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看电影

我平时喜欢看电影,所以如果最近电影院在上映大片或者我期待已久的片,我都会去电影院观看。一般都是通过猫眼电影进行标记「想看」,等上映时间到了,就会进行预购或者直接在线选座进行购买,省去了线下排队的麻烦。

今天就闲聊下「猫眼电影」这款应用吧。

在梁宁-闲花照水录的公众号上,看过一篇《在腾讯的第一堂产品课——菜鸟产品经理还是有专业度的产品经理》的文章。她以ATM为例,说了在腾讯内部做产品的一些流程和理念。她说「腾讯内部永远不谈,我要做一个产品,它要包括哪些功能。腾讯谈的是,我要提供一个服务,这个服务有哪些特性,它的整体服务流程是怎样的,它的整体服务成本是多少。」无疑,这对于我来说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刚开始做产品时,一般都会比较关注产品的架构层和表现层。诸如产品前台的导航方式、任务流程、页面跳转、图标、字体、内容排版等等显性的东西。忽略了当用户通过产品完成某项任务或者目标时,此过程中涉及到的产品背后的业务支撑和服务流程。我们一直在说的「用户体验」,拆开来讲是用户和体验,那么也是用户摆前面,体验在后面。只有把产品前台和背后的服务行为形成闭环,满足(解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问题),达到对用户来说是「有用」的,那么企业才能通过产品去完成它的目标(商业诉求)。

猫眼电影是美团在电影这个垂直品类上进行拓展而后内部孵化出来的一个产品,在 2012年以 “美团电影” 立项,并在2013年初推出3.0版后正式更名为 “猫眼电影”,聚焦于 “在线售票”,并推出了” 在线选座 “功能。

猫眼电影是一款为消费者提供在线选座,购买电影票以及观影指南等一站式服务的应用。在产品前台,我们可以看到它提供了搜索电影,在线选座,购买电影票;查看影讯、影评,参与电影评论,发表社区帖子等显性的特性。那么产品背后的服务构成有哪些呢?通过前台的内容和功能特性,大概可以梳理出来。它应该有,商务中心:和影院票务系统的对接、取票终端,和制作方发行方的合作;数据中心:用户数据,实时票房,电影行业分析报告;内容建设:影库资料,影讯,专题主编,社区,影评;运营活动:周边福利,特惠抢票等等。

随着业务的发展,猫眼也获得了海量用户的关于看电影的数据。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猫眼可以勾勒出用户的观影图谱。比如是谁看电影、什么时候看电影、什么样的人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时间拍什么类型的电影最好等等。所以在2014年底,猫眼就跟电影《心花路放》发行方进行了试水合作,在猫眼平台上进行了预售,并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猫眼电影,以工具向的形式切入电影市场,并通过自己不断的发展,有了强大的渠道优势。并在产品设计上,通过用户的「想看」「评分」等功能,累积了海量的有价值数据,增加了自己和电影制作方、发行方的谈判优势。可想而知,随着猫眼电影的发展,在商业上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从2014年年底,猫眼电影就加入了「社区」功能模块。从产品的设计策略上看,这背后的目的和价值在哪里呢?用户消费电影的整个过程是: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购后行为。想实现观影需求消费点评的闭环,把用户始终圈在自己的服务内留存并盈利的话,就要把其中的缺口补上。所以猫眼通过影讯,影评,社区讨论等内容建设,向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观影指南,刺激用户进行消费,以此来累积用户的数据并向行业上游输出服务。

不过就目前来看,猫眼电影的整个信息架构还是以工具向为主。底下的四个标签栏,其中「电影」和「影院」都是直接指向购票行为的。整个社区的内容是以PGC为主导的,包括影讯,长篇影评等等。猫眼可以在影库数据上,通过不断的完善来赶超豆瓣电影。但是因为猫眼电影的工具属性以及平台特性,天生不利于有价值的内容沉淀。还有就是猫眼的评分和豆瓣的评分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前者是基于「这部电影是否值得去影院观看」的场景下进行的,而后者则是偏向「这部电影的观赏价值是多少」来进行的。所以在内容沉淀和用户评分上,这两点和豆瓣有很大的差异。

未来猫眼电影会如何走,还是挺值得关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眼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