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的碰撞 ----- 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蒙氏育儿

               


理念的碰撞 ----- 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蒙氏育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非暴力沟通旨在指导人们转变谈话和倾听的方式,改变条件反射地反应,认真了解内在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这样可以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同时关切的倾听他人,听到自己和别人内心深入的呼声。同时根据认真的实时实地的观察,提出明确的请求。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者卡尔﹒罗杰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简·尼尔森,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认识发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所以正面管教中的沟通方法和非暴力沟通的理念是同脉同源。


理念的碰撞 ----- 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蒙氏育儿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人本主义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1870年出生的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丽娅﹒蒙特梭利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学习研究,坚信孩子是有尊严的,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乃是通过有意义的工作来塑造人格。她在1907年创办第一家儿童之家,她指出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神游、心理障碍、胆小、撒谎、粘人、恐惧、自卑等等不需要单独的处理,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个类似于家的环境使孩子享有自尊,享有专注工作的机会。等孩子能够专注于一件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孩子的各种偏离就慢慢被正向的品质代替了:自信心代替了害羞和温顺的性格;社会性取代了自私的特点等等。蒙特梭利教育法和人本主义都关注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强调服务社会的意识。蒙特梭利教育法领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几十年时间,人本主义心理学让我们有更详细的理论来解释蒙氏环境里的正常化是一个个需要被满足的过程。


图片发自App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强调人的行为的各种动机是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正面管理理论里强调行为背后的信念,孩子所有行为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归属感和价值感。在非暴力沟通里用的是引起行为和感受的是内在的需要。这些其实都是指个体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理念的碰撞 ----- 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蒙氏育儿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上理论是以性本善为前提的,在正面管教里各种需求统称为归属感和价值感,每个人因为成长经验不同而对于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有不同的认识。简﹒尼尔森发展的正面管教就把很多以长期目标为导向能够传递爱的互动方式实践到育儿的各种场景中,帮助父母学习既不骄纵又不惩罚,温和而坚定地养育孩子。温和而坚定,温和饱含我们对孩子的爱和理解,坚定又意味着我们处事需要边界以尊重彼此尊重情景。

养育孩子我们需要训练他们各种生活社会技能,培养各种美好的品质。在蒙氏环境里,我们培养孩子专注工作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很经典:工作是治愈一切的良药。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挑战未知领域才能不断体会到平静、快乐、兴奋、坚决、自信、自豪的心流感觉和尖峰体验。而在教室管理中我们需要温和而坚定的推进规则的执行,在与人互动沟通中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技能则体现出理性的爱的最高境界。


理念的碰撞 ----- 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蒙氏育儿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人本主义发展出来的非暴力沟通也强调边界:每个人都是自己思想、行为和情感的主人,我们自己不回避责任,同时也不强人所难。如果每个人能够把握好边界这个度,世界的暴力行为就会少了很多。非暴力沟通模式帮助人们学习新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情谊互通,乐于互助。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表达自己:我注意到……我觉得……,是因为……我希望……

倾听别人:我看到……你觉得……,是因为……你希望……

表达愤怒:我看到……我很生气,是因为……我希望……

表达感激:你做了……我很感激/开心/兴奋,是因为……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于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是非要使用限定的字眼。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刻意练习有很多的难点:其一,认真的观察,客观描述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而非道德评判。其二:表达感受,对于中国人特别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尤其是负面情绪的示弱。其三:需求的归纳。其四:给出明确而具体的请求。

与别人的互动有时需要反馈,对于给出的请求需要对方给于反馈。对于倾听别人我们给于反馈以听懂对方的言下之意,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反馈帮助我们真正了解彼此的意思。

于我而言,非暴力沟通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学习:

1. 对于一个生气的人,不要说:但是/可是等。

2. 对于自己生气的时候,停下来努力思考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认真倾听对方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当对方被理解后就能够倾听引起你生气的需要。这点真难,但是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刻意练习。

3. 一个特定的场景会出现什么样的感受呢?

4. 爱自己,关注自己的需要。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来选择,而非恐惧和内疚。

5. 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的四种选择:承认自己不好;反驳指责;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爱的语言,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是帮助孩子建立归属感和价值感最好的方式。学习一种互动方式并示范给孩子这种模式就叫做以身作则,虽然很难,但是有挑战才有乐趣不是吗?

耐心地引导专注工作,温柔而坚定地推进规则,长颈鹿的语言来互动,这些都是完备环境的元素,接下来就是坚持不懈的践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玛利娅·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对主体认知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视和强调使他成功预见了心理学发展的趋势。

鲁道夫·德雷克斯(1897-1972)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直接影响了正面管教等方法的提出,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认识发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04.01-1970.06.08)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他的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代表作品有《动机和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马歇尔·卢森堡(1934—2015),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念的碰撞 ----- 非暴力沟通、正面管教、蒙氏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