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

泰安就在泰山脚下,是一个靠山吃山发展起来的地级市,房地产也像全国各地一样轰轰烈烈地发展着,道路新,楼新,但街上行人少。我们临时订在泰山脚下泰庙邻街的一家经济型酒店,第二天起来,草草吃了早餐,备了干粮,就开始登山了。

据说,黄帝曾到泰山祭天,而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追寻着古人的足迹,我们沿着泰庙后的红门主道一路沿着斜坡往上走,经过岱宗坊后不久,就开始了拾级而上的登山路程。经过一天门、天阶、孔子登临处等一座座牌坊,牌坊或剥落,或侵蚀,或布满藤萝,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斑驳的静远时光。最后穿过红门,就开始了正式的泰山征程。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1张图片
岱宗坊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2张图片
孔子登临处、天街等牌坊,后面是红门


一路上并没有让人惊艳的不同,感觉泰山也就是很普通的一座山,只是登山的道路由石块、石条铺成,坡度比较缓和,并不很陡,往往是爬山十来级的台阶,又一段平路。路两侧是齐大腿高的石栏,可供游人走累了依靠休息,而两边的柏树,却苍翠葱郁,相互间枝叶交错,走在登山路上,像走进了一处柏树拱成的隧道,阴翳蔽日之外,更增添了些泰山登临封禅的静穆感。沿路立历朝历代文人骚客或达官贵人的碑刻,途中竟树有一座石碑,名曰“柏洞”。还有一方岩石上刻有“二虫”(虫上多一撇)两字,实际是风月二字去了边,意为泰山风光无两、风月无边,古人时不时玩玩文字上的小意趣,与曲阜孔庙的“寿”字多一点一样,很有意境。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3张图片
石刻“风月无边”


从红门行至壶天阁,山势都比较平缓,起伏不大,只是路程较长,走起来都有些累。一路上也无多少古迹可寻,有印象的是斗母宫牌坊、斗母宫。斗母也叫斗姥,是道教崇拜的女神,据说是北斗众星的母亲。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斗母宫”,专门供奉斗母。但泰山斗母宫恰巧在闭观修缮,所以没法进去景仰观瞻,仅仅从外墙的苔藓和不时探出探进墙里墙外的柏枝,就可感触到时光的静静流逝。

随着山势平缓上升,行至壶天阁。壶天阁位于泰山中路回马岭下,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乾隆十二年拓建改名壶天阁,取自道家以壶天为仙境之意。壶天阁跨盘道而建,为城门楼式,门洞石壁上突然双柏横生,盘结而上,奇伟壮观,气势逼人。壶天阁门洞上镶石匾额“壶天阁”,据说是乾隆皇帝登泰山时所题。阁上题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极顶千重尚多福地”,很有意思的一副对联。据说这壶天阁所在的回马岭,山势险峻,马不能前,故称回马领。看来壶天阁是红门至泰山中天门的山势由缓转急得一个转折点。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4张图片
壶天阁


果然,过了壶天恶,山势变得陡急,原来十来级台阶过后一段平路的境况已经不存在了,转而代之为一段段长长的看不到头的台阶。走过一大段缓和的路后,已是汗流浃背,再看到这种陡急的长阶,很多人都会泛起阵阵恐惧,而我还要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那种心情可想而知了。但是,登泰山,我就想挑战下自己能不能抱娃登顶!

人的适应能力真是无穷的,肌肉的适应能力也是无穷。从壶天阁向上,走过一段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长阶后,又是一段长长的看不到尽头的长阶,我只得抱着娃从左手换到右手,从右手换到左手,不断轮换。汗水早已湿透了上衣,甚至连我背的相机包也湿了一片。气喘不过的时候,便靠着路边的石栏休息一下,接着继续往上爬。路上偶有带着半大小孩登山的父母,惊讶地看着我抱着小娃一个劲的往上走,说“这个爸爸厉害,抱娃登泰山,好有纪念意义啊。”坚持着,坚持着,终于登上一长段石阶后转角便到了中天门。

中天门,顾名思义,登上中天门,只登上泰山的中间,一半而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呀!中天门是个小牌坊,站在牌坊处往上仰望,便是山势陡峭的泰山上半截,全然不同红门至壶天阁山势迟缓的样子。这时,阳光转浑,周围黑云迅速压上,中天门上的陡急山峰像带了顶黑沉沉的帽子,一条白幕从远处向这边斜斜拉了过来,透过浑浊的阳光,煞是好看。但我没来得及掏出相机把这瞬息万变的美景拍下来,这时的山风加大了,夹杂着雨丝,看样子一场大雨马上就要来到,我们赶紧躲进缆车站。本想继续徒步登上南天门,尽管山势陡峭行路难,风雨来急,我还是很有信心挑战一下自己,但家人顾及风雨,强烈要求我陪他们一起坐缆车上南天门,所以中天门到南天门的一段陡急石阶就没走了,算是此行的一个遗憾,一个未完成的挑战。

