而在思想意识上没独立是大事,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自我矮化与心理疾患也普遍存在。

    当时的我只知道这段文字所批判的,激发了我本能的一种情绪,那就是“不满”。但我不知道这种不满是可贵的,抑或是愤青的;是功利的,抑或是可定义为理想主义的。

其实,很多高考后的学生,当他们到达自己的大学时,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满情绪,那时的他们可能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叫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可高考之后,当时的我只想着的是离开情感无一席之地的古浪,并不再过“两点一线”的书生生活。但我只知道我不要什么,不能成为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内心里需要什么,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子。

    重庆,之所以被我称之为是“南方的起点”,是因为从重庆开始我真正的用自己的双眼、双脚与头脑去观察、思考与触摸中国的社会,在地图上,如果以重庆为中心划个十字的话,我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三个十字。西线至新疆,南线至杭州,北线至西安,东线至大连。。。。。。

    当我无意中被选进了那张雄鸡地图中心的那一点时,我却还不曾知它将是我人生轨迹的转折点。1756公里的路程,当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时,我开始认识独立,并体味着独立所带来的一切。我曾像大多数孩子一样,生活在家人安排的轨迹下,从未知道独立与自主的真正含义,这包括着生活的、经济的、精神的、思想的。

    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往往不是事先去规划地走的,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将在哪个时间点、哪个驿站上,会遇见某些人,遇到某些事,而时常正是这些人与事在影响着你、塑造着你,他们就是你要讲述的故事。

  “以前以为上了大学就有了一切,其实,一切才只是刚刚开始......”从小开始,我们就习惯于别人告诉自己答案,并在被父母圈养的同时,也遵从着父母为我们计划好的轨迹。可是,有一天,你发觉了这个世界它变了,先前在支撑着自己的东西正已坍塌:坐在K545次列车上,1200公里的路程,也让我第一次望到了城市外面的世界。对于像我这样从小生活在城市,只知道读书考学的人,乡土的概念于我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而已,我不知道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那些数以万计的村庄都是怎样的,也毫无了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又在过着怎样的日子。事实上,我也不曾关心过。铁路沿线的村庄、农田、荒野、山丘、隧道,当它们都已飞快的速度在我眼前掠过时,我才真正感知到了它们的存在。

    大一时候的自己我想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心中充斥着对于现状的不满与对与对本专业的茫然(我们班98%的是被调剂来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打算忙碌着,这也就是我们班四年了为啥大一转专业转走15 个,为啥一直不是很团结的根结所在吧, 在如今的大学课堂里,那些彰显魅力的老师,是少之又少了,他们才是大学里最稀缺的极品。初入大学,我曾对大学的课堂有着很多的期待,可是一年又一年,一门课又一门课的下来,终究发现大学课堂里的教学方式与高中时的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幻灯片取代了板书,可内容还是教材的原本抄录。老师多半还是一言堂式的,仅有的所谓互动教学环节,多半也达不到真正的思想碰撞与交流的效果。最大的不同是学生更“自由”了,我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埋头自忙自的了,老师的心理素质也极好,他决不会因没有真正的听众而感到窘迫。无法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那些毫无一点真知灼见的庸师(当然除了苑老师)。学生对本校的认识、评价与认同感的产生,其最主要的来源是他所接触到的本校老师。多年之后仍对我们还有影响的,并使其记忆犹新的故事里,多半是本校那些或特立独行、或才华横溢、或风趣优雅的老师。他们所教授的课程绝不是抄录于教条、僵化与过时的教材,而是在课堂之上彰显自己的学识、性情与人格的综合魅力。(多年后可重点介绍几位老师)

    其实,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那一年是我大学生涯里最痛苦的一年,除了在思想上,于个人、家事、情感上,那些痛感已都叠加在了一起。在经历了“苦痛、恐惧、谎言、折磨与折腾”之后,那些在内心中无法言说的疼痛,最终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诉说方式,这便是认识“喀秋莎”。大学来说我觉得对每个人来说(当然除了一心求学的学霸)都会为情所困,也许当自己老了会揭开现在说不了的一些事,但现在只愿有一天,遇到这样一个人,陌生的完全不熟悉的人,毫无感情基础,但感觉是可以很好的一起生活的人。于是,疲惫不已的心,终于愿意停靠。在自己即将毕业的时候,也便常常念记起母校与重庆的好。或许是人在将要失去时,往往更懂得珍惜吧。有这么一句,母校就是只能你说她不好,而不许别人说她不好。


