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与王的格物致知

          朱熹与王阳明都提倡格物致知,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在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里看到一个两者看到烤鸭的态度的比喻,觉得真的是恰到好处!

        如果把一只烤鸭端到朱熹面前,朱熹会认真地盯着烤鸭看一会儿,当他看了许久后也搞不懂鸭子是如何成为烤鸭后,他会叫来烤鸭师向他请教。他请教的问题会多,比如几岁的鸭子最适合烤,烤鸭子之前有什么仪式、都放哪些调料、考多久,等等。不过如你所知,饮食业特色菜的秘方是不外传的,所以朱熹从烤鸭师那里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于是,他连香喷喷的鸭子也不吃了,转身去了书店,买几十本关于烤鸭的书籍,回家日夜苦读。最终,他可能学会了烤鸭,也可能没有学会。如果他学会了制作烤鸭,就会把烤鸭的制作流程当成知识传授给后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会从鸭子成为烤鸭的制作流程中得出一个天理来。这个天理可能是:活生生的鸭子一点都不好吃,但经过专业的烘烤后,就成了美味。所以,人生在世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天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我们上面论述的整个过程就是朱熹式“格物致知”。“格”是探究的意思,“物”是万事万物。包括意识的和物质的,在烤鸭的例子中,则是烤鸭。“致”是求得、获得的意思,“知”是知识,用烤鸭这个例子来解释“格物致知”就是,朱熹用两种探究方法(一是实践,问烤鸭师;二是书本,买《烤鸭大全集》)来探究烤鸭,最后获得了烤鸭的知识。注意,这还不算完,这个“知识”不仅是常识,它还必须上升到天理的层次。正如我们刚刚说的,朱熹通过探究烤鸭的知识,从而得出一个人生哲理。

当王阳明面对那盘烤鸭时,他可能会有两个反应。第一,他抄起筷子就吃;第二,他会在朱熹走后,看着鸭子说,请你不要见怪,如果你是活的,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但你现在是死的,而且你的命运就是被人扔到烤炉里烤,最后端到饭桌上被人吃掉的。所以,我吃你是心安理得的。至于你是怎么被烤出来的,我不想知道,我又不是烤鸭师,干嘛要知道这些,我只需要知道吃你没有错就是了。这段话就是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我们意识到一件事时,就要存一种好的想法,用当时的理学大师湛若水的说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头。如果念头不好,马上改掉,念头好,就要维持。

王阳明意识到吃鸭子这件事时,只是说鸭子被我吃,是天经地义,是天理。所以他继续保持这种意识,进而“致知”。“致”是停止、实现的意思,“知”则是良知。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通俗而言就是这样的:通过在事上正念头而实现良知。用烤鸭的例子来说就是,通过吃鸭子时的正念头(心安理得)来实现良知。


朱熹也好,王阳明也罢,其实在今天看来没有谁对谁错,而且对于不同的领域对于不同人适合他的方式不一样。王阳明当年也追求崇尚过朱熹的格物致知,所以他盯着竹子看了三天三夜,终究看得病倒了也没用参透朱熹的“格物致知”,觉得他的理念不对,但是我觉得这说白了就是每个人学习方法兴趣爱好不同。你叫朗朗去搞科研,估计不能获得像弹钢琴一样成果,引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术业有专攻”。

          那些“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总有他不同寻常之处,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与王的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