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的《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自序里说这么一段话:我常常觉得,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不会因为你是一个人,所以必定孤独,或因为有人相伴,所以圆满。孤独感对我来说并不意味着痛苦,那只是一种自己跟自己相处的状态。
很喜欢这句话,因为我曾从不知如何独处到现在,享受独处时光,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寻找到最佳状态。让自己的心境转了个弯,豁然开朗。
刚结婚的那会儿,下班的时候总是我给他打电话,问什么时候下班,如果加班必问做什么,要多久。如果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还会一顿牢骚,怎么要加班多久都不知道,太不靠谱了。如果跟朋友或同事喝酒,超过十点未归,那一定是十分钟一个电话,盘问跟谁在哪儿喝了多少什么时候回,催促三次仍没效果,必定坐立不安。甚至生出去寻找的念头。
不是不信任,我只是不能安心入睡,总觉得他回来了,一天才结束。
那个时候他工作刚起步,加班和应酬很多,后来加上家里出事,周末和假期要回去照顾病人。而我的工作比较固定,下班和休假都很固定,经常都是我一个人在家,他在外面。夺命连环call的戏码经常上演。
后来我换了工作,也忙碌起来。两个都变成了很晚回家。工作的繁忙也让我无暇去催促他了,经常是前后脚的到家,通常都是快十点了。可是还是会争吵,彼此觉得对方都不够关心,也不理解,闹得厉害的时候甚至想要离婚。
后来,我辞职了,再后来怀孕了,由于身体原因我住在了娘家,他一个人在郑州,两地分居,每个人都多了更多独处的时光,反倒是分开的这段时间,让我学会了如何快乐的独处。
因为不想伸手向别人要钱,老妈也好,老公也好。我尝试了做微商。每天要学习产品知识,要维护客户,要发货。闲下来的时候还要看书,胎教。每天晚上要给小侄女讲作业。一天一天也很满。也不再打电话催他了,因为离的远,知道催也没用。晚上不忙的时候会视频通话,有的时候我睡的早连视频都省了的。隔一两周他会回来看看我,或者我去郑州待两天。产检也是一个人去。
这样过了半年,但是相安。大概就是我接受了要独处的这个现实,所以在独处的时光里,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来做,也寻找让彼此都舒服的当时来相处。
六个月的时候检查出来宝宝有问题,住院做了手术,出院后他就回郑州了。坐小月子也是我一个人在家,妈妈和小侄女会在晚上过来住,白天就我一个人。由于不能太累眼睛,大多数时间我就躺着发呆,要么天马行空的想。
想的多了,也就想明白了一些道理。我之前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独处,才会有刚开始那两年的别扭。婚姻不是把两个人绑在一起。立了誓言的两个人有需要共同维护和经营的,比如感情,如何保鲜。但这并不代表失去自我,谁成为谁的附属品。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自己来掌控。独处它不是一种悲凉,它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个人不一定就是孤单。两个人相处不是非要保留、或毫不保留地付出。应该有自我选择权,如何独处,如何相处,在你的臂弯里睡觉,或者在另一个房间里看书。相处不应该是独处的相反,应该是独处的一部分。即使两人暂时无话可说也无所谓,相对无言,那就不言。今天我真的就是不想理你,那么你也别来打扰我。我开心的时候想要喝一杯,你有兴致的话那就来附和。这应该是两个人互相信任的表现。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时间。
后来的我就变得豁达,学会享受独处的快乐时光。我一个人在家做运动也挺好,没有他在身边嘲笑动作不标准了,我也乐得自在。自己一个人去跑步,还能吸引来周围钦佩的目光。自己去看电影不需要因为他的喜好放弃我喜欢的明星。一个人吃饭也不会有人非逼着你吃他碗里的牛肉。一个人看书想看多久就多久,也没人唠叨你了。那些想要偶尔追追的偶像剧,也可以看了,即使跟着剧情哭或者笑,也没有人说你二了。一个人去买衣服刚好可以挑选他平时不喜欢自己却想尝试的颜色或者款式了。
我开始享受我自己的独处时光。
在我发生了变化不久后,他也发生了变化。加班会主动打电话了,晚归也会提醒我自己先睡了。也愿意早起起床一起吃早餐了,跟我一起听我喜欢的广播节目,笑着看我屋里飘来飘去忙碌着。天气不好的时候会问早上要不要送,晚上要不要接。出去应酬也会告诉我说今天不喝酒,开着车呢,让我在家放心。不管多晚回来,也会偷偷抱抱我,留一个晚安吻,即使有的时候困得压根儿不想理他。
现在反倒是比新婚那两年相处的舒服了,他觉得我更可爱了,我也觉得他更关心我了。即使即将到来的七年之痒,我想我们也是不怕的。曲同学说了“痒了就挠挠”。
原来,婚姻的保鲜秘籍,不仅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更多的是保持自我,学会享受独处的快乐时光,让自己做一个永远增值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