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问结良缘” 之 “36问”

概述

潮流兴速食,连堕入情网都有App帮你旋速搞掂。新App “36问结良缘”声称能提供导航,只要你和心仪对象找个咖啡馆坐下,互问互答36个问题之后,即能双双堕入爱河,战无不胜。

本文追踪这36个问题的来源,为91年一项心理实验的活动题。时隔20多年后被商机挖了出来做成App要归功于快餐文化。而这36个问题的设计原理,能启发新朋旧友如何加固或重建密切关系。

全文

发现“36问”App这玩意儿,纯属偶然。

我当时在读一篇哲人议论。该论说,堕入情网的精髓是爱意不能自己。其发生是不期而遇的、不谋而生的、不以“琼琚之报”为转移的。谓之“堕入”,全因为情网之“不测”也。

然后论主就提到了年初引发网民追捧“36问结良缘”(36 Questions to Fall in Love)问卷的一篇潮文。该潮文作者自爆,如何和与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男同事,借酒吧之宜,互问互答36个心理学研究实验问题后,即感惺惺相惜,互为相爱,继而成婚。文章一出,这36个问题被网民视为追男/追女的核武器,而且是只会成功、永不落空的核武器。

论主说,世人追捧这种永不落空的“情网”,是又一个实例说明,现代人在生活的很多方面越来越只乐意承受没有风险的美事了。唔做蚀本生意。

蛮有道理啊。我马上把那个封尘已久的心理实验找来瞧瞧。

先说说那篇潮文

《纽约时报》的“Modern Love”专栏专收集读者来稿。凡恋爱婚嫁、持家育儿方面的深度个人经验稿,一律欢迎。元月初,该栏登了一篇来自温哥华BC大学写作课教员M L Catron的自爆文- “To Fall in Love with Anyone, Do This”。

故事是这样的:

她单身。之前的一段关系经过犹犹豫豫、拖泥带水地离成了。之后下决心,进行下一段感情时要不忘教训,学聪明点儿。

他是同事。在同一个攀岩健身班碰过面,打过招呼。

一天,俩人第一次单独会面。去了一间酒吧。谈话中,他说:“其实,两个陌生人,只要有几方面共同点的话,就能彼此相爱。问题是,怎样挑选这样一个对象呢?”

她说,其实心理学家们已经做过让两个陌生人堕入情网的实验了,还成功过呢。

她进而解释:那个实验当中,男女配对,面视而坐,互问互答了36个问题。六个月后,其中一对甚至结了婚,还请了实验室所有人去喝喜酒。

他喜上眉梢:你我应该试试。

然后两人google出那36个问题,开始了以身试法的过程。

故事最后说,就这样,她和他也终于拉埋天窗。


那36个问题

这是一组诱导答问者自我透露(self-disclosure)的问题。问题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回答者会“象温水煮青蛙似的” (潮文作者语)不知不觉将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大为人知道的、非常私人的想法或世界观透露出来,同时(这个同时很关键),也全神贯注地聆听谈话对象向你透露的她/他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大为人知道的、非常私人的想法或世界观。

“自我透露”是初识之人变密切的关键第一步。你和一个初相识的同事或同学,关系总是从交流个人信息开始,家住哪儿、爱好等。这是因为透露个人资料是一种信任对方的表现,而聆听对方的个人透露是欢迎对方信任的表现。而信任是密切关系的开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次,自我透露的信息量、信息性质也会匹配相当。如果对方回赠的不如你透露的多、不是质量相当的,你通常也就不会再进一步透露了。两人密切度也就发展到此为止。微信群里经常见到甲问乙“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住哪儿?”、“和谁谁谁是朋友吗”等等私人问题。通常乙会欣然回答第一问。到第二问,如果甲不同时也透露自己是做什么工作的、住哪儿等,乙就不会再理会甲的问题。甲乙关系密切度也就到此为止。