图片发自App



    我在重庆,在缙云山下,浸染了四年。我不敢说,我是没有半点遗憾地离开了那里,也不敢做那个“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狂生。我不想冷酷地认为,我们一届届学生仅仅是学校去挣钱的工具,也不愿自贬地讲,我们只不过是文凭生产流水线上的商品而已。事实上,在我的身边,我看到了很多才华横溢的同学们,无论是有着很深交情的,还是仅仅是一面之缘的,虽然可能大家彼此的“道不同”,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见识、乃至胆识与野心,不但无愧于他们身上的称号,而且具备了未来精英的潜质。那所以师范而闻名的学校,对于我们这一撮特立独行的人来说,却给予了很多的自由与宽松,它反而给予了诸多类型的学生群体以可能性。

    作为高校会聚之地的大学城,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了我很多的参照,不同学校之间的风格与差异,他们各自具有的气质与特色,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我时常与朋友们游走于这些高校之间,在不同的高校间各取所需。重大的底蕴、重医的博爱、科院的思考、川美的灵动,还有那么多特立独行的教师与学生......它们就是大学里的无形学院。我是吃西街U城的百家饭长大的,在百家争鸣中启蒙的,虽然没有人给我发那么多文凭,但是我得到的又何尝不是大学里的真东西。

事实上,我们并非草木可以在校园里一年一年的生长,当自己离开生活了四年的大学,我们能带走的是什么,恐怕不应当仅是一纸文凭,也不只是腹有诗书的才华与抱负,而更多的还是这里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无形的大学,是学生的精神脊梁,也是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与归属感。因为故事里有人生、有学问,有着风骨与气度,有着我们彼此的家园。大学就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将自己染成何种颜色。在这四年的浸泡中,很多的人不断地洗涤自己,从而把自己成就为了一条能屈能伸的变色龙。在很多的时候,我以自己的不变去应对人们的改变,又以自己的改变去应对社会的不变。时至今天,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做注脚,我觉得有句话很恰当:“不要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你就不是东西,而也为此,你才能看清了一切东西”。

大学生涯的遗憾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不成熟造成的。想起高三时,有时候晚上做习题到凌晨1,2点钟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教室去学习,日复一日……虽然很辛苦,但有梦想的辛苦比无目标的迷茫要幸福得多。大学就是在一阵迷茫之后悄悄地走到了尽头……还记得和XXX看完《既然青春留不住》就很不理解“不就是大四的吗、有啥了不起的”。但是当我托着行李箱走出清风苑B523宿舍门的时候,看着空荡荡的宿舍楼,才顿时发现自己鼻子有点酸溜溜的感觉,那时才正真感觉到——“你走,把青春留下!”这句话有多么残酷……   大学唯一感到欣慰的是的结识了很多好哥们,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

   小虎——电脑通,宿舍的“助考机”,非常感谢他一直对我考试上无私的帮助,难以想象没有他我们宿舍乃至大部分男生会挂多少科(其实我对他印象最深的是翘屁股,哈哈)???

   勇哥——有霸气,有雄心,有口才的典型重庆小伙,每次打游戏那些所谓的口头禅便脱口而出(嘛卖嘛批),导致四年下来本来很讨厌说脏话的我也时不时来上一句。  

      坤哥——真正有男子气概的帅气男孩,虽然我觉得我们的性格有点差异但我是真心喜欢他那种(唯一一个上过我床的男人)多年是室友,他每次分析问题都让我自叹不如,逻辑思维很强,有雄心,有智慧,(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说的就是他吧)很适合做生意。我只能说完美。

    小米——小米不是女生却是个游戏大神,我们班游戏玩的最好的,能说他什么呢!短短复习了2个月,考研一考一个准。  

        陆哥——人气型的班长,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伟哥——这可不是药,这是古巨基,哈哈,愿岁月不老,友谊长存。

