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吃肉观

       

中国人的吃肉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不知从何时起,我观察到,身边的人渐渐不喜欢吃肉了,喜欢吃清淡的食品。据说宋朝的大学士苏轼喜欢吃猪肉,创立了肥而不腻,吃完满口留香的东坡肉,而这道美味的起源是与民同甘共苦、百姓的爱戴所促成的。他还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喜欢竹子的高洁胜过吃肉,这是一个古代富有文人的普遍追求。杜甫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映射的是封建社会残酷的社会现实,关于肉,中国人最有发言权。

        相声里最常出现的贯口,就是报菜名,品种齐全,花样繁多,目不暇接令人叫绝。而中国人的菜肴里,肉食类是主打菜,是一般的凉菜、汤、头菜、甜品所不能比的。每逢过年过节,必是鸡鸭鱼、牛羊肉齐上阵。而条件好品味高的,鲍鱼海参鱼翅,各种稀有物种不在话下。现在听父辈们说,以前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吃上好的,穿上新衣服。觉得那时候特神气。

中国人的吃肉观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和我弟弟最讨厌吃肥肉,而我父亲每顿饭都得有肉,一做饭我妈就陷入了两难,最终还是父权第一,而我们吃饭时就把肥肉挑到父母碗里,这可能是我家最温馨的画面吧。而一到亲戚家吃饭,不好意思说不吃肥肉,稍微一用牙咬,就觉得难受想吐出来,于是就把肥肉囫囵吞进肚子里解决。

        也不知道哪听来的心理学,说婴幼儿靠吸吮物体探索世界,婴幼儿时期的吸吮感得不到满足,幼儿长大以后就会容易暴躁,影响身心发展。以前还遇到一个餐饮老板说:“小时候对食物的体验感没有得到满足,长大后就会比较爱吃”。所以我想,父辈们喜欢吃肉,也许是在那个经历过食物匮乏的年代,对肉食的体验也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所以总觉得缺那一口滋味。在生活条件慢慢好了之后,就想拼命的满足当初缺失的自己。

中国人的吃肉观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有一次和朋友去吃火锅,我点了几份羊肉卷,朋友就说:“不吃肉不吃肉,吃不下去,太撑胃,还是吃蔬菜好,好消化,健康”。过年了,我发现最先吃完的居然是凉菜,凉拌黄瓜这种菜。而肉却没人吃。亲戚们还在那讨论:“我的孩子可是一丁点肉都不沾,从来不吃荤饺子”。更有的说:“孩子一往饭里放肥肉,就吵着不吃饭了”。父辈们小时候可是没这种体验吧。

        现在听到很多人说:“过年真没意思!”这句话,我想,并不是年味淡了,而是我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好了,幸福感提升了,不缺衣食了,所以,才发出这种幸福的感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人的吃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