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外星人》,别把它当科幻看

《疯狂的外星人》,别把它当科幻看_第1张图片

大年初二,在走亲访友之余找到一个空档可以去看场电影。最想看《流浪地球》,但合适的场次竟通通爆满,只好先看同样以刘慈欣小说改编为卖点之一的《疯狂的外星人》。对于这部宁浩新作,前期的影媒风评似乎不错,加上黄渤、沈腾这样的喜剧片顶配组合,着实令人期待。然而,用豆瓣买票时骤然发现它的评分已从之前的7.4降到了6.6,心里不禁有种不详的预感。

看完全片,虽然不少地方确实有出其不意的喜剧效果,但无法掩盖总体上那种令人如鲠在喉的不适感。和身边人讨论了一下,也粗略浏览了豆瓣短评,大致将我个人对这部电影的感受梳理了出来。以下部分涉及剧透,请斟酌阅读:


微茫的人性之光,黑暗的丛林法则

《疯狂的外星人》在前期宣传中,着重突出其改编自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乡村教师》。这部小说我在很久前读过,具体情节已记不清了。然而,看完《疯狂的外星人》,没有唤回我对小说的半点记忆,我感受不到电影和小说的联系在哪里。我重新浏览了一遍小说,找到了感动的始点:一位平凡的乡村教师,为了让山村孩子摆脱愚昧、改变命运,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和前途,鞠躬尽瘁地将自己奉献给讲坛,病终前将力学三大定律牢牢镌刻到几个孩子的脑海中。与之交错的另一条故事线,是数百万光年外正在进行的碳基联邦除星行动,太阳系就是目标之一;唯一能逃过这场绝对毁灭的方法,就是其中的生命被证明已具备足够的文明水平。这几位学生恰好被选为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他们用背下来的力学定律通过了测试,拯救了地球文明乃至整个太阳系。渺小无闻的乡村教师,被掩埋在大山间,没有人知道他作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然而人类文明的延续,就是对他和他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最好的祭奠。

《疯狂的外星人》,别把它当科幻看_第2张图片

这是一个以渺小照见宏大、以人性之光超越世俗庸常的故事。与之相照,《疯狂的外星人》形神皆不似。在这部电影中,鲜有人性之光,只余黑暗丛林。

首先,电影里呈现出一条长长的鄙视链——来自宇宙高等文明的外星人鄙视地球人,自诩代表地球顶尖水平的美国人鄙视亚洲人,两个主角中做药酒生意的大飞看不起“耍猴的”耿浩,而落拓失意的耿浩下面还有一只被其驯化的猴子欢欢。当外星人因为意外,从顶层“坠落”到耿浩手中,威力强大的脑电波头环也被耿浩无意拿走,他竟就此沦落为一只裸猿,成为耿浩驯化的对象。经历了中间多轮角力,最终外星人用头环把自己的意识转移到猴子欢欢身上,最底层的瞬间变成最强大的,却没料到欢欢的身体残存着驯化后的巴普洛夫效应,结果还是被耿浩用一根香蕉制服了。自此,斗兽棋般的完整闭环形成了,最弱小的战胜了最强大的,凭借的是“驯化”这种不人道的手段,不可谓不讽刺。事实上,这部电影中的每个角色几乎都是利益驱动的,在黑暗丛林里互相倾轧,彼此坑害,将对方视作达到自己目标的工具。即便看起来最容易让人共情的、追求自我价值和尊重的耿浩,他所从事的毕竟是动物表演,有着根子上的局限性。他对猴子欢欢的珍惜,并不是纯粹将之视作一个生命,更多的是视作重要的谋生工具;而欢欢曾经历过什么,从外星人的驯化遭遇就可见一斑。

