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些年丢下的习惯
恰巧午休时表妹在我书桌前逗留,拿起了斯科特·扬的《如何改变习惯》询问:“可以借我拿走看吗?”我:“这个月我要整理习惯方面的东西,下个月再借你吧。”
想起了刚看完这本书时的我,欣喜着这是一本指导实践的好书。书的后半部分还有着习惯清单,我畅想着希望养成的好习惯:
每天7点前起床;每日23点前睡觉;每天Keep做HIIT运动;每天阅读;每日练字;每天记账;记录小幸运;每天完成三件要事;每日写作;冥想....
然后我见证了理想习惯在现实行动中脱节:当开始了每日阅读的习惯就抛弃了每日练字的习惯,开始培养早睡的习惯便暂时放下了每日阅读。突然而来的重要项目赶工,我又告别了好不容易养成的早期和晨间运动的习惯,生物钟变得紊乱,直到现在也未能调整回来。我有着极大的动力变得更好,很多习惯我尝试养成,可在成长的路上我就像捡苞谷的小熊一样,一路拾取,一路丢失.......在很早前已阅读过易仁永澄老师的干货文字,了解到老师,恰巧遇上老师组织的海比特训练营招募,有导师有工具有监督推进落实,于是我与两位上进追求高效成长的小伙伴一起报名了海比特训练营。
二、开营前预习
2.1 课前阅读
课前的预习热身阅读:易仁永澄老师 成长,从扇贝网开始和 时间开销1000天记录
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字:恒。最初培养习惯,只是改变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开始一个“习惯”很简单,但习惯的养成在于守恒,这并不容易。“君子之治,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我们期望的成长、进步最初都是从微小的改变开始,经过持之以恒的积累,最后拥抱属于我们的复利。
2.2分享课程
好习惯,为什么你总是坚持不了 永澄老师开营预习分享课对准的正是我的痛点。
课程笔记思维导图:
2.3预习感触
(1)运用心理学效应
“坚持习惯”的确像是一件苦差事:每天坚持早起,早起后要坚持健身,坚持健身后要坚持吃早餐...夜晚要坚持早睡,如此下来全天都是紧绷的……用词会带来微妙的心理变化。老师倡导的“静静地持续投入习惯”,有种安静地做个美女(男)子,低调而不断进步的味道~以心理学原理帮助习惯养成,事半功倍。更多的心理学效应应该为我们所用。
(2)自我成长的加速途径
老师在知识管理系统里同样讲到过这个万能原理,基本可以通用,自我成长是道(价值、愿望)自我管理为术(方向,路径),习惯则是器(工具,手段)。我学过很多关于自我管理、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许多方面的知识,可是学的越多似乎越庞杂混乱。老师给我指引了一条高效的成长方向,从习惯养成开始。
(3)习惯养成的本质
老师引入了象与骑象人的形象概念来阐述习惯养成的本质:让象与骑象人和谐共处。象是一个心思柔软且傲娇的动物,它代表着感性我,象的外延周围是骑象人,代表着理性我。正如日常生活中理智常常不能驾驭情绪,现实中感性我与理性我时常陷入争斗。
养成习惯的方法一方面在于处理涉及象与骑象人的TMBRT五个影响习惯因素,使其积极运作。
如果感性我(大象)不想动,理智我(外延骑象人)怎么驱动也难以让大象行走。详见积极心理学的另一种答案:象与骑象人 同样,外延周围的骑象人在习惯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
老师利用了守株待兔的故事进行举例分析:
T触发器:兔子撞死了
M动机:想要确定是否还有兔子撞死
B行为:把兔子捡走
R奖励:获得兔子
T触发器敏锐度:发现在第二天、第三天......发生了同样的事
养成的习惯:每天守株待兔
另一方面,五因素模型也揭示了许多习惯无法坚持的原因,需要我们规避
试用开头我提到的曾经放弃的习惯来分析其主要的原因:我抛弃了每日练字的习惯(因为动机、目的不明确);丢下了每日阅读(方向不稳定);晨间运动的习惯(难度大)。
因为赶项目加班几晚,告别了早起的习惯(风险未防范),后来尝试从8:30点起床直接恢复到原来六点起床,尝试由2点睡觉直接到23:00休息,失败(计划不渐进)。
我设立了心锚,却未曾使用(触发器无效);设置了奖励,却并不及时奖励(反馈不及时)。
擅用五因素分析并处理,可以促进习惯的养成,尽量防范在习惯养成路上跌跟头。
(4) 清单+If...then工具
列出清楚的想法➡️行动的清单可以引导大脑调成“傻瓜模式”,按清单匹配并行动,不用再做挣扎纠结。
使用If...(A念头)then...(B行动)思维来列清单,看似简单,类似“如果...那么..."小学生语文的造句,却能将人散乱的思绪随意性的想法进行整理,重新编制,让人的感性思维得以理性把控。
老师例举了例子:
如果想养成学习习惯,可以列“如果我想看电视,我就去画张思维导图”;如果想培养瘦身习惯,可以列“如果我想吃零食,我就去喝口水”
If...then工具的设想非常大胆,与设定心锚不同,If...then设定坏习惯的念头为触动器,转折承接的是好习惯行动,让坏习惯的触发点渐变为好习惯的触发点,在原理上将高效促使坏习惯持续减少带动好习惯持续增长。
If...then工具也不同于延迟反应和延迟满足的方法,并非我想做A事,那么我先做B事,做完再做A事,而是由想A事直接转换为做B事,不再去以A事来达到满足。
不禁思考人的思维真的能这样大角度变线么;人能从做另一事件上弥补对一件事的满足么。我很期待尝试这个简单新颖的工具。
三、我的行动计划
方法和工具虽好,但学到并不等于熟悉,更不等于做到。我还需要分享,在利益他人的同时让自己的知识留存率提高,需要刻意地训练和持之以恒的行动。
1. 在8月7日20:00前,将TMBRT模型运作原理分享给一位朋友
2. 便签纸写上“如果我想吃糖”,“那么我就去喝水”贴于办公桌显眼处,开始尝试去使用If...then工具
3. 不再劝诫自己“坚持习惯”改为“安静而持续的地投入习惯”(^_^)
我是来自兔儿夜行队的刘丁新悦(悦己兔),我的另外两位队友是姜文静(姜儿)和丁举高(锦衣夜行)。我们团队的口号是:“机智如我,低调如我,寻觅光明!”我最期待养成的习惯是要事优先,清晰认知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拒绝以各种理由拖延重要的事。
组员预习文章链接:姜儿文章 ;夜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