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

在我的视野之中,对社会公开发言称“我们需要更多的战略思想家”的企业家只有一位,就是华为的任正非。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1张图片

有一些企业家说“公司里只能有一两位高层谈战略,其他人只负责执行,谁谈战略就开除谁”,这种说法对吗?也对。因为在不同的公司规模和组织形态下,对战略的需求不同。


像华为这样的公司,面对的是国际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在任何一个环节上有所差池,就会被对手挤压乃至从市场中消失,因此,任正非关心“战略思想家”,有其必然的道理。


因华为的业务属于通讯领域,对于非通讯技术人员的我来说,理解其产品难度颇大,但是从关注任正非到现在为止,我对华为的印象却是越来越清晰,而这位创始人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战略思想家的头脑,令我敬佩。我们从头说起。



创业之路


1944年,任正非生于贵州安顺镇宁一个小村庄里,父母都是中学老师。作为老师的父母非常清楚知识的价值,从小就教育他“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即便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仍然提醒他好好读书,就在这个阶段,“主动学习”这个概念深入了任正非的内心。


1963年,任正非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在大学时期,他的专业是建筑学,大学毕业后,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找不到工作,加上父亲嘱咐他要不断学习,他开始自学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除此之外,还自学了3门外语。在40年前,任正非曾作为科研尖兵登上过报纸,可以想见,在那个时候,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了。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2张图片

(科研尖兵任正非)

这样的学习经历,让我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企业家,都是自学的高手,简称学霸。


大学毕业之后,任正非开始了他长达20多年的军队-国企生涯【读者可以将这20多年理解为任正非的战略储备期】,直到1987年,任正非集资2万多,创办了华为。那一年,任正非43岁。

43岁下海创业,53岁产品走向世界,63岁完成企业转型,72岁为世界定行业标准。30年,他把一个作坊变成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


其实,了解华为的成绩,我们不需要将其历年报表拿出来阅读,也不需要将其纳税的金额拿出来跟BAT对比。了解其成绩,我们可以直接从任正非回答记者问的话语中体会。


他说:华为在全世界5G和微波做得最好,我从不担忧。欧美国家有很多东西非买不可,我们不会计较他曾经计较过我们。我们是以市场经济、以客户为中心,当他要买的时候,我还是要卖给他的。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3张图片

在这句话中,任正非用了一个词汇“非买不可”,他的意思是,只有潜在客户买我家的产品,才符合客户自身的根本利益。实在霸气十足。试问有多少企业家,对自家的产品可以自信到可以对客户而言“非买不可”呢?



红蓝军战略机制


商场如战场,以消费者是否选择为胜负判定标准。所以,CEO最好能从战争理论中吸收营养,运用到自己的经营之中。


1985年,《商战》一书出版,书中总结了4种战略形式: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4张图片

无论你的企业处于什么阶段,都能根据自身条件,在4种战略形式中,选取一种适合自己的战略形式,以此开始对自身生存之道的思考。


任正非说:“我们要走向开放,华为很快就是世界第一,总有一天我们会反攻进入美国的。”目前,华为已经是世界第一,其营业额早已经远远超过瑞典同行爱立信。那么,在现阶段,华为应该选择的战略形式是什么呢?


答案是:战略防御。

 

《商战》中给出了以防御战作为战略形式的原则:


第一,只有市场领导者才能打防御战;

第二,最佳的防御就是有勇气攻击自己;

第三,强大的进攻必须加以封锁。


细细品味任正非的访谈和文章,华为在战略这个维度,可谓之典范。其中极具借鉴意义的就是华为的红蓝军战略机制。

2013年,69岁的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首次提及红蓝军机制,将红蓝军机制带入公众视野。从这样的提法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已经在世界第一位置的华为,开始萌发了深深的危机感。


什么是红蓝军呢?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5张图片

在军事中,“蓝军”原指在军事模拟对抗演习中专门扮演假想敌的部队,通过模仿对手的作战特征与红军(代表正面部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华为的“红蓝军”也与之类似。按照任正非的解释,“蓝军要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


在红蓝军机制这个角度上,任正非说了许多非常有启发价值的话语。


他说:“要想升官,先到蓝军去,不把红军打败就不要升司令。红军的司令如果没有蓝军经历,也不要再提拔了。你都不知道如何打败华为,说明你已到天花板了。”


我们可以两个方面理解这句话:


第一,一个好的将军,应该知道如何打败对手。如特劳特所言,战略就是打败对手;


第二,一个好的将军,打败对手,占据第一位置之后,还应该知道如何打败自己。如特劳特所言,战略就是领导方向。


任正非说:

“我们在华为内部要创造一种保护机制,一定要让蓝军有地位。蓝军可能胡说八道,有一些疯子,敢想敢说敢干,博弈之后要给他们一些宽容,你怎么知道他们不能走出一条路来呢?……敌人防不胜防,一定要以攻为主。攻就要重视蓝军的作用,想尽办法来否定红军,就算否不掉,蓝军也是动了脑筋的。”

最佳的防御就是进攻自己,任正非的观点我认同。


华为在内部推行红蓝军机制成效如何,举一个例子便可说明:


2008年,华为计划将子公司华为终端出售给贝恩资本,蓝军发现了终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云计算结合终端的“云管端”战略,避免了华为“脱手”终端业务。如今,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第三季度数据,华为终端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仅次于苹果和三星。



重视基础研究


2019年年初,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客观评价了华为的产品,从这些话中,展现了任正非对自己核心优势强大的自信。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6张图片

记者:我想接着问一下,华为对这次反全球化浪潮所做的最坏的预案是什么?


