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来
前几天我的表妹刚刚高考完,开始面临报志愿的难题,姑姑这几天也非常着急。按理说表妹这次考的分数很不错,总分385,在整个江苏省文科考生中差不多在600位左右,这个分数上211,985不成问题。可是到底选哪个学校什么专业却把他们家难坏了,还专门花了钱请了学校的老师给把关,结果还是拿不定注意让我给些建议。我一看,第一第二志愿居然是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据说这个比较保险。
上大学意味着已经脱离了以前纯粹的学习生涯,同时为了将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和做准备。这段时期非常重要,中国很多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这个阶段形成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
表妹的这个志愿我觉得报的不合适,她的分数完全可以选北京、上海的好学校。我赶紧跟她们沟通,让她们把志愿改掉。
虽然高考报志愿很难 ,但我觉得基于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则,综合考虑,应该能报得不错:
1.首先考虑城市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一定是要首选的。这些城市是国家的发展中心,经济发达,聚集了全中国最好的资源和人才。
中国最优秀的大企业甚至跨国企业的总部都集中在这些一线城市,经济体量越大的城市,企业越集中,工作机会也越多,连面试也都会更方便点。
北京、上海自不必说,能上的话首选这两个城市。广州的好学校不多,深圳虽然没有什么好大学,但是有特别好的企业,腾讯、华为招人的时候,深圳大学毕业生就占了很大便宜,甚至比其他城市排名比它更靠前的学校的毕业生机会还要多。
除了上述的四大城市,像杭州,南京这些经济发展快速的沿海城市也是可以考虑的,不想留在一线城市的人才大多数流向这些发达二线城市,政府对人才也有很多引进政策,资源相较其他城市也更丰富。
其他就是西安,哈尔滨,虽然地处内陆,但是高校集中,属于大学聚集地,文化氛围也是不错的。还有武汉,成都这类二线城市,他们占据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较有优势的。
一般各大企业去全国校招主要考虑的就是以上这10几个城市,一来是好学校的集中地,二来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辐射区域广,招聘成本大幅降低。
2. 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很多老师的看法都是先选学校,连吴军老师在最近指导学生报志愿的问题上也是先看学校的。我觉得这个要因学生而异。
如果学生自己没有什么倾向性,也不清楚到底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就先选学校,再选专业。
如果有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已经在某方面展示出很明显的特长,那就先定专业,再找学校,选学校的原则也一定是优先考虑一线城市的你能选的最好的学校。
比如我的表妹,我问她喜欢文科的哪些方向,她说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姑姑却觉得学心理学没什么前途,也难找工作。
其实这只是局限于她自己对心理学的认知。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北师,北大,华师,西南师范大学等都是心理学系非常好的学校。表妹的分数足够可以上北师,华师了,如果可以上北大,当然更好,因为北大的综合实力更强,其他的优质资源更丰富。
至于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除了心理咨询顾问这种直接应用到心理学专业的工作,当然除非你立志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你可以继续深造,读硕士和博士,这种专业咨询类的工作需要很深厚的专业技术和功底,另外还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像医生一样,基本到40岁左右才能有所成就。
其他的呢,就有很多工作愿意招聘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了。比如公司的HR部门,负责招聘和培训方向的,这些都会优先考虑具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还有很多培训咨询公司,市场营销等凡是跟人打交道的工作都可以。
还有管理岗位,如果你有心理学的知识,都能很容易比只有管理技能的领导做的更好,更能洞察人心。
我认识的一位华师大心理学系博士,年纪轻轻就靠着他的专业背景在培训界展露头角,自己做讲师也成立了培训公司,年薪几百万,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现在已经华丽转身,成为独立天使投资人,投了好几个初创公司。
所以其实说白了,选什么专业还是要看你是否喜欢,自己做好功课,你到底擅长什么,以后可能想做什么,这是对自己人生规划的第一步,如果做的好,可以省却后面很多事情,也加快了你在确定人生方向和努力发展的速度,不需要花费太多试错成本。
3. 关于学校
这个部分,我想引用吴军老师的看法,我觉得分析的言简意赅:
就综合水平而言,中国最好的大学有C9(九校联盟)的说法,即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中科大、哈工大。
如果再加上我认为很好的人大、南京东南大学、天津南开大学,也就是12所。
这些C9大学之间,北大和清华是第一梯队,接下来的三所,即复旦、上海交大和浙大无论是在师资、经费还是科研成果上和北大清华都是断崖式的差距。而后面的七所,和前面的五所,又有断崖式的差距。至于其他大学,和这12所相比,差距就更明显了。
只有在最好的大学里,才有最好的老师、最充足的设施、更多的和世界大师接触的机会以及更好的海外交换学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有最强的同学圈子。
也有人会说,我选错专业了,当初报志愿的时候觉得很喜欢,结果上了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跟自己想的有很大出入。
其实所有的选择不是都聚集在报志愿这一刻。即使专业选错了也没有关系,大学四年本科阶段主要是通识教育,所有学生学的都差不多,即使是专业知识也都是最基础的部分,而且很多知识在工作中很难用到,关键是有一个方向,学生可以知道从哪里入手,另外培养起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四年,学生们可以有很多尝试的机会,很多好大学在学生入学后都提供转专业的机会,选择一个好的平台,一个可以有更多选择机会的学校非常重要。
只要自己多留心,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和尝试,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4. 其他因素
社会大发展会影响未来产业的变迁,世界即将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有很多技术和产业势必是会被新方向所替代的。一定要避免选择那些未来一定会被取代的专业。
比如有些工作,未来可能只需要机器人就能做了,那即使再喜欢也不能跳进去学,不然出来也会被大趋势所淘汰。
还有的学校新开的专业也要慎选,因为是新的,没有积淀,师资和资源都没有积累,去的学生很容易就成了试验品。尤其是有些学校为了赶热门,也开一个市场上炒得正热的,但原本学校并不擅长的专业,我觉得这样投机性的专业最好不要选,还是要选择那些学校已经验证过开了很长时间的好专业。
另外有些专业则可能是某所学校的战略性决定,比如国内其他学校也没有类似的专业,该学校认为是未来的发展发向,作为开创先河设立的,这种就另当别论,因为这种情况往往学校会投入很大的优势资源,希望建立自己的品牌,我认为这种倒是可以考虑。
总之,城市,学校以及专业,未来的社会发展方向等等都是考生在报志愿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填报志愿虽然很难,这却是准大学生们在走向社会之际需要做出的一个重大决定,人生的路很长,未来有很多需要自己做抉择的事情,这将标志着他们能否真正开始学会思考,并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在能选择的情况下一定要选一线城市的好学校,如果你已经有非常喜欢的专业,那就优先考虑专业,找到在你分数允许范围内最好的几所学校报志愿。大学是每个学生开拓眼界,拓宽思维最好的地方,你接触到的远远比你以前单纯的学校生活更丰富,更有社会性。
除了本专业的学习,要多多涉猎不同的领域,听各种讲座,跟各种有意思的人接触,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多去探索自己的行动边界,才能在将来踏入社会时更加笃定,逐渐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做决策的能力。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如愿以偿,进入心之所向的学府,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作者介绍:曾经的创业者,现在的创业公司合伙人,业余时间阅读,写字,画画,创立“本来时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