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春节民俗,一样的思乡情愁

         年少离乡到北方求学,与同学闲聊之际发现南方和北方单单在春节习俗中就各有特色,离家万里,思乡化情思,于是就有了此篇。

        “百里松荫碧长溪”闽北一隅,是极重视春节的。为此家家户户早早在农历腊月下旬就不约而同地为春节做起了准备:第一件大事非“除尘”(即大扫除之意)莫属了,谁不愿意把一年到头的坏运气统统扫地出门,迎接新的一年呢。第二件大事当然是准备年货,包括煎麦芽糖、蒸米糕、做“小果”(当地特有的一种年糕)及米果等一系列充满年味的特色食品。第三件大事要数祭神祈福了,到了腊月二十九或腊月三十,在早早测算好的吉时,在自家的门中央的圆桌上摆放岁香、岁烛、及鸡、鸭、鱼、肉,祭天谢神,迎新“灶君”,然后放鞭炮为全家祈福。等到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就该贴春联了。从腊月开始,由街头到街尾街道的两旁摆满卖春联的摊子,远看一片红火,近看琳琅满目;“和风吹绿江南柳,春雨催开塞北花”;“水水山山处处画,家家户户年年丰”,每一副都透着节日的喜庆和祝福。贴对联也是有讲究的,在我们老家贴春联是不用透明胶的,而是用面粉和成面糊糊,再用刷子一遍遍极其认真的涂抹在春联的背面,然后庄重地按照上下联的规则端正地贴到门的两侧。


不一样的春节民俗,一样的思乡情愁_第1张图片

        除夕夜,团圆饭。吃、穿、住、行,“吃”几千年来就排在老百姓的第一位。团圆饭又是春节的重点,桌上各类佳肴糖醋排骨、清蒸鱼、老几汤、煎年糕等,更有包子、饺子、扁肉齐齐助阵。吃完饭后需放鞭炮,寓意来年丰收。接下来由家中的长辈开始准备“炼岁”,所谓炼岁,就是指用最硬的杂木和木炭保证灶里和火盆里的炭火一夜不熄。传说,这一习俗是因为古时先民为表示对火的崇拜而形成的,寓意:香火不息,红红火火!


不一样的春节民俗,一样的思乡情愁_第2张图片

       另外,除夕夜这天男女老少都需沐浴更衣,穿上新衣服。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就是在往后的三天(即初一至初三)不能洗浴。民间有一种说法:新一年的头三天聚福气于一身,一洗就没了,为了留住这一身的福气讨个好兆头,大家都十分乐意。

        除夕夜的重头戏还是压岁钱,关于压岁钱在当地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户户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等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 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此后大家都学着做,孩子也就太平无事了。据说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寓意“长命百岁”。


不一样的春节民俗,一样的思乡情愁_第3张图片

         最有趣的当属初一至初三特有的风俗习惯。

         正月初一,讲究最多。首先这天,必须由男人起床下厨房——为了对忙了一年的女人表示感谢,今天的一切家务都由家中的男人包办。在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吃斋饭,绝不能吃荤食,祈求一年的安康顺利。斋菜主要用冬笋、韭菜、紫菜、炸豆腐,豆腐干凉拌而成,俗称“拌鲜”;素羹则用线面、冬笋、豆皮、菠菜与米汤煮汤食之。其次,“走年运”:各家在自家的客厅点一柱高香,家中的老人会根据黄历,指出今年走年运的吉利方向。然后大家一起出门踏青或者到庙堂祈福。

          正月初二,家家户户的主妇相邀上街买糕、买碗、买豆腐,称“出材”,取高(糕)升、稳(方言同“碗”)妥、有后(方言同“后”)之意。祝愿在新的一年里,家中添丁、添口、添福、添寿。而后就是拜年了,从正月初二这天开始,晚辈必须上门给长辈拜年,俗称“初一年初二客”。新年头几天,辈份大的老人,一般不出门,在家里等晚辈上门拜年、问安。晚辈给长辈的礼物很简单,一包冰糖、一包蜜枣,便可表示对长辈的敬重,预祝长辈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

         正月初三,则开始串亲戚,拜访朋友,吃酒席等这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文化因多样而更加丰富。小时候,喜欢过年是因为觉得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可以穿,有压岁钱可以拿;长大后,喜欢过年是因为可以暂时远离忙碌,可以陪伴家人,可以回味美好。

          不一样的春节民俗,一样的思乡情愁。

初稿写于2014年12月

修改于2017年7月


修改于2017年7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一样的春节民俗,一样的思乡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