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练习(十一)媒介文化真题

1、简述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观点

符号互动论(英语: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

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

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

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

2、简述霍尔关于电视节目意义生产的“编码/解码”理论

作为传播与文化研究学者,霍尔十分重视对媒体的研究,“好和坏,精与次之间的难以选择并不存在于现代传播形式的不同,而是存在于媒体中。”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的赫赫声名是基于其创立的编码/解码模式。编码/解码理论首次以文稿形式出现是在1973年9月,当时霍尔提交了一篇名为《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的大会发言稿,由于其迥异于实证主义传播模式的标新立异,发言稿在会议上引起巨大反响,随后以单篇论文形式收录于《文化,传媒,语言》,最后又冠以《编码,解码》为名出版。

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循环论的影响,提出了信息交流的四阶段理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是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各环节均有联系,但又保持着相对自治。霍尔认为,信息在流通过程中是以符号为载体形式传播意义,这一过程既有赖于技术和物质工具,也取决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各自的社会关系。传统的大众传播研究模式“由于仅只关注信息交流的层面而未能把不同时刻作为一个复杂关系结构的结构化概念而受到批判。”事实上,由于信息接收者的社会特征、知识背景不同,他们在接收信息时必定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和“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广播员往往关注的是观众未能按他们(广播员)的意愿理解意义。他们真正想说的是电视观众没有在‘主导的’或‘所选的’符码范围内活动,他们期待‘完全清晰的传播’,然而,却不得不面对‘系统地被扭曲的传播’。”弱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其中包蕴着意识形态运作和媒体文化霸权。

霍尔提出三个“假想的立场”来描述话语的各种解码过程。第一个假想的立场是主导一霸权(preferred reading/dominate reading/hegemonic read-ing)立场,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际相同含义的交流。处于这一立场的新闻传播者的理想的传播方式是“完全清晰的传播”,即受众在主导符码的范围内进行解码,其对信息解读的方式和过程完全符合于编码时刻所设定的预期。然而,这种预期的实现要依赖于媒体的暗中操作。霍尔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北爱尔兰的政策、或者智利的政变、或者《工业关系法案》的霸权阐释,主要是由政治和军事精英们制定的:通过职业符码的操作,选择并结合具体挑选播映的场合与式样、挑选职员、选择影像和现场辩论。”第二个立场是协商式(nego-tiated or corporate)立场。霍尔援引葛兰西的霸权思想:“在协调的看法内解码包含着相容因素与对抗因素的混合:它认可旨在形成宏大意义(抽象的)的霸权性界定的合法性,然而,在一个更有限的、情境的(定位的)层次上,它制定自己的基本规则——依据背离规则的例外运作。”在此,霍尔看到了编码一解码过程中存在着包容与控制的双向运作。第三个立场是抵制式或对抗式(counter-hegemonic)立场。霍尔认为,虽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主导媒体文本中处于优先解读地位,但并非说明所有的受众都会自动做出这种选择,解码人的社会状况会激励他们采用不同的姿态来对待同一媒体文本。因而,如霍尔所分析的,工人受众往往会将主流媒体编码的关于“限制工资必要性”的“国家利益”解码为阶级利益。这一立场富于批判性和抵制性。

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对媒介文化研究有着两方面的理论贡献:一方面,编码/解码模式显示了与它之前的媒体研究中两大研究范式的融合和决裂,在超越实证主义“发送者一信息一接收者”的线性传播模式的同时,又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消极受众论,将话语、符号、权力、社会关系等引入媒介研究,标志着英国媒介文化研究开启了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概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新纪元;另一方面,霍尔的三个“假想的立场”为媒介研究的民族志受众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霍尔的同事、著名批判学者戴维·莫利(David Morley)采用霍尔模式,对“全国上下”新闻节目进行了民族志受众分析,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学者洪美恩的《看(达拉斯)》也堪称运用霍尔模式进行传媒受众分析的经典之作。

当然,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近来也遭遇到批评和挑战,霍尔本人也曾反思编码/解码理论:“我曾经想摆脱那些观点的起源出处,我们已身处历史中,因而话语也是散漫无序的。但是编码理论并非天外飞来,我曾犯了个错误,只是把那个图表划了上半部分。如果你想阅读全部内容,你必须划一个环形图显示它。因此我必须说明白解码是如何进入记者选题的实践和话语体系的。”笔者以为,霍尔的文化理论建构于表征理论,始终强调意义,编码/解码模式也不例外;由于过于执着于意义,往往忽视了对更为宏观的因素(如经济因素)的关注。如果引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用对文化资本的拥有来分析受众的解码立场,这样会更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操作性。我们要牢牢记住格罗斯伯格的忠告:文化研究越来越远离经济,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3、生活史研究方法