   丁老师——和苍老师一样深受同学们喜爱,嘻嘻,胆小的百科小王子。

   JIJI——不知道是那个熊孩子给起了这么一个绰号。热爱动漫胜过于生命的宅男。

   小贱——最具西北汉子的老乡。

   力哥——篮球场上的漂移王子

   史哥——也有叫老翔(知道啥意思嘛)的,无所畏惧帅气的“老炮儿”。

      龙哥——从小我便是一个很尊重老师的好孩子,哈哈但是他的硬气,跟老师敢对骂的作风(那老师就是贱)使我对对待老师的态度又有了新的看法。

   雷飞——老乡

   聪聪——情(兽)圣。

      系统哥——小虎的表哥,电脑高手,很早就有家的幸福小男人。

   还有很多很多……


再见青春,再见重庆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兄弟们转眼都各奔东西了,我也几经辗转。衷心希望我和我身边的所有人,当我们走在悬崖的边界,崩溃的边缘时,我们要用最后一口气撑下去,直到走到柳暗花明,而不是用最后一口气走回头路。一旦回头我们过去受的所有的苦都会白费。

                        二杭州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可不是盖的!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这里的景有着独一无二的美,这里的人也带给我刻骨铭心的情。感恩、难忘;绝望、抓狂;愤恨、无奈……总之,五味杂陈尽在杭州。

        回头想想,这段时间的工作,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烦恼。为什么呢?似乎也没有什么正经的理由,就是感觉心累!“别人笑我狂妄意,我笑他人老朽矣!朝阳初生晨光烂,此不轻狂妄少年!”对!就是这种年少轻狂的不甘心,使我的内心傲娇又敏感。看着这座满大街都是大学生的未来科技城,一种来自心底无法言说的涌动,不时地拍打着我的心房,每一次碰撞都给我的内心带来了又一次的失落感。

        从偏远的小县城到大重庆,再到眼前这座自然和人文环境俱佳的准一线城市杭州,在高楼大厦的脚下、在熙熙攘攘的街巷,在华灯初上的夜晚……我竟有一种孤寂感,这一切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经常这样问自己,似乎是在寻找继续呆在这里的理由,亦或是寻找那些值得我留恋的人儿。


再见青春,再见重庆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好吧!请不要迷恋哥,哥我只是一个传说!

      今夜又下雨了!我能想起来的日子,好像都是和雨有关,无论是去富阳路上的绵绵细雨,还是回重庆时的风雨兼程,雨承载了我无限多的思绪和故事。今夜,绵绵的小雨让我不想外出,捧一杯茶静坐窗前,借着灯火阑珊的余光,看雨点亲吻在玻璃窗上,这种甜蜜让我想起了在中恒的事情。窗外的雨声越来越大,由淅淅沥沥的小雨变成了噼里啪啦的大雨,正如我在中恒的日子,平淡温馨到风起云涌,雨是漫漫人生的错过,雨是悲欢离合的开始!

      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感觉是和某个人有关,些许多年以后我会慢慢释怀。但至少现在,在电脑前码字的我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真正的回忆中恒,就从现在这缕凌乱的思绪开始吧。

      从步入中恒的第一天起,我事业的篇章就徐徐地翻开了它洁白无瑕的第一页。作为一个男人,想在事业上干出一番大作为,这样的憧憬如同大树的根系深植在我的脑海中,这里就是我打拼的第一站!希望、理想、梦想,汇聚成河,川流不息;汗水、喜悦、欢笑,尽情肆意,踏风而去!

      感激,来源于中恒。它为我提供了人生第一次正式工作的机会,为我搭建了职场第一个干事创业的舞台。虽然,这段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年两个月,却足以让我在工作中学习、锻炼、成长,使我收获满满、受益良多。

      杨工,我毕业后的第一位领导,也是在中恒我最尊敬和感激的人。可能是大学里跟老师相处的得久了,会认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讲台的距离,你在上面说,我在下面听,他说什么不会征询你的意见,你听不听也不必向他言说。所以,对于领导,在我天真而又稚嫩的印象里,应该就是那种“我说你做”的命令式。可杨工却不是这样的领导。第一次,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跟我聊工作的思路和规划,谈到最后,他微微抬头看着我,充满期盼地问:“你觉得这样好不好呢?”从他真挚的眸子里,我能感受到他征求意见时真心实意的态度和情绪。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平等待人、相互尊重,这份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心里暖暖的。平等能够滋养感情,尊重能够丰腴感情。可以说,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杨工彻彻底底地把我收买了。

