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这件“小”事

去年12月的时候,刚好把老东家的事务梳理和交接完,又尚未奔赴新东家,便想着趁新旧交替的过度期,把PMP认证考了,也算是不浪费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职场空档。

说实话,一年前的我,还确实是不屑于考PMP。从事互联网产品运营也有五年多的时间,一步步从基层小员工做到了项目经理,明显能感受到的变化,就是原有的知识结构解决不了新问题。在员工层面,只需要关注如何将上级安排的工作按时按质地交付;而当带领一个团队去运营产品时,考验的往往是管理者对业务逻辑的洞察和提炼、流程的梳理与规范、风险的识别与控制,以及资源获取与调度的能力。当时通过“万能”的百度,搜索到不少项目管理相关的书籍。实际上,项目管理更适用于产品研发项目,但当中不少理论知识用于产品运营项目上,也无甚大碍。一轮囫囵吞枣、生搬硬套之下,貌似也真能解决不少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这样的状况下,我认为自己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系统思维已经建立了,与持证PMP人员比,相差的也就不过一纸证书。

因此,回溯3个月前报考PMP认证培训的时候,我的目的确实是蛮功利的——对知识的增进并没抱有什么希望,纯粹只是想捞个证。意想不到的是,在3个多月的备考过程中,不仅对我原有的项目管理\运营思维有了一定程度的纠偏(专业理论知识在此不做展开),更重要的是,让我改变了一些关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方面的观念。

一、个人成长并不是只能通过工作获取

大部分人的观念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我的能力之所以没有提升,是因为公司\上级\职务限制了我的发展,所以我要通过跳槽去解决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将问题全部归因于外界,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逃避”。因为这样的理由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期进公司做同样岗位的职场新人,有的人能把原本毫不起眼的常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而有的人却只懂得日复一日机械式的重复。

曾经有一位朋友说过,有很多职场人士充其量只是“熟悉业务”,而并不是“专业”。终日沉迷于本职工作的人,就算按照互联网公司“996”(9点上班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强度,也难保能对个人成长产生质变的飞跃。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的员工只着眼于:在公司现有的体制、流程、资源的限制下,如何精进个人“力所能及”的可交付成果。正如一个战争中的士兵,只关注自己如何能在近身肉搏中保存性命,而没有调动自主能动性去观察、学习、领悟将军排兵布阵的策略兵法,那30岁的他与20岁的他相比,唯一的差异可能就只有年龄。通过基层员工个人努力交付的产物,却往往是业务环节最末端的“标准品”。长期“制造”标准品的人,一旦换一个环境,就往往无所适从。

因此,在抱怨现有的公司给不了个人成长的空间时,不妨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是否有明确的、带有时效要求的自我提升目标和计划

(2)我是否有充分利用了我能接触到的所有学习资源,例如:同事、同行、互联网、书籍、培训

(3)我是否有密切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并思考与公司业务、产品发展的潜在联系

如果这3个问题答案都不是肯定的话,那跳槽绝对不是解决个人成长问题的最佳选择。

二、“自学”是效率极为低下的学习方式

针对职业技能和个人发展相关的学习,我建议在个人经济能力能承受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付费的教学资源。最近身边不少朋友为个人职业发展感到焦虑,我都建议他们通过考证、考研等方式让自己的能力提升一个层次,从而为突破职业天花板创造基础。然而,屡屡能听到他们对此表示抗拒,理由无非是以下几个:没有时间\自制力差\智商不行。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表象,实际的根本问题在于:他们观念里唯一的学习方式,就是不需要昂贵学习费用的自学。

并不是说自学不能带来成效,但是对比付费教育而言,自学往往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难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缺乏导师的指引和纠偏。因此,对于将“自学”等同于“学习”的人而言,学习是一种投资大量时间后却得不到明确回报的低效能行为。在我决定报考PMP认证培训班的时候,身边甚至有人直言:“这种花钱就能考得到的认证,想必是没啥太大含金量!”

在PMP培训班开课时,老师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让我们全体学员在3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能产生深刻的认同感——假如不参加专业导师的面授培训课程,即使把整本PMBOK(官方指定教材)熟练地背诵下来,考试的结果也不可能是PASS。在这段学习过程中,老师将枯燥、理论化的教材知识点,结合实际项目管理案例,进行系统的梳理、串讲。课程计划的安排也非常紧张,接连几个周末全天沉浸式授课、考练,课后还布置大量的习题和参考材料。懒惰是人类的天性,但是有了外力作为鞭策,整体学习效率和效果明显比自学更佳。工作之余坚持学习,实在比我当初想象的要困难,而每当要冒出松懈下来的念头时,一旦想想高昂的培训费、补考费,便又能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回想起来,假如一切只是“免费的午餐”,只怕任何计划都只会是一念空想。

三、最优的策略就是“一次把事情做好”

PMP认证考试一般是安排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因此,几乎所有的培训机构都会以一个季度为周期去安排备考课程。在我参与的这期PMP培训班中,前来参与面授课程的学员一共约80人,当中包括不少是上期申请缓考的“师兄师姐”。3个多月的学习过去后,正式参与本季度考试的人数骤减到40人左右,大概50%的学员以各种各样的名义申请缓考。

大部分的PMP培训机构,都会提供一项非常“人性化”的服务:缓考或者补考的学员,再次参与下季度的面授课程无需额外缴纳培训费用。“申请缓考——多听课程——充分备考”听起来是一项可以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的最优策略,而且仅从货币的绝对值而言,交一次学费可以听两次课(即即使教学内容一模一样),也是天底下最划算的买卖。然而,准备PMP考试所需要投入的除了可量化的金钱以外,还有不可量化的时间成本。

在经济学原理中,有一条就是“边际效应”,套用到备考的场景中,就是:备考的时间越长,额外所投入的时间所产生的效益就越小。因此,顺从“拖延症”的驱使,选择“留级”缓考,并不代表就能比常规应考的学员考出更为优异的成绩。其次,时间所代表的机会成本可能是无穷大的。通过3个月的备考就成功PASS的学员,必然会比慢悠悠缓考的学员,能更早地接触到投标、升迁、跳槽的新机会。此外,通过3个月的备考就成功PASS的学员,必然会比慢悠悠缓考的学员,更早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个人成长计划中。


这段学习经历所给我带来的收获,已然超脱出我原来“捞个证”的功利初衷,让我对将来的成长轨迹有了更明确的计划和方向。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已订立,上述这一点点文字分享,谨以自勉。

本文原创发布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学习”这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