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大彬紫砂壶近年成交价格及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0289 时大彬制紫砂壶 1,100.00-1,100.00万 1,188.00万 2015-04-28
0481 时大彬制紫砂壶 600.00-600.00万 777.60万 2015-01-19
0648 时大彬款紫砂壶 300.00-300.00万 734.40万 2015-01-19
0589 时大彬款紫砂壶 330.00-330.00万 702.00万 2015-01-19
0624 时大彬款紫砂壶 470.00-470.00万 626.40万 2015-01-19
1521 时大彬 紫砂壶 100.00-120.00万 345.00万 2011-12-18
2303 时大彬紫砂壶 200.00-400.00万 330.00万 2014-12-28
2335 时大彬 提梁紫砂壶 200.00-400.00万 330.00万 2014-12-28
2571 时大彬紫砂壶 227.80-455.60万 308.00万 2015-06-27
8984 明 时大彬制紫砂壶 80.00-120.00万 92.00万 2011-06-07
时大彬
时大彬(1573——1648),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的儿子。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那种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生于明代万历年间,殁于清代顺治初年。时大彬制壶技艺全面,在泥料配制、成形技法、器形设计以及属款书法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他精选紫砂泥调配成各种泥色,用以制品,形成古朴雄浑的风格。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壶,后根据文人饮茶习尚改制小壶,并落款制作年月,被推崇为壶艺正宗。传世作品不多,北京、上海、南京、台湾等博物馆均有收藏。
他在泥料中掺入砂,开创了调砂法制壶,古人称之为“砂粗质古肌理匀”,别具情趣。在成形技法方面,改进了供春“斫木为模”的制法,把打身筒成形法与镶身筒成形法结合起来,由此确定了紫砂壶泥片镶接成形的基本方法,是紫砂壶制法的一大飞跃;又首创方形、圆形壶式,成为紫砂壶造型的典型壶式。时大彬听从陈继儒等文人的建议,改作大壶为小壶,使紫砂壶更适合文人的饮茶习惯,把文人情趣引入壶艺,使壶艺与茶道相结合,把壶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鉴定鉴赏
他总的风格是古朴端雅,构思奇巧,早期做素面大壶多,但中后期壶式逐渐多变,更加小巧,也更加适合文人赏玩,有的很是奇特。到清初康熙时:他和陈鸣远一起成为天下最为推崇的紫砂壶两大宗师,他们的作品进入宫廷,远销海外,当时有诗曰:海内竞求鸣远碟,宫中艳说大彬壶,由此可见一斑。
时大彬的作品存世很少,目前只有一二十把被确认为真品,其余大量署他款的壶多数是清末及民国、现代后仿的,据说其中也有一些精品是他几名弟子的作品,他表示满意,即落上自己的款。他中晚期时偶尔也在壶身上刻写诗文,一般都是汉字。
市场行情
紫砂器兴起于宜兴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茶文化大环境陶冶下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变革的必然产物。宜兴是中国古代名茶产地之一,所产“国山[艹舛]茶”始于三国孙吴时期,著称于江南。唐代上元年部,阳羡茶更为“芬芳冠入他境”名列贡茶。诗人卢仝有诗为赞:“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全唐诗》)饮茶须好水,宜兴金沙泉在唐代就是与贡茶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同时,据考古表明,自母系氏族社会起,宜兴就有制陶业存世,并一直延续到唐、宋、元、明时期的大规模生产。正是这种“绝无仅有”的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紫砂资源,造就出紫砂技艺,随着明代茶饮之风的变革,掀开了中国茶文化新的篇章,赋予茶饮艺术新的文化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