        杨工对我的帮助不仅仅是在工作上,还体现在生活中,亦师亦友,授业传心,大概说的我和杨工的这份情谊吧!那一次,我和他在车上,他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起自己在杭州打拼的故事,他说:一个人在外地,没有家人的陪伴,就把他当做大哥哥吧!他说:社会总有阴暗面,职场也有潜规则,要我学会自己保护自己。他还说:逢年过节,多给家里打个电话,照顾好自己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过年的时候,他给我发了一个红包,那句“看好你”直到现在,还能让我感动地流泪。对于我来说,这可能是我在中恒收到的最安心的赞誉了。其实,我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但即便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也渴望被重视、被鼓励、被关怀,每一句暖心的话语、每一个赞许的眼神都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和契机。

      曾几何时,我还是一个年少气盛,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没有体会过无奈,那时信誓旦旦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话语,仿佛就在昨日,萦绕耳畔、历历在目。现在想想,想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中恒,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我们只能默默无闻地干好本职工作,没有惊人的业绩,没有耀眼的光环,我们不能像领导一样慷慨陈词,指点江山,只能勤恳工作、准时考勤。这就是我们普通员工最本真的工作状态,也是我们对平淡生活做出的最睿智的诠释。今年大热的佛系,大概便是如此吧。

      生活的美在于平和,生活的美在于平淡,我们是一颗颗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没有我们守土有责的坚守,就没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壮大的今天,虽然我们是浩瀚星辰中的一员,但我们也是银河系不可缺少的一员。我们这些平凡人才是企业真正的中流砥柱。然而,当这些平凡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时候,当我们十指连心、同舟共济的时候,我们便成了企业金字塔底层最真实的感动,感动在生活中,感动在劳动中,感动在中恒里。挥汗如雨,那是盛夏在生产部组装柜子的果实;说说笑笑,那是于工作中体会到的久违了的校园般的亲切,看着同事们一张张笑脸,终于明白原来劳动可以如此的自信与光荣。每个寂静的夜晚,我躺在床上,工作中的一幕一幕像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我的记忆中反复播映,在我的内心里久久涌动。

      直到今天,过去四个月的记忆还会时不时地陡然冒了出来。初入职场,那个懵懂无知的我,虽然在学校里学的是电子专业,有着工科背景,但是当真正步入了工作岗位,我才知道自己所学与公司所需是有一定差距的。部门主管杨工手把手的教我做报告、教我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一次,我受了委屈,又气又恼,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杨工得知后,义愤填膺地带我去公司老油条那里讨说法。

    刘耀空,一个从业将近三十年的老销售,也是江浙片区的大区经理,他给了我很多工作中的建议。当我走在职场的十字路口,向左向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下一条道路的时候,是他给了我最中肯、最有价值的建议。他是我漫漫职场路上,不能忘却的指路明灯,这盏灯很亮,给了我离开黑夜,直奔白昼的力量。

      当然,部门里的一些哥哥姐姐,他们的真诚、可爱、顽皮、智慧……也将我在中恒的生活装点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肾哥,一个大哥哥,他教会了我很多实验设备操作方面的技能,也给我讲解了很多专业知识,每次聆听他谆谆教诲的时候,我就在心里不自觉地批判起中国的教育制度,那种只注重理论,缺乏实践的课程体系,使得我们这些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职场小白,即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来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游刃有余。

        小芳姐,如果有“中恒好妻子”评选活动的话,我想这第一名的桂冠,一定非我小芳姐莫属。贤妻良母就是她的最有特点的标签,她体贴、细心,就像照顾亲弟弟一样,给予了我最简单,却又最真挚的关爱,直到现在我的择偶标准似乎都有了一点她的影子。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她的,默默地祝她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吧!

