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都在聊些什么?

有幸看到产品经理群人数慢慢的增加,队伍慢慢的壮大,然而大家的聊天画风也是变的蛮快的嘛。

好怀念最开始的那段时间,知识氛围那是相当的浓厚啊,每周都有资深产品经理分享自己从事的行业的用户研究,产品分析设计的心得体会,我们有组织有纪律的搬着小板凳就能听到价值999元的呕心沥血的分享。

然后聊的话题就转变到生活类的了,通过神秘算法的匹配帮助大家找到交往对象;探讨结婚和丁克的问题;以及哪里的房子适合购买;什么手表适合买;作为穷逼屌丝,也算是开了眼界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品牌名词,涨知识了。

那其实,产品经理们都是很热心的,会聊到招聘,就业,产品方面的问题,虽然是只言片语的交流,但其实有一定的方向性的。小白也是学到了不少汁识,来具体聊一下招聘,租房的产品市场汁识。

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都在聊些什么?_第1张图片
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都在聊些什么?

1 招聘和求职

说到招聘与求职(只限互联网类岗位求职),整个市场中分为两大类,招聘方和求职方,招聘方会按公司人数,企业融资情况,行业又进行细分;求职方会按照工作年限,学历,工作经历进行细分。招聘方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合适的人才,所以大部分真心做招聘的企业会将要求条件一一列举出来,并且初衷是希望不符合者不要去投递的,就像前一段时间的美团员工发布的招聘信息的PASS项,具体明确,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错,他就是不想要具有这些特征的求职者,是歧视么?其实不一定见得他就是歧视,或许是之前接触过的同事给其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节省时间,尽快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人选,被有人心发布到这个社交平台大量传播导致其被美团点评开除。

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都在聊些什么?_第2张图片
美团点评员工的招聘消息

那是不是他把条件写这么明确以后,不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就不投递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广大的求职者中能认清自己的人是非常少的,他们总是觉得“多投递一次就多一个机会,万一约面试了呢?”,这样就会给招聘方带来筛选简历的困难,同时有众多的求职者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然后这些面试者就会每天说“拉勾万年不匹配,BOSS千年不回复”,那么请问“你符合招聘方的要求条件了嘛?”。

很多求职者总是羡慕别人一周就找到心仪的工作,每天都有面试,自己投递的简历连个面试电话都接不到。最直接的原因是“不匹配”,所以拉钩和BOSS都上线了的筛选限制投递的机制,针对企业方的各项要求对求职者做出限制,强制投递会被扣分,简历在平台的权重就会不断降低。

那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简历被查看的概率呢?答案就是“高匹配度”

举例子:(来自拉钩5.25发布-久富)

岗位职责:

1、负责平台的相关产品信息录入,发布,复核、上下架操作等,2、能够快速熟悉所有产品属性,保证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行,3、按照规范操作数据信息,并保证信息的准确性,4、完成部门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岗位要求:

1、要求做事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

2、熟练操作电脑运用office办公软件;

3、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4、优秀应届毕业生亦可;

通过以上招聘信息,首先行业限制,久富集团是一家金融集团,旗下都是金融类产品业务,如果你是有金融类实习经验或者从业经验是极好的。其次,岗位职责第1条是类似于电商店铺产品的上下架,如果你有在有赞,淘宝,天猫的店铺等从事过产品上下架的工作是极好的。然后就是第2条,你对金融类产品是不是有极大的兴趣,能够快速熟悉产品的属性,有没有过金融类产品使用的经验。第3条的数据信息操作,是要求你的office熟练,能够对数据做规范化操作,你之前的工作经验是否整理并处理过规范化的数据集。最后,你是不是具备可培养的潜质,细心,耐心,责任心,好沟通,注意这些都是特质都是要通过你做过的事情来体现的,不是你嘴上说说就行的。

如果以上你连两条都绝对满足不了条件,你凭什么去投递简历,当然如果你满足条件,又正在求职,可以去投递一下,这是我搬过来的最新的招聘信息。

招聘聊的有点多,那我快速回到主题,在这样的一个求职招聘环境下,一个招聘类产品如何脱颖而出呢?

