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稀缺原理

文/以恒

‖ 2017坚持日更 第207篇

越不给你什么,越限制一样东西,你反而会越想得到。这就是稀缺原理。

常见形式:

1、机会越少见,价值似乎越高。比如限时免费开放的某处禁地,大有不看以后就没有机会看了的紧迫感,无形中增加价值。

2、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比如建议年轻女性自检乳房癌症的小册子,站在不这么做就有可能损失什么的立场上宣传,效果明显比强调这么做能带来什么要好得多。

3、商家各种“数量有限”、“最后期限”战术。其实基本都是商家促销的伎俩。需要什么买什么,切莫冲动。

4、逆反心理。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一旦短缺——或其他原因妨碍我们获取某物,我们就会比以前更想得到它,更努力地想要占有它,跟这种妨碍对着干。

今天主要来讲一讲这第四点,这一点对于家长理解和帮助正确引导少年男女的感情关系会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期跟2岁的孩子一样,逆反心理是贯穿多种体验和经历的,并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于其余大多数人来说,逆反的能量就变得平平静静,偶尔才会像喷泉一样爆发一次。

“可怕的2岁”是因为他们首次意识到自己是个人。他们不再把自己当作社会环境的延伸,而是把自己视为有自我意识的,独立的个体。半对着这种自主意识的发展,自由的概念也就形成了。独立的个体应当有选择的余地,一个刚刚发现这一点的孩子,迫切想要探索这种选择余地的深度和广度。测试自由的极限在哪里(顺便也测试了父母有多大的耐心),孩子们就能明白,自己能控制多大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必须受控于人。

另外一个反叛倾向最为突出的就是十几岁的青春期。对青少年而言,个性意识开始萌芽,他们急于走出儿童的角色,摆脱与此角色相伴的家长控制,迈向成人,获得随之而来的一切权利和义务。青少年队义务想得比较少,更关注成为一个成年人所应有的权利。因此,在这些时候,对其施加父母的威严,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们想要企图控制他们,青少年不是阳奉阴违就是公然对抗。

对两岁的孩子和十几岁的青少年而言,逆反心理贯穿与生活中的多种体验和经历,并且总是狂躁有力的。而对于其余大多数人而言,逆反的能量池就很平静,只偶尔才像喷泉一样爆发一次。

几天前的某高校高三高材生刺死班主任,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吗?这位学生的逆反让他狂躁到动刀子杀人,可见其破坏力量之大。如果这位班主任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不以长者威严对其一而再地施压,那么悲剧也就可以幸免了。

另外一个让家长头痛的事情莫过于青少年时期的朦胧恋爱关系。到底是禁止还是同意,到底该管还是不该管,又到底该怎么管?

有调查显示,少男少女碰到父母干涉,往往会发展出更坚定的恋爱关系,反而爱得更深了。尽管家长干涉会令感情关系出现某些问题,如一方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另一方,更多地报告另一方的负面行为,但是干涉的同时也让情侣双方觉得彼此更加相爱、更想结婚了。研究过程中,随着父母的干涉越来越多,爱的体验也越来越强。而当干涉减少时,浪漫的感觉也慢慢冷却。

切勿蛮力阻挡,需要平等的态度跟孩子交谈,很多时候只是好感,更多时候我们要选择信任孩子。


我是迟以恒,感谢您的阅读,与君共勉。

无戒365挑战——倒计326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响力:稀缺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