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敢说自己有什么所谓的“文笔”,毕竟从小都是以学渣“著称”。写文章这种事对我来说简直是太过于枯燥,所以偶尔也会去找寻一些童年的记忆!
自从去年回到安庆,才对这座城市有了些许的了解,“飘零”在长江之上,曾经的长江五虎,如今却沦为了一座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江南小城”。
虽说是家乡,但是对于它的认知还不及厦门的四分之一。刚开始每天从餐厅回家都还要开着导航才能找到路。如今早已习惯了每天打烊之后,自己一个人沿着江边的城墙之上听风漫步。江面时不时传来的船笛声,听起来太熟悉了!
从小就跟着父母“走南闯北”,两三岁的时候就被父母带到沈阳生活了一段时间,虽然自己并不清楚。随后,从我记事起,便又去到了南京,在那度过了记忆中的童年。那个时候长江的客轮还可以载客,直接可以从安庆的第一码头到南京的中山码头,两三个小时的航程,非常方便。
也就从那时起,父母开始自己做生意。在红山动物园附近开了家包子铺,所以我想,我对于面点的天赋,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养成的吧。哈哈,那时候南京还没有通地铁,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的高楼大厦。包子铺的小笼包一笼才一块钱,虽然我们家的包子也算不上什么招牌,但附近的居民都会起大早的来到门前排队,都想尝尝这刚出笼的美味!
那时候,老妈每天早上在送我去幼儿园的路上。都会经过一家馄饨摊,每每都会停下来,带我吃碗馄饨再走,从此那份味道,一直深藏在童年的记忆深处。后来才知道,原来馄饨摊的老板也是安庆人。
偶尔聊起金陵旧事,少不了南京人对一碗小馄饨的偏爱。尤其是早餐时间,一句“阿要辣油啊”是老南京人早晨最熟悉的问候了,毫不夸张的说,“喝”上一碗小馄饨是南京早上最常见的场景了。
在南京,对于安徽料理的最初诠释,应该就是“柴火馄饨”了。南京城有名的馄饨店不少,除了传奇的汪家大馄饨,安庆柴火馄饨那也是一绝。
安庆人走街串巷卖馄饨已经一百多年了,小馄饨除了皮薄肉嫩汤鲜,以柴火烧锅可算是最大的特色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的街头巷尾早已不见挑担卖馄饨师傅的身影,更多的是口味统一的连锁馄饨店。
在我刚去到厦门的时候,并不知道原来馄饨在福建地区统称为“扁食”,当第一次偿到沙县小吃的扁食,还是有些惊喜的。它与其他的馄饨完全不一样,肉馅非常的脆嫩、Q弹;一开始并不习惯。但慢慢的也爱上了这种不一样的口感!
从南京老门东的三条营出来,在一片古旧的居民区兜兜转转,还没到地方,就闻到一股木头燃烧的焦糊味。
即使循着木头味过去,要找到也还得费点劲,这时可以向遛弯的爷爷们打探一下,他们一定是最准的导航。
美味珍馐藏于陋巷。
当你看到一个又老又破的旧式店面,里里外外还围着不少人,可以明显的看到门牌号码是“中营6号”,一对中年夫妻不停歇地忙活着。门口排着大长队。两口子都是安庆人,二十多年前在南京支起了这个馄饨摊,一直到现在。
有时候栖霞迈皋桥来的食客都不算远了,还有有客人专门坐高铁从马鞍山赶来买馄饨,买完再坐高铁回去。
一碗小馄饨的配料也只有葱、猪油、虾仁、榨菜,食物的味道往往来自最简单的食材。端上桌,清淡的汤水上飘着碎碎的葱花,挖一勺辣油,佐料的味道和柴火的味道融合在一起,细品有淡淡的老南京风味。柴火馄饨,个头不大,散发着安庆小城才有的秀气,煮熟后的馄饨皮轻柔透光,在汤汁中浮动,比那些大馅馄饨的口感更好。
如果再加一个荷包蛋那简直就是可爱至极了。
食客来了一茬,又走了一茬,可能已记不住他们每个人的面孔,但是在他们生活的记忆中,偶尔回忆起也能闻到那一缕柴火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