产品经理们不乏有做个人招聘的公众号的,良心运营,也不要求转发分享,也不收费,花费自己的时间给求职们去内推,可事实是什么呢?收到一大批不匹配的简历,能够内推的简历少之又少,不禁反思,什么样的求职者才需要求职平台呢?实力强的求职者总是被挖来挖去的,实力中等的也能很快找到匹配的工作,最需要招聘平台的其实就是那些很难找到工作的巨婴们。

像互联派之类的求职公众号,竟然都做成了公司,还拿了融资,他们本质上是什么呢?就是几个创始人有一些各个互联网公司的人脉,能拿到求职信息,然后把所谓的人脉包装成企业HR,把求职信息包装成内推,让那些巨婴们去转发,去建立社群,跟拉人头没什么区别,然后就退出各种求职课程,请一些所谓的面试达人,求职达人去让巨婴们去膜拜,事实上的找到工作的占比很低很低,巨婴们不管你怎么给培训都是不上心的,他们抓到机会就像是救民稻草,转发图文不亦乐乎,寻求一些心理安慰罢了。

自古套路得人心,那些迎合巨婴们的需求去做吸粉的公众号做大了,那些良心做事儿的公众号沉默了,后来也变得套路了,他们也明白了他的用户群体是什么样的了,这个市场会不会像只是付费一样,让用户变得焦虑,变得不信任,这个我真不知道了,只知道如果你让我推荐某个公众号求职,我想我是不会轻易推荐的。

从根本需求上来说,一般做这个公众号的主体人都是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人脉资源的,他们发布的信息都是一些实力强,大平台的招聘信息,而这些招聘信息对于巨婴们来说是很难匹配的,导致公众号的反馈是极少的。

强调一下,这里用的"巨婴"这个词不带有任何歧视,只是对于岗位需求和自身能力存在巨大盲目性的群体的描述用词,就像女孩子说自己找了一个巨婴男朋友一样,在某一方面还很稚嫩的群体暂且称之为“巨婴”。

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都在聊些什么?_第3张图片
没挨过拳头的人生怎知道疼

2 租房相关产品讨论

租房需求在北上广深杭这些城市是很强的,模式也有平台直租和中介代理,就是没有房东直租,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房东直租”的平台呢?

我是一名租房者,在我的租房需求里就是“绕过中介找到合适的房子”,可事实上是中介包揽了绝大部分房源,去58同城上找也都是中介,豆瓣,微信甚至于脉脉上的转租和合租消息靠谱度是没法保证的,我也希望能有一个房东直租的平台。

当然我也跟房东聊过,房东们表示他们也是无奈,不把房源出租代理权交给中介,他们就每天电话轰炸,对于中介们是又恨又离不开,他们也希望租户绕过中介直接跟他们租房子,于房东而言也能自己把控租户的素质和相关职业信息,不会出现中介欺瞒租户信息的现象。

我们都明白这个需求是存在的,为什么没人做呢?明明可以做平台,却更多的平台成了房屋经销商。

很多初到北上广深的伙伴都相信过58同城,素不知58同城上的租房信息不可信,58同城的目的就是让中介们不断地去租房专区刷广告,刷房东直租的信息,这个流量访问的目的他们就达到了。换个角度想,他们能把控房源信息嘛?我想是能够的吧,切除掉中介的ID,要求验证成为房东用户才能发布信息就可以了,可是这样一来,它的房源信息会骤降,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去拉真正的房东上平台,会拒绝掉轻松就获取到的中介用户,这样的傻事,他们不会做的,谁不想轻松钱多事少呢,贪心怕折腾的企业数不胜数。

那真正开始做一个“房东直租”的平台,我们会面对什么呢?

房源地推需要大量的房源信息聚集地。一个新的平台如果没有资源是很难掌握房源信息的,找不到房源信息就找不到房东,你直接面对的依然都是中介。如果你通过去刷各个租房信息,直接去小区地推,这个会面临着巨大的盲目性,热心的大爷大妈会给租户介绍房东,可是会给一个推广人员介绍房东嘛。房东如何能够信任你呢,你如何能够让房东的房子尽快租出去呢,时间可都是房租成本。

地推来的房东房源信息需要审核团队去审核。这个审核标准如何去界定,是否可以参考企业资质的审核标准,结合法律法规要求房东提供房产证,身份证和委托证明等,那如何绕过中介呢?要知道链家这样的平台手里是有大量房东的这些资质的,换个角度想,中介是不是可以直接那这房东的信息去登记成为你的房东用户,审核机制的防作弊制度需要结合审核流程去完善的。

回到根本需求,如何让房东的房子尽快租出去,如何让租户尽快租到房子,如何去平衡两者的用户数量发展,怎么通过策略去避免工序严重平衡的问题,是否是可以采用注册邀请制?这是一套目前没有平台走通的机制。一个新平台走通以后,如何同58同城这样的掌握大量资源的平台去竞争,如何同链家这样的中介巨头去抗衡,如何让用户相信你不是和中介一样的暴利,平台搭建完成以后要怎么盈利,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出备用解决方案。

真的很期待有一个大佬来解决房东直租的问题,我等屌丝也只能在群里吹吹水,然后把吹水的话题做成这样一个选题写出来,喜欢你阅读的舒适,也同时有一些思考就更好了。

五月最后一天,祝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群产品经理在一起都在聊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