      赵岩,我的舍友,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直男,见到美女就会流口水的那种个,他说话从不绕弯子,想到啥就说啥,虽然有时候也会弄得我有点不高兴,但是和他打交道,有一种北方人的痛快和豪爽,甚至还会勾起我的丝丝乡愁。后来,我下定决心去学萨克斯,也是跟他有着直接的关系。跟比自己强的人在一起,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要不是因为他略带摇滚范儿的吉他弹唱,深深地震撼了我,我想自己也不会萌生要去学一门乐器的想法。

      聪聪,那可是我的娘子啊,一个美丽、善良、聪慧的姑娘,很怀念和她一起排练节目的日子。我扮演许相公、她扮演白娘子,说实话,排练时,我们俩人四目相对,深情满满,竟有些迷离了现实与虚幻,那种心动的感觉一定是真的吧。但终究白娘子和许仙是没能白头偕老、相伴一生的,就像这一点弱小的情愫,终究也没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吧,虽然遗憾可惜,却是上天安排的最好结果。

      还有邓欣欣、周倩、叶光辉……他们都是些好玩的人,只是现在物是人非,时光流逝,你们都还好吗?

      大晚上搬凳子到其他寝室玩狼人杀游戏,亦真亦假、斗智斗勇,直到深夜仍不知疲倦。转正答辩时,主持人多次提醒我已经超时,但我依旧无动于衷、我行我素、滔滔不绝。公司年会,站在舞台上当男主持人,帅气潇洒、沉稳内敛、运筹全局。还有在生产部见习的时候,同事们一次次的注目,一声声的关怀,都给我很大的鼓励。


再见青春,再见重庆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中恒给了我如家庭般的温暖,每一个深深印刻在我记忆里的职工,就如同我的家长、长辈和兄弟姐妹。感谢公司、感谢制造部;感谢领导,感谢小伙伴,你们勤劳努力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我工作的责任感。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然而我最终选择离开中恒。错过,是在我短暂的青春里,虽能能与你们邂逅,却逃脱不了离别的命运;遗憾,再也听不到“没事,这件事交给我处理,我来扛”的暖心话语,再也没有人会跟我说“我都知道的,所以我相信你”。在中恒我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业务上的进步,更是做人的道理。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所有的一切我都得自己来扛,黑锅也好,失误也罢,都得一力承担。

      有朝一日,有机会再回到杭州,再次来到中恒大厦,我想我会抬头张望,我会想念2016年3月18日,初次寻找这栋灰色玻璃幕墙大楼时的憧憬,初次见到洪经理和杨工时的谨慎,因为在工作中犯了一点失误而惴惴不安的心情,因为在年轻人中具有不可小觑影响力而沾沾喜喜的得意。总之,无论如何,这里永远不会变成我的伤心之地,因为你和这些最可爱的小伙伴。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心中没有容不下的风景。我愿意把这些美好,留在回忆之中。想到你曾经在这里无条件的为之付出,你与你的小伙伴曾经带给这个公司如此多的荣耀,那终究都是好的,都是值得纪念的。

                      重庆篇

  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题记

      再回头,我已然褪去了稚嫩模样,收起了年少轻狂,开始学会为生活奔波,开始学会了伪装,也开始承担起了责任。很多时候,回忆起大学的青葱岁月,那时的我纯真好笑,无可奈何。遗憾的却是梦中有痕,醒来无迹!

    当再次回到熟悉的地方,听着熟悉的歌曲,看着熟悉的人群,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不是当初的自己。一路走来,很多人、诸多事都褪去了原来那份纯真的色彩,就连周遭的风景也如过往的烟云,可望而不可及。想要去追寻,却早已寻不到足迹。唯有呼吸着重庆夏季独有的热气,仿佛才有一丝丝亲切的感觉。

      重庆居然也是物是人非,这大概跟我的心情有关吧!在经历了生命中最大的不幸,品尝到人世间最痛的丑恶,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生如江湖,一旦进入便无法退出”的无奈和悲哀。社会罪恶的一面,人性扭曲的一面(说实话我是一个健忘的人,但此事将会是永远的痛)已经彻底打败了我,曾经那个活波开朗的我已经脱胎换骨,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寡言、谨小慎微。

        我不知道那些具有人格分裂的人是什么样的状态,但至少现在,我怀疑自己可能有一点这样的倾向。上班与下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自己,刻意地封闭、努力地控制、虚伪的话语,真的感觉好累,甚至自己都会厌恶自己。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何时能是个尽头?

