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商家的那些当

作为平常老百姓的我,平时购买东西的理念就是实用,性价比高。

六月份回来老家,前几天鞋子坏了,去超市买,不争气的鞋子在超市门口彻底罢工了,无奈我只好光着脚去买鞋子。来到鞋子专区,鞋子价格基本在200以下。质量稍微好点太丑了,看重了款式,质量不过关。最后随便选了一双。

超市针对的消费群体大多是种着庄家的老百姓,对他们来说,便宜实用是最重要的。因为购买目的的不同,超市自然有针对性的上架货物。

我经常会有这种心理,一个店里都是价格不低的衣服,只有一两件标的价格不高,而且告诉买家活动只有一天。这时我都会不管自己适不适合自己,赶紧把它买下,生怕占不到这个便宜。(我这爱占便宜的心理要改,它让我买了一堆自己不喜欢的衣服,还沾沾自喜)我都怀疑那些商家是不是学过心理学,把消费者的心理摸的那么透。

我记得前年万达一家餐馆搞活动,消费200可以领取100元的消费券。就因为这张券,让我们一家三口(那时候还没有小宝)来这家店吃了三次,花了好几百,菜味道也一般。他那张券有截止日期,还必须得消费200以上才可以用,为了用掉那张券,多点了菜,不情愿的又吃了两顿。

其实第三次都不想去了,老公心里盘算了下,说还是用掉划算。结果大失所望,菜量越来越少,还不好吃。第三次从那家餐馆出来,老公说了句以后再也不来这家吃饭了。我说以后千万不能再因为一张券选择一家餐厅吃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过商家的那些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