这种缺乏意义感支撑的争斗,看久了就会让人感到疲乏和不适,毕竟我们已经不是热衷于斗兽场的古罗马人了。虽然导演特意把外星人和美国特工都设置得特别高傲冷酷,仿佛这样一来,他们后面遭遇到什么都不需要同情;同时,他把结局机(ji)智(zei)地设置成“皆大欢喜”,仿佛这样就能轻飘飘地带过。但是,这依然无法消解过程中的种种“驯化”和“工具化”给人带来的不适感,无论是在人对猴、人对外星人、还是外星人对人身上。

宁浩的电影,经常着眼于市井小民的人生悲喜,譬如如何在命运之下挣扎求存,如何用街头智慧四两拨千斤,在自己地盘上把高高在上的鄙视链顶端人士(《疯狂的石头》里的职业杀手、这部片里的外星人和美国特工)耍得团团转,既有小人物逆袭的快意,同时也不乏悲悯。但其电影中的人物通常有着很明显的局限性,只关注与己攸关的事情,鲜少有脱离小我、为他人考虑乃至奉献的人性之光闪现。放在科幻的宏大背景下,缺乏人性之光,格局就撑不起来了。诚然,丛林法则也是很多科幻小说的题中之义,但即便在《三体2·黑暗森林》里,人性之光也从未缺席。毕竟,在关乎全地球、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外星文明面前,一切日常视角下的利害得失、矛盾纠葛都显得轻若鸿毛。而两位主人公从始到终只盯着自己眼下的得失,美国宇航员和特工都是表演型人格般的自恋狂,似乎没有人真正地从人类命运的角度考虑过,也没有对宇宙奥秘和外星文明产生过起码的好奇与敬畏,一切都如同闹剧般儿戏。


套着科幻外壳的伪科幻片

这部电影与隔壁《流浪地球》一样购买了刘慈欣科幻小说IP版权,影片开场也正儿八经地呈现了太空舱、宇航员、外太空、外星飞船等场景和元素,似乎有种至少要拍成软科幻片的架势。然而,从宇航员执行任务时的脱线状态开始,科幻的外皮就逐渐脱落了。最明显的一点是,外星人的外型、思维模式、行为逻辑、科技水平,完全是在地球人的窠臼中,没有任何科幻意义上的想象力。真正的宇宙高等文明,拥有穿越遥远的距离抵达地球的科技水平,他们对付起地球人来真的这么“势均力敌”吗?即便失去了武器装备,无法降维打击,难道连智商压制都做不到?至少从片中的呈现上看,外星人除了倚赖头环这一高科技装备来提升对物理世界的操控力以外,没有任何智商高于地球人的迹象,情绪反应和行事逻辑也都和地球人别无二致。这样的人物设定和他背后的科技水平设定严重脱节,让人看得非常出戏。还有片中美国方面的航空专家们,一系列的态度和行动都太不专业、太儿戏了,那种过家家一样的模拟感,简直是恨不得揭开幕布的一角给你看。要说荒诞与科幻这两种元素融合起来确实不易,但不也有《银河系漫游指南》《火星人玩转地球》这样的佳作在前吗。

所以,这部电影和科幻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外星人和航空的元素都是架空的,就像你没法把《太子妃升职记》看作一部宫廷剧一样。这样的剧本,完全不需要科幻小说的支撑就能编出来。这样拍并不是说不可取,也不是说喜欢科幻的人品位就更高,看不上喜剧片。主要还是影片定位和实际落差的问题。一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含金量的电影,非要借科幻的壳,占了《乡村教师》这么好的一部科幻小说的IP,也没少借此来宣传,结果只带来了一个普通喜剧片的观影体验,对于满怀期待的观众而言心理落差不可谓不大。

总而言之,如果严格地审视这部电影,就会感觉像里头的猴戏一样,纵然设计巧妙、表演生动、情节诙谐,还是让人笑不出来。不过,要是把批判性思维放一放,带着单纯看一部喜剧片的心态进入影院,那它确实是春节档里头最合家欢的一部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疯狂的外星人》,别把它当科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