        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这道坎的人。跨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偶尔和大学好友小聚一番,畅谈心扉、把酒言欢,可以毫无顾忌地说任何话、做任何事,这种偶然的小确幸使我平淡的生活不至于波澜不惊。偶然掀起的一丝涟漪也足够让我感动。我一直都在努力,坚持不懈地前行,即使前路漫漫,布满荆棘,我也毫不畏惧。不想当懦夫的内心独白和呐喊,让我不得不逼迫着自己不断去前进、去努力。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可能是不堪其苦,可能是一言难尽,总之只有自己的内心是最清楚的。谁又不想改变自己呢?做一个真正的成功男人,能够毫无障碍地进行社交,我想这一定是必备的技能。好吧,我承认,自己有点轻微的社交恐惧症。

      但是刚步入社会的我,显然还是带着几分羞涩,几分腼腆,和人交谈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心跳加速,感觉有一股热血从心底沸腾地直冲脸上,不仅自己尴尬,往往还给人莫名其妙的感觉,成为别人嘲笑的对象。这个弱点一直困扰着我,致使在与人交往时,我几乎成了惊弓之鸟,刻意地回避与陌生人交往。其实,这段时间的工作,对我影响更多的,还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能力上,通过有意识地让自己在更多的人面前说话,更多地锻炼自己,我与人交流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说不上通过社交就能让人对我留下完美的印象,但至少已经能够随心所欲、自然流畅。

        回想身边的人,真正觉得“擅长社交”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能够不让情绪阻碍自己的决策、表现和交往,大概都是一些勇敢的人吧。有朋友也安慰我,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些问题终会消失在一日复一日的岁月里,文化的积淀、职位的提升、素质的提高,一定会使我的社交能力如繁花般盛开,如秋果般丰硕。渴望得到实践,渴望一鸣惊人,渴望众人瞩目……,愿望还有很多,期待还是很高,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要无惧困难,要勇于挑战,因为我还年轻,年轻就是我的资本。


再见青春,再见重庆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充满理想的岁月。是的,没有任何事情是可怕的,经验是慢慢积累的,口才、做人与处事,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的。

        人生的路漫长而多彩,就像在天边的大海上航行,有时会风平浪静,行驶顺利;而有时却会是惊涛骇浪,步履维艰。但只要我们心中的灯塔不熄灭,就能沿着自己的航线继续航行。没有捷径可寻,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做好眼前的一切,就是本份。还记得杨工说过,在单位里要少讲话,多做事。我想这正是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都需要注意的吧!就如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我并不是大多数口中所说的那种数一数二踏实和认真的人,每件事在完成的过程中都显得特别艰难,我也会有情绪、有抱怨,但现在更多的是怀念。我希望把你给的赞誉、机会和鼓励全部封藏,并将之延续。有时候,我会问自己理想型的工作是什么?现在的这份工作,这个单位,都是我自己选的,没有人指点,完全靠自己,能不能干好都是需要一个人面对和思考的。

      在几经辗转之后,我又要离开我一度视为第二故乡的重庆前往大连,从哥哥第一次告诉我要去大连,到现在我办理完交接手续,仅仅一周多的时间,一周的时间,我的生活又将发生新的改变,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不知道前面的路上,我还会遇到怎样的人,还有经历怎样的事?只能说在重庆的这五年半将近六年的时间里,我接触了行色各异的人,纷繁繁杂的事,我也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我好像是一个幸运的人,无论是在杭州,还是在重庆,我都能遇到生命里的贵人,他们教会我很多,也让我变得更好。衷心感谢那些曾经给予我指点和帮助的人,感谢倪经理在我人生低谷的时候,提供了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感谢王姐在工作中,给予的耐心指导;感谢我的大学同学于我危难时,伸出的援手。感恩他们、感恩生活,只要心怀感恩,这一切就会变得很美好!

      这一路走来,我轻狂过,无知过,迷茫过,也堕落过。不过,还好,生活在继续,梦想还在。虽然年少不再,但是脚步未停,这一段岁月,无牵挂,不后悔;接下来的路,平坦也好,坎坷也罢,我已背好行囊,再无牵挂!

再见,青春。再见,重庆。

谨以此片献给我在重庆的六年时光,也是我青春中最美的时光,也算是对这已经逝去的六年时光的交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见青春,再见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