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废墟为伴

LIVES IN RUINS
Archaeologists and the Seductive Lure of Human Rubble
written by Marilyn Johnson
译者:倪采
顾问:袁媛

考古学是一门离大众比较遥远的学科,如果不是因为个人兴趣,我也不会特地去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虽然当初对此书感兴趣也是因为她的科普性质,但真的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发现自己以前对考古学的认识相当的片面。这本书令我对考古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考古学这门学科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了更加形象的理解。

普通人与考古学的距离

书的开篇就是作者作为业余考古人员去参加考古实践,这真是一开始给我的巨大惊喜,原本以为考古的田野实践只能由专业人员进行,想不到业余人士付了学费之后一样可以参与,这种感觉简直太棒了,想象一下,只要条件足够成熟,考古爱好者也可以跟考古学家一起考古,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信息。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也认识到考古学家的困境,关键在于经费得不到保障,使得很多考古学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考古事业而选择其他的职业。甚至是在偏远的加勒比海的岛上从事几十年的考古发掘,但最后还是无法抗衡商业的发展,选择了放弃坚守。还有考古学家为了维持考古发掘的持续运作,本人没有医疗保险,只能靠微薄的救济来维持生活。还有为了考古发掘的遗迹保护不得不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谈判,年逾古稀的身板还依然出现在考古现场。这些考古学家的精神很令人敬佩,即使在经费短缺以及各种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专业,对考古充满了热爱,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都能够被他们感染。

田野考古实践领域的经费短缺,也许是普通人接近考古的一个机会,很多项目在缴纳一定学费,经过一些培训之后,就可以跟考古学家一起进行现场发掘。但新手很容易造成不大不小的破坏,这是考古团队和本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专业的考古人员进行考古,考古领域将会给世人更多的惊喜。

女性在考古行业的地位

不知跟本书作者是女性是否相关,在书中提到了好几位女性考古学家,并且无一例外地提到在男性占据霸权地位的考古领域,女性考古学家的处境之艰难。但欣喜地看到,这些女性考古学家的代表都还做得相当不错,这会吸引更多对此有兴趣有天赋的女性加入考古这个领域。

Sarah Milledge Nelson在36岁时进入密西根大学继续深造考古学,丈夫成为驻韩美军之后,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在韩国生活,同时学习韩语,开始与当地的考古学家对汉江遗址进行调研,后来的研究成果对韩国考古学的意义重大。

D.K.Abbass在纽约波特港奔波了十几年,运作罗德岛项目,尽其所能地守护那些沉船,一边为发掘做准备。尽管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这艘沉船是当年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环球世界时的传奇船只——奋进号,但是她作为考古学家的严谨,即使知道这艘船有很大的意义,在无法找到一个妥善保存文物的场所之前,她反对进行水下发掘。阿巴斯尽管没有医疗保险,项目组的经费也无法足额支付她的工资,但她一直是追随自己内心的人,并认为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Joan Breton Connelly在1996年就获得过麦克阿瑟奖,近几年依然活跃在马耳他也朗尼索斯岛上长期进行考古发掘。她认为:“成功的考古应该可以填补历史的空白。它能够讲述失败者的故事,也能从碎片中还原历史。”即使在岛上的条件非常差,她每年依然带领一批批的学生和“沟友”对她敬畏的土地进行考古。

记录下这些女性的名字,待日后有空再继续发掘下他们的故事。允许女性在各行各业的出色发展,也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也令更多的女性看到各种可能性。

考古发现与商业化

考古发现一旦成为旅游景点将会带来很多的游客,游客的出现必然会对文物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秘鲁的马丘比丘成为书中的案例,探讨了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资金支持了持续的考古发掘以及对文物保护,但如果过多的商业化会对考古遗迹产生破坏,如何平衡都是全世界著名考古遗产地需要面临的问题。

书中最后提到一个考古学的分支特别有意思,研究的可能就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研究一辆废弃的车辆,通过采集信息推测出是谁驾驶的、车的车龄、曾经去过哪些地方等等。这种研究方法一下子就将普通人和考古学的距离拉近了,我们看到桌上的痕迹,可以研究之前发生了什么,谁来过等等,看着跟侦探片特别类似。

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考古学是个不错的途径,在打破已有成见的基础上,又打开了新的视角,又有了新角度去了解这个世界,甚至可以去参与发现世界的过程。

www.cyark.org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废墟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