坐上中天门到南天门的缆车,徐徐上升,越过一个山头后,突然一下急升,接着又稍微缓和抬升。此时缆车外风雨大作,缆车在上升途中有些摇晃,车内几位同行游客谈起,“听人说今天是泰山姥姥的撒福日,所以遇上雨了”。另一个说,“我每来一次泰山,上到山顶就下雨,没有一次不下雨的。”风雨来急,周围的山石树木像笼在浓密的白纱里,只可看到近处的树枝,随着山势的上升,很明显的感觉到耳膜气压的变化。

带着几分忐忑,缆车终于上到了南天门。但此时还是大雨滂沱,缆车站外哗哗作响,地面积起深深的积水。过了好一会,大雨化小,开始收敛成毛毛细雨,我们开始随着人群从缆车站走向南天门。大雨洗浴过的泰山越发苍翠,郁郁葱葱,几段悬崖竖起,更显险绝。走过一段小路,南天门便横挡在眼前,架在两个山头的隘口上,气势十分雄伟。南天门门洞往下引出一条直直阶梯,往山底直泻而下,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这就是中天门到南天门的石阶了。看这么陡直的石阶,惊出一身冷汗,幸好听从家人建议坐缆车上山,不然险直的登山路上一个人也太孤单了!

南天门后面便是天街,一条短短的食街,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旅店、小吃食铺等。此时,雨已经停了,山风徐徐,生起腾腾白雾,白雾像一层白纱,或浓或淡,随着山风一下飘到这,一下飘到那。白雾过处,像笼起一层细纱,如梦如幻,像仙境一样。等你想拿起相机拍下眼前的美景,还没来得及按下快门,白雾悠忽一瞬间就被吹开了,还原为清朗乾坤。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5张图片
雾漫天街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6张图片
薄雾笼罩的峰顶


从天街继续往上走,便看见一座红墙门楼立在一段长长的石阶尽头。等爬上去,穿过门洞,原来是一座庙宇,上书“碧霞祠”几个大字,供奉的便是碧霞元君,也就是泰山姥姥了。泰山的神灵所系,我静立在碧霞塑像前,双手合十,并没有求神许愿,而是闭着双眼,体会那静静的一刻。

转过碧霞祠,就是登顶的石阶。这段石阶不太长,就可登上玉皇顶。玉皇顶,是泰山的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殿而得名,供奉掌管三界的玉皇大帝。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久远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进入玉皇殿的石阶旁有很多碑刻,其中一幅“五岳独尊”,字迹遒劲有力,严肃庄重。在玉皇殿前立有一座无字石碑,通体白色,原来是汉武帝封禅时里的无字碑。据说,汉武帝登基以后,富国强兵,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国泰民安。汉武帝对天下一统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仅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封禅之礼便行了七次之多。公元前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帝王来泰山都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对此很不屑。他认为自己功德盖古,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便别出心裁,立石于绝顶,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此碑高达数丈,上下渐削,石色莹白,虽经百世露浸雨湿而不生苔藓。原来立无字碑的不只是唐武则天,还有汉武帝,不过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这汉武帝则是石碑不足以彰显其千古武功,故为无字碑。

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_第7张图片
玉皇殿内的平安锁


玉皇顶是泰山的最高峰,不过峰顶平实浑厚,并不陡峭,显得十分大气,十足是厚德载物的自然书表。较之桂林山体之婀娜,泰山实在是不修边幅中显大气磅礴;较之黄山、三清山的奇绝秀丽,泰山自显得其浑厚拙朴;较之喀纳斯山脉的大气绵延,泰山只有自有其变幻多端的险绝。总之,给我的感觉,泰山是一座君子之山,像一位峨冠博带的君子从远古时期便一直矗立在这东海之滨,静静的守望天下的黎明百姓。

游完玉皇顶,已是下午四点半了,得赶在缆车关闭前下山,所以匆匆往回赶,排队坐缆车到中天门,从中天门换坐大巴到山下天外村,再辗转回到酒店,累得已是人仰马翻。晚上一家人呼呼大睡,睡到第二天10点多才起床,收拾行李,吃过午餐,搭高铁折回济南。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东行(二)——泰山,君子所乐的那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