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把伞: 从共享单车马化腾、朱啸虎互怼看共享雨伞

ofo 投资人朱啸虎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艾瑞咨询的文章,文章里里有一组数据,2017年5月,ofo

月度活跃用户增长至 6272 万,相比 4 月,活跃用户增长率为 53.5% 。摩拜活跃用户增长至 5838 万,相比 4

月,活跃用户增长率为 8.2%。ofo 活跃用户数远超摩拜达 434 万,活跃用户增速为摩拜的 6.5 倍。朱啸虎转发之后还配上了一句「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叹基本一致」,这引来来马化腾的犀利评论,马化腾指出: ofo 就相当于是手机市场上过时的功能机,而摩拜是智能机,而所谓街头上的车多,只不过是堆了一堆「哑终端」。

这场「互怼」很快引爆了互联网圈,在惊诧于一向温文尔雅低调的小马哥竟然如此犀利不留情面之余。我们也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共享雨伞,我们也不得不反思自身,我们做出的产品是不是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我们的雨伞投放后会不会成为「哑终端」,只是摆设,甚至是危害城市秩序的垃圾。我们「借把伞」共享雨伞正在研发,一直在打磨产品,还没急着投放,所以也有更多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

「借把伞」从共享单车大战中吸取的教训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之所以能够共享是因为它们都配备了智能锁,摩拜毫无疑问是最先进入用户视野的智能单车,那时候,ofo

还只是配着机械锁,通过数字密码开锁的单车。两家共享单车的种子选手在获得巨额融资后,一边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一边升级武器装备。摩拜的智能锁优势明显,被人诟病的是车子太重,骑行费力,所以他们在重量上下功夫,逐步推出轻型单车;ofo

则需要对车锁进行升级换代,汰旧换新,从普通的只是配备了机械密码锁的单车升级为配备智能锁的智能单车。

作为旁观者,也作为共享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很多经验。看到了

ofo 在升级换代中的尴尬,诚如朱啸虎所说,摩拜单车成本高,摩拜投 1 辆车,ofo 可以投 10

辆,但进入战场,排出10个手持利刃的士兵杀伤力大,还是派出一个端着冲锋枪的士兵杀伤力大呢?即使今天 ofo

已经换上了「智能锁」,可是马化腾认为这不是「智能锁」,因为业内专家认为,ofo使用的技术与摩拜存在差异,前者使用的技术为字符终端(简称哑终端),其只有输入输出字符的功能,没有处理器或硬盘,通过串行接口联接主机,一切工作都要交给主机来做。而后者所使用的为智能终端,简单来说就是每一个处理单元都可看作一个单独的计算机系统,运行着不同的程序,拥有自己的处理器及存储设备等。智能锁的劣势也是 ofo 不如摩拜的地方。

再加上前期投放的大量机械锁,由于不具备 GPS 定位功能,损坏率极高,很大一部分已经成为城市垃圾,在危害着城市秩序。

「借把伞」绝不能做共享雨伞里的非智能伞,不会成为哑终端

共享雨伞这阵子也很是热闹,有些类似于

ofo

模式的共享雨伞公司已经开始大力地往市场上投放雨伞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在这段时间获得很多的用户,获得市场关注,可是热闹劲一过,这类雨伞的弱点就将全面暴露,可以看看

ofo

的机械锁单车,这些雨伞大部分会成为城市垃圾。对于城市秩序造成损害,对用户来说,也是体验上的灾难。这是一个有长远价值追求的公司不屑于干的。

我们坚信真正的共享雨伞产品是以智能伞桩、智能伞为根本,结合物联网,通过手机APP让用户实现从此出门不带伞。

所以,「借把伞」正在潜心研究、打磨我们的第一代智能伞桩、智能伞。

借把伞: 从共享单车马化腾、朱啸虎互怼看共享雨伞_第1张图片

借把伞: 从共享单车马化腾、朱啸虎互怼看共享雨伞_第2张图片

(文 / 好生菜)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把伞: 从共享单车马化腾、朱啸虎互怼看共享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