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递延所得税的理解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两个会计科目,分别放在资产列和负债列。但是他们跟传统的资产和负债有一定区别,只是他们所核算的内容跟“资产”、“负债”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这两个会计科目,用来核算一些特殊的经济业务,这两个科目本身没什么含义,就是人为设置的,取了个名字,方便划分业务类别。

1、“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的内容

举个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坏账损失100万,那么利润总额就是1000-800-100=100,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在损益表中)=100X25%=25万。这是会计核算的税费。

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实际发生的时候可以税前列支,否则只是计提不能税前列支。因此报税的时候,算出来的利润=1000-800=2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X25%=50万。这是税法计算的所得税额。

由此看到,这两个数字是有差异的,差了25万,这个25万是计提坏账造成的,是税法和会计准则不一致的地方。税法是法律,你必须要交50万,会计上算出来的不是只有25万吗,现在就要再多交25万,多交的25万我要向股东合理解释啊,为什么多交这25万?多交25万未来对我们公司有什么影响?总不能平白无故就算了吧。

分析一下,税法规定的坏账损失不是说一直不让我抵扣,而是要等到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能抵扣,因此如果未来我发生了25万的坏账损失,税务局说现在可以用你那多交的25万抵扣税费了,那我今年就可以少交25万税费了。多交的25万就体现在未来有一天可以抵扣税费。如果根本就没发生坏账,那说明税务局是英明的,知道你多提坏账是为了逃税,所以这多交的25万就是你应当交的税,没有冤枉你,也不还给你了,不让你未来抵扣了。

所以这多交的25万有点特殊,有点类似资产的性质,毕竟未来或许能够抵扣税金,所以人为设置了一个科目叫“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未来没有发生坏账,就冲减这个科目吧。

2、“递延所得税负债”核算的内容

举个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万,成本800万,计提折旧费用50万,那么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1000-800-50=150万,“所得税费用”=150X25%=37.5。这个是会计上的计算处理。

在税法上,如果税法规定,今年公司要计提的折旧是100万,那么计算出来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800-100=100万,“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0X25%=25万。

看到了,这两个数字有差异,差了12.5万。就是说,今年税务局只收25万的税,可是我会计上算出来的是37.5万啊。此时税务局说这12.5万我们不是不要了,我们今年不要,明年你们再交。看到了吗,虽然这12.5万还在我们账上,但是已经不属于我们的了,迟早要交给税务局的。很像负债对不对?因此人为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个科目来记录这个事情,这样股东一看这个科目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递延所得税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