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说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吧。
高中时候在省的重点中学念书,升学以及课业压力很大。
临近考大学最后一年,身边同学该出国的都出国了,还有人退学直接进爸爸公司帮忙的。
总之最后肯安安定定坐在这教室里,刷题准备考高考的,都是掂量过家境以及自己的未来的,很务实的孩子。
务实的孩子都摸清了高中时期的游戏规则,规则很简单,考好一点未来就有更多选择。比起闯社会来说,条件少多了。
我也很务实,那时已经懂得衡量一件事的成本与收益。
所以本本分分地挤压睡眠时间,每天睡4小时,剩下的生命都交给成堆的试卷和练习册。
然后要提到我当时的男友,有着和我差不多的处境。他的做法在我看来,却有点关注点跑焦,打球、比赛、班级联谊,样样都不想缺席。
于是在那段必须承受命运重压的时期里,我经常自己一个坐在自习室里,刷题背书,一头扎进自己需要承担的重担中。
当时的我不懂得如何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表达,双方需要步调一致,共同成长,未来的轨道才不至于偏离得太厉害。
我只会用情绪捆绑着数落,责骂着这个男人的不务实。可想而知,两个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只能以争吵度日。
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这是一条深入内核的价值观。选取轻慢态度、或是及时享乐、或是负压前行都没有错。只是在这条重要的价值观上,都不能相符的两个人,无法相互感知,步调只会越来越不一致。
这里一个题外话。许多男女在结婚之后,遇上一些重大考验,男方或女方的表现有时会让对方大跌眼镜。例如女方刚生了小孩,是女孩,夫家人就闹到医院去逼女方签离婚协议。而男人却躲了起来,至始至终没有露面。心寒结婚的那个人原来深层次是一个如此懦弱的人。
看不清一个人真实的样子,跟是不是自由恋爱才结的婚无关。跟谈恋爱时太平顺,没有遭遇一点挫折有关。
经历考验时,才能看得真一个人深层次的品质,他是不是有担当,有没有责任感,价值观是不是跟你一致。如此你才能决定,这个人能不能与你风雨同舟,共度一生。
而我与当时的男友价值观不切合,之后的人生轨道果然偏离得越来越远,不久就迎来关系的终结。
我之所以会很认真地对待命运抛给我的东西,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我喜欢自己的人生,所以想用尽全力看看能够去到哪里。如此折腾一番,人生才不算白来了。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自律的动力来源于自爱。”这句话不无道理。
(插图来源自网络)
02
想起《盗钥匙的方法》里,自律到有些偏执的女主角,她第一次请当时一无所有的男主角,到自己家里吃晚餐。男主角吃了一口她做的咖喱饭,一边说“很好吃”,一边感动得哭了出来。
女主角很平静地说,是因为她前一天试做了一次,却被姐姐挑出了许多毛病。所以之后又试做了几次,才做得这么好吃的。
而对待人生同样十分用力的男主角,就在剧中展现出了认真努力的人,无论选择哪个出身,都不会活得太差。
《盗钥匙的方法》里失了忆的近藤,被一个无业中年樱井偷去了钥匙,因此互换了人生。
我称偷钥匙的人为“偷人生”的人,被盗钥匙的人为“过人生”的人吧。
“偷人生”的樱井于是平白无故得了一个资产丰厚的富贵人生。
而“过人生”的近藤在醒来后,不得不面对一个失忆、35岁、无业、一无所有、企图上吊自杀还失败了的人生。这可以模拟成一个一夕之间丧尽所有的人。
而他在面对这种状况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理清自己的生存现况,探明存款和拥有的物资,敲遍邻居的门询问自己的事情;
第二件事拿笔记本记录有关自己的一切,企图靠自己找回记忆;
第三件事是积极地与信得过的人(好心的女主角)建立联系;
第四件事是着手改变自己的生活,增加收入。他观察到房间里有许多演员的书籍,以为自己以前是演员,于是开始去应征群演。还买了一堆演员书籍提升自己的演技,之后在演一个反派时被导演夸赞演技出色。
支撑他完成所有这些事情的,是他积极的心态和极强的行动力。
如果“偷人生”的樱井,最初能够拥有这种积极心态和极强的行动力,也不会将自己的人生过成“35岁、无业、一无所有、企图上吊自杀还失败了的人生”。
剧中有个片段非常触动,“过人生”的近藤恢复记忆后,对“偷人生”的樱井说,“不可否认你是有演艺天赋的。”。但背后的潜台词分明是,靠天赋并不能改变人生,有行动力的坚持和练习才可以。
03
这里又要提到《异类》中的10000个小时理论:
心理学家AndersEricsson在世界顶尖水平的柏林音乐学院展开了一个研究。
他们将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为3组:
1、天才组,2、优秀组;3、平庸组。然后进行了详细的背景调查。
研究发现一开始,所有学生的练琴时间都大致相当—每周2小时至3小时。
但当他们到了8岁,不同组练琴时间开始产生差别。
天才组练习时间开始明显多于其他两组:
9岁时每周练琴时间为6小时
12岁时每周8小时
14岁时每周16小时
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练琴时间不断增长,到了20岁上下,他们每周练琴时间是30小时,总投入时间到达10000个小时。
但是,优秀组学生到20岁练琴时长累计为8000小时,平庸组的练琴时间累计只有4000小时多一点。
Ericsson研究的结论是:
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
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有付出就有回报,没回报是因为你付出不够。
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10000小时。
你会发现这世界拥有天赋的人不到2%,无数被称赞有天赋的人靠的是10000个小时的极强行动力。
但支撑在10000个小时极强行动力背后的却是什么呢?
是强迫,是被逼无奈,是走投无路吗?但那只会像樱井那样,狗急跳墙做出偷别人人生的事情啊。
回到最根本处,支撑一个人一步步坚持完成这10000个小时的努力的,是对自己、以及自己人生最原初的热爱。
“因为自爱,就会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和人生,就不会因为一时的贪图享乐,而忘记自律。”
但如果你问我,认真、坚持、用力是不是能够保证一个好的生活。
我却要说不是这样的。我保证不了你一个人生的完满结局。
无论参考多少个人的故事,都不会有。
毕竟谁的人生不是在继续着,而继续着的人生里就会充满无常。
朋友可以转眼背叛你,父母会渐渐老去,爱人变成亲人后也可能变仇人。
而如果你将用力、认真、坚持当作你立身的根本,一个无法动摇的根基,你就随时能从这些无常翻身而起。
认得清现状还能认真、乐观、坚持、向上的人,不能保证他拥有一个绝对的好生活,但能相对地,把生活越过越好。
而且面对生活里砸下的再多苦难,都可以转变成自身的一个增值的机会。
像被偷走人生的近藤,在不属于他的糟糕人生里,还培养出了原本没有的演技。
因为他本来就是个爱着自己生活的人。
所以不要去庙里虔诚地祈求一生平顺,先虔诚地做一番打拼,你才能见证生活在你手底下慢慢好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