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未来》D2 P19-31

从有生命以来,可能大部分时间地球上都只是些单细胞生物。但是到了某个时候,出现了重要的发现,即一大群细胞集合成聚集体是有益的......如食物短缺时期,单个细胞聚在一起成为多细胞的一团------这个例子说明了演化中合作过程的重要性。

单细胞从单打独斗到演化为多细胞的过程,也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比如说知识IP吧,刚开始大家是在自己的领域里各自为营,后来发现用户越来越理性了,付费越来越少,就开始彼此合作,互相站台,导一导粉丝;或者是有的IP根本能力称不上IP,只能跟其他人一起蹭蹭流量。合作的话,还能分口饭吃,不合作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社群中的一部分细胞继续面对外在世界,但是其他大部分终生都藏在躯体内,它们的环境不再是斑块化而是通过整个个体层面上的调节机制维持在相当紧密的限制之下。这便是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 Bernard所说的“内环境的稳定性”,也是生物科学历史上最有名的口号之一。

联想到了体制内的工作环境,或者非体制的也是这样吧,牺牲掉自己原有的部分特质,跟组织紧密联系到一起,虽然还有一部分人还保留着继续感知外面世界的好奇心,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被组织同化掉了。组织强大了,但是失去了自我,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

像海葵一样,水螅被碰到后会缩成一团。饱足的水螅是安静的;饥饿时它会猛烈地晃动触手,或者一再地翻跟头挪动位置,寻找富含食物或氧的环境(再次提到Damasio,他会把这些举动称为“情绪表达”)。

特别喜欢这一段,因为描述的很详细很生动,看完之后感觉水螅很可爱,还特意去网上找了水螅的图片,没想到真的是一种可爱的生物。

《大脑的未来》D2 P19-31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线虫独来独往,有些却循着伙伴同步游动,集体食用细菌(这又是一个合作行为的例证;我一直强调这些现象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反对那种宣称演化和达尔文自然选择只涉及竞争的神话。这个说法不是反达尔文主义,只是说在适当条件下,自然选择会导向合作)......

独来独往、自成一派不是吃不到食物,只是危险性更大一些,所以自然选择会导向合作,风险小,同劳同食,相对稳定。我觉得绝对的独来独往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对人类而言,再厉害的人也需要其他人的帮助,也需要合作。

从早起穿衣的动作开始,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这种“惯化”......然而,如果刺激的性质有些微的变化......全部反应立即重现......发生“惯化”并不仅仅是因为动物疲倦或者耗尽了某种化学机制,而是一种基于经验进行适应的方式。“惯化”决不永久地改变行为;时间隔得越久,原来的反应就会重现。

经过长时间的痛苦养成的习惯,比如看书、健身、写作、学习语言,在难度适应后,如果稍微加一点难度,就会痛苦重现,还要再适应一段时间才能“惯化”。同时这些习惯也不是一旦养成了就永远拥有,比如说学日语,学了几年觉得已经会了,隔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隔得越久忘记的越多,再重新学起来,痛苦就越大。

从初始细胞到人类的演化途径不是线性的,而是有多重分叉的。今天活着的大量物种没有脑甚至没有神经系统------它们过得都不错;它们并不比我们更为进化或者不如我们。许多生物体演化了迥然不同的生存方式,它们彼此相互作用构成的网络造就了今天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没脑子不见得活得不好,人间百态,各有各的活法,丰富一点才有比较,有不好才知道好是什么,有没脑子的人存在才知道有脑子是什么样。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大千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的未来》D2 P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