生活史研究是一种对人们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一般采用访问、观察或由被研究者自己写自传等方式,对某一社区或某一群体中的全部或部分个体的生活经历进行详细的了解,如实地记录下研究对象生活经历中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将不同个体的生活史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其中典型的个案作为描述和解释的例证,以此来反映这一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及其心理、思想、态度和观念等。这种生活史类似于自传,但比自传更详细。生活史对记述语言的要求不高,只强调材料与实际情况相符,所需要的只是事实。

生活史研究采用访问和观察等方法详细了解个人的全部经历和个人生活各方面情况,与个案研究十分相似。但是,生活史研究的单位只能是个人,而个案研究的单位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组织或社区;一项生活史研究中常常包括许多个人,而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只有一个个案,所以,二者有着一定的差别。

4、麦当劳化的分析

随着美国最大的连锁快餐店麦当劳迅速进军全球之时,麦当劳的经营理念也在全球传播扩散,麦当劳的经营理念不仅是各种企业经营管理学习的典范,麦当劳本身代表着经济、高效之意。上世纪80年代,社会理论和社会实践领域著名学者乔治·瑞泽在所著的(社会的麦当劳化》中首次提出“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一词。麦当劳化的定义是:一种按照快长生产原则的程序正在逐渐统治了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越来越多的领域。其后乔治·瑞泽又在其著作《麦当劳梦魔社会的麦当劳化》一书中,总结了麦当劳化涵盖的主要内容。

麦当劳化的内涵:

①麦当劳化的高效性又叫麦当劳效率,所谓麦当劳效率(Efficiency),是指麦当劳能以最有效的方式使人从饥饿状态达到饱食地步。它的效率体现于:作业流水化,产品单一化,顾客劳动化,选择有限化.麦当劳的效率不仅仅给人们节省时间,还给人们在就长时提供了娱乐的就长环境,特别针对带着儿童的父母们,将娱乐和就彼放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时完成。另外麦当劳还训练员工高效有序的工作节奏.

②麦当劳的可靠性(Calculability)。其核心原则是量化和可计算性.依存于麦当劳经营理念中。麦当劳的经营理念,这也是麦当劳的企业文化传播的核心.克罗克提出了著名的麦当劳经营哲学:uen、 uSn、 uC,”和“V”即:Q: "quality”代表产品质量。

③麦当劳的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又叫麦当劳的可知性,强调原则、系统管理、规程化,即麦当劳的产品和服务在世界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保证不变。正是由于麦当劳的量化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特性,才保证了麦当劳可预见性的实现。每个顾客到麦当劳之前就己经知道自己想吃什么,多久能得到食物,麦当劳的可预知性标准既为麦当劳盈利提供保障,又为麦当劳的第四个特征即控制性提供了前提条件。

④麦当劳的控制性(control),即通过技术手段取代人类劳动,最终达到控制人的目的。麦当劳的控制是通过对机器、流水操作以及设施等的控制达到对员工和顾客的双向控制:高度的机械化,固定好的几种套长或食物,利用彼厅音乐的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控制顾客饮食节奏以便调整整个长厅的座位空缺.麦当劳的控制性还表现在,麦当劳不雇佣厨师,用机器系统控制食品的口味并达到所有同类食品的口味是一样的。在麦当劳的控制特征中,其核心就是流水线的加工,流水线的生产,和最终流水线的服务。可以说流水线是麦当劳控制一切的关键。

里兹提出了四个麦当劳化最主要的元素:

效率:用最理想的方式来完成某项作业

可计算性:客观的项目(如销售量)必须能够被量化,而非主观的项目(如味道)

可断定性:标准化和均一化的服务

控制:标准化和均一化的员工

麦当劳化的过程可以被简述为:速食餐厅的准则正逐渐支配著美国社会和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层面

非理性的合理化,即 Irrationality of Rationality。里兹将这一点作为麦当劳化的第五个因素提出来,即这种有效率的做法违背了基本的人道。

*社会麦当劳化*

5、赛博文化

本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IT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用户在世界各地的迅猛增长,一种附着于多种信息技术、跟随因特网的触角四处蔓延的新形式的文化浪潮——赛博文化(Cyberculture)登上了世纪末的舞台。它首先在美国掀起波澜,继而荡漾于全球各地,引起世界文化艺术界、学术界、政府机构等许多领域和部门的广泛关注。有关研究或阐释赛博文化的杂志、网站、科研机构或社会组织在欧美等地也竞相粉墨登场。1996年,马克·德瑞(MarkDery)在形容二十世纪末赛博文化兴起的速度时,竟运用了“第二宇宙速度”(Escape Velocity)作比喻。