相反地,如果甲乙自我透露在内容、质量上继续齐驱并进,两人密切度会继续发展。

密切度到了一定阶段,自我透露资料量越多、私人话题覆盖面扩大,会增多机率发现对方和自己的不同观点,人的感情区会越见暴露、甚欠防护。这时,自我透露进展会日渐减缓。而且会越来越慢。这是因为,密切度越高,你越在乎双方观点和谐或被认可,就越担心自我透露会显彰不和谐或不被认可。倾诉内心不同观点或世界观会让你有一种感情区没有保护、容易受伤的感觉(emotional vulnerability)。对方是否会认同你的观点或世界观成了双方的感情区的痛点。减缓透露是对痛点加护,从五档降到三档,以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车友两亡。

生活中,自然发展出来的密友真情都经过如此阶段而成,都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很多以月计,更多的以年计。Bromance、闺密缘讲的就是男男、女女两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加固浓情”的故事。

有心理研究者试图在实验室的状态下把这个不是一两天的、要月积年计的过程高强加压成45分钟。于是就出了那“36问”。

他们精心策划一套自我透露的“启示问题”,引导配对被试有的放矢地、高效率地、高强度地互相自我透露。这36个启示问题的开发者是Arthur Aron教授,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研究家,专攻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学。他和同事做过一系列人际密切关系的实验。《纽约时报》潮文提到的是在91年。该实验的程序后来被简化,变成实用研究法(practical methodology),被Aron教授和四位同事在一篇97年论文中详解。


“36问”真能速织情网吗?

Yes and no.

根据潮文作者,行。她说,是她和他选择了“让我们试试能否堕入情网”这条途径,然后借助工具(那36个问题)付诸于行动,结果成功。两人在强压拉近下萌生爱意。在她看来,“堕入情网”不一定是被动的,可以是很主动的事情。只要两人有心、有聆听对方的诚意,就可以试试把情缘看成是宜家家具,可以自行组装。完全不需要等到被丘比特的箭射中了才脱离单身队伍。

而根据Aron教授和同事,“36问”只是一个实用研究法,用来人工生成短暂的密切感觉而已。这种“技术”能让研究员在实验室环境下生成“密切关系”这种事态,从而能将其作为变量加以操纵,研究其在某一人际关系现象中具体起什么作用。

Aron教授和同事在97年一文说,该“技术”旨在生成感觉上的密切,不是行径上的密切。行径上密切要有长期关系为基础。同一个实验中,结果还有:

·配对被试经过45分钟后,感觉与对方关系密切度达“密切感觉”的平均值

·所生“密切感觉”的性质和自然环境中产生的密切感觉的性质没有差别。

他们强调,人际/婚姻的一些要素如忠心、独立、承诺等均需时间培植,都不是这项“技术”能在45分钟制造出来的。


“36问”在实验室之外就无用了吗?

我认为有的。

对于已经在密切关系中的人,如夫妻、密友等,如果想进一步加深感情、翻新感情、找个共同成长的开始点、在共同感情区发掘新高点,“3问”的道理非常有启发性。

“36问”的“问”不是考试问题,不是有标准答案的,而是以“问题”的面目出现的一种激活思想的机制,引导你探索内心深处想法、引导对方露出其内心深处想法,达到交流双方在感情层面上肉帛相见的效果。

能够在感情层面上肉帛相见的机会在现代人的繁忙生活中越来越少,通常都是在像影视剧里看到的困在电梯里啊、被人绑架啦、临死前只有几口气啊等等当你意识到两人在一起的时日无多了,才会突然和身边的人反思自己对生活、家人、处境的感受、想法。反思的人和聆听的人在那一刻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亲近,是一种连观众都能体会到的亲近,就是情感上肉帛相见的缘故。

是不是要等到困在电梯里啊、被人绑架啦、临死前只有几口气的时候才和身边值得亲密的人做这种有益于拉近距离的交流呢?那就在乎我们各人的选择啦!


本文版权属《英雨凄迷》微信公众号。由原作者发表于此。


“36问结良缘” 之 “36问”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36问结良缘” 之 “36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