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 Objective-C 2.0 读书笔记二(上)

第二章 对象、消息、运行期

OC是面向对象语言,“对象”是其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通过对象类存储数据和数据传递,理解好对象以及消息传递,会对我们编写程序有很大的帮助。

6. 理解“属性”这一概念

相信大家对属性有一定的认识,不在赘述,下面只说一下大家可能不会在意的地方。

  • 变量声明方式@interface和@property的区别
    在最早的OC中,属性是OC的新特性,那时候定义属性必须声明与之对应的实例变量,像这样:
    在.h文件中
@interface a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UIView *_aView;
}
@property  UIView *aView;
@end

在.m文件中

@synthesize aView = _aView;

后来发现这么写很费劲,经过一步步的改进,把有些事交给编译器干,于是后来只要这样写:

@interface a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property  UIView *aView;
@end

这样写,编译器会自动为我们生成一个_aView实力变量,和set、get方法
注意的点
1.如果只有@interface没有@property,定义的实力变量是不能用self.调用的,因为self.实际是调用set或get方法,而不写@property是不会自动生成set和get方法的(self.在=右边调用set方法,在=左边调用get方法)。
2.如果还在.m中写@synthesize,相当于给_aView又取了个名字。
3.现在苹果官方推荐只写@property的写法。
4.如果我们不想让编译器自动给我们生成set和get方法我们可以在.m中添加这样的语句:

@dynamic aView;

5.类别中的属性不生成实例变量,例如:

@interface UIViewController (UINavigationControllerItem)
@property(nonatomic,readonly,strong) UINavigationItem *navigationItem; 
@property(nonatomic) BOOL hidesBottomBarWhenPushed;
@property(nullable, nonatomic,readonly,strong) UINavigationController *navigationController; 
@end

上面三个属性就没有对应的实例变量
6.我们要注意定义属性的位置,一般只把要暴露的属性定义在.h中,并且一般暴露在外面的属性都是自读,实现方法中自己用的属性一般定义在.m的分类中。
7.熟练的自定义set、get方法,熟练运用懒加载等形式

  • 属性的特质
    后来发现,在属性定义的时候可以给属性一些特质,这时候就可以这样定义属性了(这些特质很重要,决定了编译器对属性的最终生成形式):
@property (nonatomic, strong) UIView *aView;

属性有四个特质,分别是原子性、读写权限、内存管理语义、方法名,具体的每个特质不详细介绍,只说一下可能忽略的细节:
1.原子性一般都用nonatomic,如果我们用atomic会调用iOS中的同步锁,内存开销较大,开发Mac OS程序时用atomic较多。
2.内存管理语义决定编译器合成存取方法,慎重选择,特别是我们在自定义set、get方法的时候,例如我们声明一个属性的特质是copy,那么我们在自定义set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拷贝对象,否则会误导使用者,产生BUG。
3.方法名可以指定存取方法的方法名,但是一般很少用setter=
4.如果想在其他方法里设置属性值,同样要遵守属性定义中的特质,例如我们自定义了一个类,并自定义了一个初始化方法:

@interface aPeopleClass : NSObject
@property(cop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copy) NSString *lastName;
-(id)initWithFirstName:(NSString *)firstName lastName:(NSString *)lastName;
@end

在实现这个自定义初始化方法的时候一定要遵循“copy”语义,初始化方法可以这样写:

-(id)initWithFirstName:(NSString *)firstName lastName:(NSString *)lastName{
     if (self = [super init]){
        _firstName = [firstName copy];
        _lastName = [lastName copy];
    } 
}

注意:在init和dealloc中不应该用self.调用set或get方法
另外,写好一个属性的这些特质,可以让我们易于理解这个属性,使开发更简单。

7. 对象内部应尽量直接访问实力变量

在对象外部访问实例变量,总是通过属性,但是在内部访问实力变量的时候该通过什么方法,总是在争论,书中的建议是,读取实力变量的时候用直接访问的形式,设置实力变量的时候通过属性来做
两种方法区别:
1.直接访问速度比属性访问快,因为是直接访问内存,不经过方法。
2.直接访问不会触发“键值观测(KVO)”。
3.通过属性访问有助于排查问题,因为可以在设置方法中添加断点。
需要注意的点:
1.和前面提到的一样,在初始化方法中总应该直接访问实例变量,因为子类可能会覆写设置方法(有时我们可能在初始化方法中不得不采用属性访问,比如待初始化的实力变量是在父类中声明的)。
2.当我们使用“惰性初始化”的时候,必须通过设置方法来访问属性,否则实力变量永远不会初始化(“惰性初始化”的好处是节省内存)。

8. 理解“对象等同性”这一概念

等同性就是相等,我们在编写代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首先就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能用作对象相等的判断,因为==比较的是指针本身,而不是指针指的对象。我们常用的比较相等的方法有:

对象类型 方法
NSString isEqualToString:
NSArray isEqualToArray:
NSDictionary isEqualToDictionary:
NSSet isEqualToSet:

在NSObject协议中有两个用于判断相等的重要方法(这两个方法在自定义等同性方法的时候非常有用):

- (BOOL)isEqual:(id)object;  
- (NSUInteger)hash;

下面isEqualToString:isEqual:的区别去就是isEqual:先判断对象类型,然后判断对象中的具体细节是否相等。另外,如果用isEqual:判断两个对象相等的条件是,若两个对象相等,那么其hash方法必须返回用一个值,反之,hash值相同的两个对象,isEqual:方法未必会认为两者相等。
下面举个特定类判断等同性的例子,首先编写一个简单的类:

