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碎片化阅读

今天在找Mac软件的时候,无意中玩了一下上古神器RSS。在搜索RSS源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前几天在刷朋友圈鸡汤的时候刷到了这个东西。

碎片化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获取一些知识,比如我上高中的时候很流行的李阳疯狂英语就很主张碎片化学习英语,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读句子。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社交的发展,碎片化学习在这些年越来越流行,而各大机构又特别亲民的推出了很多诸如“一张图让你看懂XXX”、“一篇文章告诉你XXX”等等所谓的“干货”,更让大家觉得知识并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块状阅读这个名词我是在知乎上看到的,觉得特别贴切。块状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区别就是块状阅读是把一整部分的知识分成一块一块的阅读,而碎片化阅读很大程度上是阅读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体系的总结内容。知乎上这位大神的看法是支持块状阅读而反对碎片化阅读。

从上文的行文方式来看,也基本能看出我的一些观点,我并不太支持碎片化阅读。

最初我是很喜欢碎片化阅读的,尤其是一天看了非常多高聚合的文章,我感觉自己好像读懂了全世界。不过慢慢的我发现这些东西我都忘光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今天早上读的东西,50%下午就忘记了,40%的东西睡一觉就忘了,10%的东西过一周就忘了,基本上能记得住的东西,基本都是本来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理解。

前天看到的一篇报道,是一位投资者说创业者在拉风投的故事,里面提到的一点很有意思,他说很大一部分创业者很大程度上对自己的行业都不了解,表面上可以侃大山一样侃上几小时,但是基本上都停留在表面层,一旦做了一些深入的问询,就经常会答非所问。这其实就指出了一个很关键的点,很多人的知识都不成体系

知识体系就是某一方面的知识树。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成体系的,比如语文、数学等,都是按照一定的阶梯,由浅入深的学习,慢慢的构建知识树。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单凭几篇文章就像了解,无异于痴人说梦

我曾经花了大概小半年的时间,相对深入的研究了《管理学》(其实是考研考的管理学),管理学的一些分类比如企业行为学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有效决策学模块,供应链管理模块,运营管理模块,策略管理模块等等,每一块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让人研究很久很久。而现在网络上把很多管理学的内容单独抽出来,作为一些成功学,心灵鸡汤来传递知识,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断章取义,很多知识点都是依赖于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效果,如果知识体系不完备,这些以偏概全的所谓知识,很可能会误导你。

当然,碎片化阅读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把碎片化阅读当成一种信息获取渠道,挑选出感兴趣的知识点,慢慢的对这些知识进行补充总结,不断的加深自己的理解。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它来寻找自己的兴趣点,那么又何尝不是一个好东西呢?

社会日趋浮躁,尤其在快节奏的大城市更加如此。闲暇时间的减少和对知识的渴求催生了碎片化阅读这一高需求的获取知识方式。在我的观点里,过度追求碎片化阅读获取知识,表面上看起来什么都懂,实际上花了碎片时间,依然一无所有。

让人变得低效的不是碎片化阅读,而是以为通过碎片化阅读可以高效学习的想法本身。它会让人陷入一种找到捷径的浮躁心理,就好比练功求捷径,那么,等待它的只能是走火入魔。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碎片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