任正非:外面的变化对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有信心,我们的产品做得比别人都好,让别人不想买都不行。


我举一个例子:全世界能做5G的厂家很少,华为做得最好;全世界能做微波的厂家也不多,华为做到最先进。能够把5G基站和最先进的微波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基站的,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能做到,就是华为。将来我们5G基站和微波是融为一体的,基站不需要光纤就可以用微波超宽带回传。


有人说过去这只适用于广大农村,但5G是超宽带,微波也是超宽带,这也适合广大西方国家。因为广大西方国家遍地都是分散的别墅,是要看8K电视、高速的信息消费,那就需要买我们的设备。


当然,它可以不买,那就要付出非常昂贵的成本来建设另外的网络。我们在技术上的突破,也为我们的市场创造了更多机会,带来更多生存支点。所以,我们没有像外界想像中的那么担忧。


华为代表了通讯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这是结果,但为什么他能够做到呢?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其一个重要的战略配称环节之中: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


1996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发表一篇论文,对战略进行总结性陈述,提出他的观点:战略就是形成一套独具的运营活动,去创建一个价值独特的定位。也就是说,战略是围绕定位展开的。


那么,华为在通讯领域的定位,需要什么样的战略配称,才能做到世界最强呢?任正非的在采访中的话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我们每年研发投入150亿到200亿美金,投入强度在世界排名前五。我们已经获得授权专利87805件,其中在美国的核心技术专利是11,152件。我们参加了360多种标准组织,贡献了54,000多件提案,在通讯领域我们的能力是世界最强的。所以我相信,不选择华为的国家和选择了华为的国家在将来会有对比的,我们不能限制他们的选择。”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7张图片

他接着说:“今天大家看到华为有很多成功,其实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外国科学家,因为华为工资高于西方公司,所以很多科学家都在华为工作。我们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6万多名各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形成这种组合在前进。”

从战略的角度,任正非用其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配称”。



任正非的精神世界


说任正非是战略思想家的典范,我所给出理由是其精神世界的内涵和外延之广大纵深。跟他处于同一维度的企业家,极少。


任正非的内核之一在于强烈的生存意识。


任正非说过一句话,“我们的最低纲领是活下去,最高纲领仍然是活下去”,这句话听上去简单,却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应该放在其思想体系最基层的观念。


一切都应该围绕根本目的展开,这“一切”包括企业所抱持的理论、思想、观念、方法、技术、创新等等。离开根本目的谈创新、谈观念、谈理论等,都是片面的表现,它会让经营走向混乱。


特劳特先生在《什么是战略》一书中,开篇就从根本上定义了“战略”这个大多数人经常使用却只有少数人能正确使用的概念。究竟什么是战略?战略是生存之道。


任正非的内核之二在于开放的分享意识。


如果你有了一个正确的定位,那么,最有可能破坏这个定位,将自己引入歧途的因素是什么?这个问题,问特劳特先生,我想特劳特先生会回答:贪婪,或者华尔街。


而任正非显然十分明白资本的本性。下面这段话,对于那些想成就伟大品牌的创业者们价值连城,任正非说:


“大家都看到,资本至上的公司成功的故事非常少,资本是比较贪婪的,如果它有利益就赶快拿走,就失去对理想的追求。正因为我们是一个私营企业,所以我们才会对理想有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从几百人开始就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千人、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对着这个“城墙口”,我们每年研发经费的投入已经达到150-200亿美元,未来5年总研发经费会超过1000亿美元。资本公司是看好一个漂亮的财务报表,我们看好的是未来的产业结构,因此我们的决策体系是不一样的,我们很简单的,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而奋斗。”

对准一个“城墙口”,是“聚焦一个定位”;

几千人、几千万人、十几万人对准,是“聚焦运营”;

看好未来的产业结构,而非漂亮的财务报表,是因为“未来的产业结构”代表了“战略机会”,是“因果律”中的“因”,而“漂亮的财务报表”仅仅是“因果律”中的果;

华为很简单的,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而奋斗,这是企业的使命。

这一段精彩的话语,值得好好体味。


华为不上市,那么公司的所有权是谁的?

或者说,华为所创造的利润由谁来分享?


任正非说:


“公司所有权的归属是96768名持股员工,这些人要么是华为在职员工,要么是曾经在华为工作多年后的退休员工,没有一个非华为员工持有一美分股票,没有一个外部机构持有一美分股票,政府任何部门没有一美分股票。公司专门有一个保存股权数据的库房,欢迎记者们去参观、抽查。”


任正非的内核之三在于其世界观的纵深。


除年轻时期,对不同专业的学习之外,任正非的精神世界中还接纳了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其军事思想,与此同时,他本人对哲学、科学、历史等学科也有相对全面的涉猎。而这些养料的吸收,必然在他的头脑之中,酝酿出一套“龙腾虎跃、车马嘶鸣”的世界观。一名战略思想家,就这样,在众多因缘集合之下诞生了。


以上所谈,当然只是关于华为、关于任正非的零星半点。张五常教授曾撰文说,“尽管我认识的世界级学者一律智商高,用功,分析力强,但算进事业的难度论高下,我们没有一个比得上任正非先生。”


可以想见,华为所面对的世界,是何其复杂,但无论如何复杂,华为终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我深深希望,中国的企业家能从中借鉴,在自己的领域也走向世界第一。


因为,战略就是做第一。


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定位咨询//任正非:战略思想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