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她的*主持人情节

                 我的

记得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的班主任跟那个歌星邓丽君同名同姓,那次六一儿童节前夕,她叫我,杨,苹,潘做主持人。那时我第一次做主持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因为以前只在电视机中看到过,于是高兴地整晚睡不着。自此,就喜欢了主持人这个职业。

因为在乡里读书,自然也没有这个机会学习,甚至学校的大型文艺晚会都是指名,都是那些教师子女。自从从来就没有机会,当然自己也不敢。慢慢长大了,对于这个梦想更是难以启齿,因为自己拙劣的普通话,不具有磁性的嗓音。现在回过头来看待自己的梦想觉得是跟所有小孩子都有明星梦一样。虽然现在对于这个梦想不那么强烈,但自己真的挺喜欢那些主持人的。因为《鲁豫有约》喜欢上鲁豫,遇见鲁豫知道了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因为《杨澜访谈录》喜欢上杨澜,见识到与国外重要领导人时杨澜的大气与从容;因为《非常静距离》喜欢李静,感受着一丝丝轻松;因为《天天向上》喜欢汪涵,看见了有修养的大叔也极具幽默风趣细胞;因为《朗读者》喜欢董卿,是她让我知道什么是“她的脸上散发着书卷味,她的气质在于她读的书”;因为《快乐大本营》喜欢何炅,一个有高情商但又疯里疯气的人……对于女主持人,喜欢去她们的知性,优雅,干练,男主持人喜欢他们的幽默风趣有内涵……


她的

有些人,一旦和某件事产生了联系,那么冥冥之中就走也走不掉,逃也逃不走。

我的*她的*主持人情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个人是谁呢?原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的主持人,敬一丹,也是这本书《我遇到你》的作者,敬一丹。

这本书像一本自传,由许多故事组成,一丹从自己与主持结缘开始写起来,主持生涯就像个人一样,有血有肉,主持这些年被人感动,也感动了别人。

在《迟钝》这篇文章中,写到“作为一个中年主持人,我对性别,年龄的迟钝,也许成全了我。这种迟钝,使我这组词的最后一个‘主持人’更敏感更在意,职业的要求往往是首要的。”也许每个人对某些事情都有自己的迟钝吧,有些事情急不得,越急越乱心越烦。作为一位女主持人,她更在意女性这个角色。在《为什么没打马赛克》中写到,“巨大的屏幕上,站着一排女孩儿,那是东莞色情场所等待被挑选的女孩。……‘为什么不打马赛克’……我坚持,所有女孩的镜头都要打马赛克,或者做虚,看不出他们的面目才录。有女孩的近景也不行。”对于有些女孩,本来自己的选择就不随同大流,为什么旁观者硬是站在街边看笑话。在一丹的心理,别人本可以保存的尊严收远比收视率强多了。作为主持人,作为新闻人,一丹觉得身边的大小事都是新闻。作为《感动中国》的主持人,就像她写到“《感动中国》并没有创造好人,那些人,那些善意,原本就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做的就是走近他们,发现他们,再把他们的故事用电视的方式传播出去。”'

这本并没有一一介绍,但是如果您喜欢细腻的,可以阅读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她的*主持人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