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我的诗篇》看工业社会中的人

                     本文撰写于乙未年年廿九夜

       年前看到几个公益公号在推一部纪录片《我的诗篇》,是用众筹的方式让有共鸣的人去电影院组织播放这部影片,关于工人(或叫打工仔)诗人写的诗篇。闲时也读诗,简短的文字里包含着深沉的情感,在读诗的时候获得灵魂片刻的自由。

      略略看了下内容介绍的诗人写的诗,确实很有力量,也有思想,提炼于生活体验的字句总会显得更有分量。爆破工人还有下煤井的工人的诗也是让人读出生命的厚重感和力量。因为苦难绽放出的花朵总是显得格外倔强。

      里面的一个年轻的诗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富士康工人,看起来像是故乡那边的人,点开了短片,听剪辑过的朗诵,也是带着乡音的念词。于是迅速搜了一下诗人“许立志”,没想到还真的是潮汕人。可是他的姓名加了方框,那照片也是黑白的,再细看他已经于两年前的国庆前夕坠楼。

     深夜里看着这样的旧闻还是禁不住的震惊。因为他虽然年轻,可是那些诗句里却是掩不住的才华,该有多沉痛和压抑的才能让一个年轻而有深度的灵魂描绘自己的生活、泼洒自己心中的苦痛?

       他也曾经追求过其他职业,渴望一份与读书有关的工作,比如去应聘深圳书城的售货员,比如请求去厂刊工作,但社会是残酷冷漠的,不会理会一个青年人心中的渴望和诉求。被现实打败的年轻人只能选择返回那个他视为“血汗地狱”的工厂。

       我总是一遍遍地想,假如我初中就辍学,能做什么工作呢?制衣厂的女工吧?还是超市里的售货员?也许像许立志一样到流水线上打工,拿着低廉的工钱,完全不用动脑思考,只能安静,不能发声……

      如果没有读书改变命运,也许我也只能过那样的人生……

      年少时也曾学做零工——手工穿扫把,极其廉价的工钱,串好一个扫把一毛或者八分钱,暑假里的一半时间一个多月,赚了96.8元,老板还表扬很是勤快,可是小小的我却在计算,花了这么多时间才赚不到一百块,这钱赚得真难!

       还做过绣珠工,从小被打击“手笨人笨,不如我姐手巧”的我居然去领了珠子回家绣,我妈还一脸鼓励似的笑意,“这么笨,你竟然还会绣珠?”就这么说着,结果我的第一盘珠子绣得背后都是疙瘩结。这次绣工赚了134元。里面有68块是高度近视的姐姐帮我做的,因为眼看收货期限快到了,我还完成不了,一向手巧的她出山花了两天时间帮我做好了交货。后来在广州的服装市场,看到类似的绣珠装订成了手提袋,开价580。

      也试过去妈妈所在的制衣厂学缝纫,看着娴熟的女伴们说说笑笑,做完了一件又一件的衣服,我却为了穿针折腾半天,还害怕那脚一踩,缝纫针就跟着跳动,好怕一不小心,针就刺到手指上。还问我妈,“有没有人试过被针刺到手指的?”妈说当然有,鲜血直流,送去医院取出来的。我做了一个星期的制衣女工。工钱是没有的,因为根本就没学会究竟怎么踩缝纫机,怎么收放衣服。厂房里也热,难怪电台节目可以在厂房里大受欢迎,因为只能用耳朵听,手脚眼都要工作。

       家乡的工厂多,也有好多没有小学毕业或者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的,当然“读书无用论”是甚嚣尘上。

       采访中许父对小儿子的选择甚是不解。而我面对贫苦的生活也曾悲观厌世,父母当然也没有那么高水平去开解困顿的青年。但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也许就是点滴间。记得高考前几天在家复习还和我妈说,“我实在不想考了。考上了也没用。”那最后一年我确实是很拼搏地学习,她自然知道我的用功和努力。我还记得那天清晨,我手里握着还没看熟的资料,瘫坐在地板上,对她这样说。她不禁心疼地说,“你都奋斗了这么久,到关键时刻了,就是冲刺的时候,更应该全力以赴呀!不要放弃!”

       可惜许立志选择了一条和海子一样的路,在富士康十几连跳里,掀开了工厂里那苦不堪言的黑暗大网,那黑暗中仿佛张着血盆大口,也像是无底深渊,我无法说那黑暗吞噬了好多年轻人,也无法说那就是合理的存在,也无力去反驳,“十几条生命对于那么庞大如同城市的工厂真的算不了什么”之类的言论,也不能禁止人们就是追求“卖肾换果”的奇葩,也无法禁止人们追求高利润,自动化也即将代替人工,“没人逼你来打工”——线长对许立志吼道。所以辞工半年最终只能又回到工厂的他终于绝望。我是不忍再读到他那些绝笔的诗句,实在是太压抑。他自己也曾经说过,不愿意让家人读到他的诗句,因为太痛苦。他的哥哥替他出席拍摄了这部影片,他同样不愿意再触及那些文字,几次哽咽。那样的诗歌那种沉重的力量让人无法呼吸。

       生活虽然贫苦,母亲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无比坚强地活着,指着挂历上的一句话,说,“跟古人学习,留眼看世间,要活得好好的,给那些看不起你的人瞧瞧。”生命无意义,生活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影片《我的诗篇》看工业社会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