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_第1张图片

我有很多让我妈不能理解的习惯,我很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一个人逛超市,一个人散步……

其实我特别明白我妈的心理活动,在电影院这种弥漫着爆米花甜腻腻的香气和情侣扎堆的地方,这么做,好像是有些不合时宜。

曾经有人总结过孤独的等级,一个人看电影排在第四位。

其实我挺乐在其中的,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

有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看电影,看到好笑的镜头总会忍不住停下来讲,嘻嘻哈哈打断好几次后,电影都不太能连贯起来了。

而一个人看电影,可以随时兴起随时出发,选片子也不需要照顾别人的感受。看电影的过程,还能不受干扰地仔细品鉴每个细节。

《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有这样一句话:“到了我们这个阶段,已经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喜欢就尽情享受,讨厌就一点不做。”

有时候,独处反倒是一种享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

饭局、K歌、聚会,夜深之后人群散去,心里只剩下无限的空虚和冷清。

处在一群人的狂欢中却倍感寂寞,一个人独处时反倒获益良多。

美国哲学家梭罗,曾经远离尘嚣、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畔隐居两年。

两年时间,梭罗自耕自食、自始至终都独自一人。

后来有人问他:“你一个人住在那一定很孤独,很想见人吧,特别是在风雪天里。”

梭罗回答: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小舟吗?

我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呢?我们的地球不是在银河系中吗?

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与人为伴,即使是与最优秀的人相处也会使人厌倦。

我好独处,至今我尚未找到一个伙伴能有独处那样令我感到亲切。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我们来到异国他乡,虽置身于滚滚人群中,却常常比独处家中更觉孤独。

孤独,不能以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来度量。

以前的我,总是害怕独处。

吃饭、回寝室、上课,甚至连上厕所的时候都一定要拉着别人一起。

没有人陪在身边时,往往就会变得很丧。一旦在路上碰到熟人,总害怕别人突然问我一句:“你怎么一个人啊,没有人陪你一起吗?”我总是支支吾吾,面红耳赤的说不出话来。

害怕一个人走在路上时,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那意味着:你性格孤僻、人缘差、没朋友。所以很多时候,宁愿在人群中丧失自我,进行一些无意义的活动,也不愿独处。

后来我才知道:

人们常常误解了“独处”与“孤独”的界限,因此将独处与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状态混为一谈。

与自己相处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拥有独处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一个人想要找到好的生活状态,并不依赖于他人的成全。

安顿好自己是一种能力,可以让我们找回内在的力量,全新拥抱生活。

但是我也并不赞成为了“孤独而孤独”这样的说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优秀的人越孤独;狮子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这样的话越来越多。

好像但凡是一个人就是优秀的,合群都是堕落的。这样的说法必然有失偏颇。

我们有朋友,家人,师长,和他们的感情羁绊,也会是我们内心力量来源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硬生生的将其斩断,那人就变成一块冷冰冰的石头了。正是有了这些感情的维系,我们才会感到被在乎和被需要,才会感到快乐与归属。

只能说“低质量的合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本来没有内向和外向的优劣之分。只是看哪种生活方式更适合自己。

我的《艺术概论》老师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大学是经常需要小组合作的,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在刚开学的时候就分好了组,只有她例外。

她告诉我们说:“如果刚开学就分组,一般是以寝室为单位,而一个寝室的人往往是非常随机的,大家来自天南地北,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三观,你并不能保证你们就一定可以志同道合。”

她拿起一个粉笔盒,把它举在半空中。

“这个粉笔盒有两面,一面是白色,一面是粉色,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面。你们要去找的,就是那个和你看到同一个侧面的人。”

她给了我们七周的时间,让我们去找那个志同道合的人。

我很庆幸自己真的找到了。

与人的沟通交流,相识相知,往往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你需要时间和契机,才能识别那些与你散发着相同气味的人。

所以如果你想要和自己的内心建立更好的联接,你可能真的需要适度的独处。

一个人的独处,让你向内挖掘到深处,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孤独是个好词,别滥用。

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