赛博文化泛指一切由电脑、网络技术带来的,或与电脑网络相关的当代文化及文化产品。赛博文化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一种亚文化,是通过电子邮件、讨论管理组(listserv)、公告栏(BBS)讨论组、新闻组(Usenet)、网上聊天室(IRC)、万维网(WWW)网站等进行的诸多在线社会交流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由于赛博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以及现代文化艺术手段的全方位利用为基础,实际上,赛博文化涵盖了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数字化文化、可视文化(visualculture)等文化形态。也可以换句话说,赛博文化这个概念比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等提法更全面、丰富地揭示了信息时代新文化的意蕴。

赛博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没有一个特定的中心和边界。赛博文化的形成实际上依赖于网民在网上和各种界面上的广泛接触和交流,因此不同信仰和观点的网民都努力在网上建构自己的文化天地。赛博文化呈现出的丰富多样性是前所未有的。在因特网上,我们可以看到女权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网络崩客和黑客、媒体艺术家等芸芸众生在网络上大肆宣扬各自的纲领;可以看到电子民主、外星人和飞碟、人权和隐私等花样繁多的话题在网上飞来飞去。和我们现实世界里的其他文化一样,赛博文化仿佛是由一个个小村镇组成的大集市,里面既有圣人又有恶棍,既有爱打抱不平的绿林好汉、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又有为针头线脑奔忙的家庭主妇和追逐蝇头小利的商人。形形色色的角色纷纷依托计算机、网络等高技术和传媒,在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和赛博空间中找到生存和发展方式。目前赛博文化的浪潮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我们对此不必过于担忧,相信历史必然会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赛博文化的兴起之初,首先涌动出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当主流文化的统治者们还固守在传统的传媒阵地、坚持某些正统规则时,一些喜爱新技术的边缘人群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威力,以及网络即时快捷、交互性、共享性的优势,迅速接受和运用这一新的传媒手段,向主流文化提出挑战。那些受惯了主流文化压抑的各种边缘人群,一到新的精神空间就极力鼓吹绝对开放、自由的理想。在美国,一家名为《赛博文化》的网络杂志宣称,该杂志没有主题,也不想有主题,不受任何原则的约束,对一切事物无限制地开放。一些网络崩客更在网上发出了自主发展赛博文化的宣言。在和主流文化的冲撞中,赛博文化显示自己实力的一个例子是:一位从没有受过正统新闻训练、窝居在好莱坞贫民区的网络新闻记者──马特·德鲁德(Matt Drudge)力拔头筹,成为真正最早报道克林顿总统与前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性丑闻事件的媒体英雄。德鲁德身居陋室,1995年开始在网络上创办自己的报道。如今他的网址已成为华盛顿政府权力阶层、媒体精英们不敢忽视的领地,他也从一个靠卖好莱坞明星住家地图的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网上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更令人惊异的是,德鲁德成功的背后,竟然是他以网络新闻代替主流媒体的理念!

赛博文化是具有高度个体性的文化,它的发展将加速人类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赛博文化所立身的技术基础赋予了赛博文化的参与者巨大的自主性。由于任何网民都可以介入网上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可以自由地检索和消费符合个人口味的信息,在虚拟的网络交流空间上,知识、信息的生产和流动具有了非中心化的特点。

和许多文化形式一样,赛博文化是变动不息的。今天的赛博文化到了明天也许可能就是另一副样子。由于IT技术和虚拟技术的惊人发展,赛博文化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文化都更活跃和更富于变化。它不断把新出现的技术整合到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在80年代电子邮件和讨论管理组主宰了网络。而到了90年代初网上图书管理员(Gopher)变革了许多部门的组织结构。接着Web浏览器,如因特网探索器(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等软硬件技术把网络从一个以文本为基础的平台,转变为超文本连接的、吸收了多种多媒体技术的平台。我们可以期望未来的动态技术将会改变现在的网络模式,并进一步重新塑造人类对赛博文化的理解。

参考:百度百科、《赛博文化》、《“麦当劳化”的传播学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答题练习(十一)媒介文化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