@interface EOCPerson :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firstName;  
@property (nonatomic, copy) NSString *lastName;  
@property (nonatomic, assign) NSUInteger age;  
@end

然后自定义等同性方法

- (BOOL)isEqualToPerson:(EOCPerson*)otherPerson {  
    if (self == object) return YES;  
    if (![_firstName isEqualToString:otherPerson.firstName])  
        return NO;  
    if (![_lastName isEqualToString:otherPerson.lastName])  
        return NO;  
    if (_age != otherPerson.age)  
        return NO;  
    return YES;  
}  
- (BOOL)isEqual:(id)object {  
    if ([self class] == [object class]) {  
        return [self isEqualToPerson:(EOCPerson*)object];  
    } else {  
        return [super isEqual:object];  
    }  
}
- (NSUInteger)hash {  
    NSUInteger firstNameHash = [_firstName hash];  
    NSUInteger lastNameHash = [_lastName hash];  
    NSUInteger ageHash = _age;  
    return firstNameHash ^ lastNameHash ^ ageHash;  
}

如果经常需要判断等同性,那么自己创建的等同性判断方法,可以增加检测速度,另外这样写的代码更易懂。上面的代码中哈希码的生成算法是推荐的,这样的算法高效,并且生成的哈希码碰撞率低。
在自己写等同性判定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下等同性判定的执行深度,听上去很吓人,实际很简单,就是我们判定等同性的标准,以及判定步骤,例如上面的自定义方法,先判定是不是同一种类型,然后在判定里面的属性是否相等,这样有级别的判定可以提高我们代码的效率,另外,自定义的判定标准是由我们自己决定,我们自己决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算相等,更利于我们开发。
容器中可变类的等同性,这点主要是针对容器中放入可变类而产生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遵守一个标准就是生成哈希码的时候,要根据类的不可变部分生成,举个例子说明(我们要在一个可变集合中添加几个可变数组):

NSMutableSet  *aSet = [NSMutableSet new];   
NSMutableArray  *arrayA = [@[@1, @2] mutableCopy];  
[aSet addObject:arrayA];  

此时如果我们想向集合中再添加一个和arrayA一样的数组,由于集合的特性(集合中不会有重复的元素)

NSMutableArray  *arrayB = [@[@1, @2] mutableCopy];  
[aSet addObject:arrayB];

是不会添加成功的,这时我们换一种方法,先填一个可变数组arrayC,再将arrayC变成和arrayA一样的数组

NSMutableArray  *arrayC = [@[@1] mutableCopy];  
[aSet addObject:arrayC];
//
[arrayC addObject:@2];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集合中竟然有两个一样的数组了!
但是当我们拷贝这个集合的时候,集合中的数组又变成一个了,这种结果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9. 以“类族模式”隐藏实现细节

很多人听过类族,并且也在天天用类族,但是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自己也没有写过,其实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很多,第一,类族表现形式不明显,我们可能不会在意,第二,我们在自己写程序的时候没有提前做好规划,没有建立起一整套东西,所以也就不会考虑类族这个东西。
解释一下类族,每一个类族都有一个基类和一些子类,基类定义了基本的功能和属性,而子类是继承于这个基类的,但是每一个子类又有各自不同的形态,这些基类定义的功能和属性是在子类自己内部实现的,而接口是基类暴露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调用基类接口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子类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只要知道每一个子类独特的功能即可,类族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调用基类方法返回的实例,不是基类的实例,而是子类的实例,可能理解起来费劲,结合代码:
定义一个基类:

typedef NS_ENUM(NSInteger, EOCEmployeeType){
    EOCEmployeeTypeDeveloper,
    EOCEmployeeTypeDesigner,
    EOCEmployeeTypeFinance,
}; // 这个基类下面有三种类型的子类
@interface EOCEmployee : NSObject
// 公共属性
@property (copy) NSString *name;
@property NSUInteger salary;
// 公共方法
+ (EOCEmployee *)employeeWithType:(EOCEmployeeType)type;
- (void)doADayWork;
@end

基类的实现:

@implementation EOCEmployee
+ (EOCEmployee *)employeeWithType:(EOCEmployeeType)type{
    switch (type) {
        case EOCEmployeeTypeDeveloper:
            return [EOCEmployeeTypeDeveloper new];
            break;
        case EOCEmployeeTypeDesigner:
            return [EOCEmployeeTypeDesigner new];
            break;
        case EOCEmployeeTypeFinance:
            return [EOCEmployeeTypeFinance new];
            break;
        default:
            break;
    }
    // 返回的是子类的类型
}
- (void)doADayWork{
    // 由子类实现具体工作
}
@end

定义其中的一个子类:

@interface EOCEmployeeTypeDeveloper : EOCEmployee
@end

子类的实现:

@implementation EOCEmployeeTypeDeveloper
- (void)doADayWork{
    // 子类内部自己实现
}
@end

上面就是一个自定义类族的例子,其实在我们用的系统框架中有许多类族,比如创建UIButton的类方法

UIButton *aButton = [UIButton buttonWithType:UIButtonTypeCustom];

如果想自己写好类族,要找一些好的例子,多模仿,多练习。
至于向原有类族中增加实体子类,我们务必遵循下面的原则:
1.子类应该继承自类族中的基类。
2.子类应该定义自己的数据存储方法,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我们不能期望父类帮我们存储数据,因为父类本身只是个外壳,没有实例)。
3.子类要覆写父类中必须覆写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Effective Objective-C 2.0 读书笔记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