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意义

   今天下午和一个很久未见的高中同学吃饭,逛街,消磨了一下午。

    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俩走的很近,也经常是中午放学后一起去吃饭,哪怕高考完后填报志愿时,我也是去她家蹭完饭后才开始认真选择学校的。在整个高中时期,她疯狂的喜欢姚明,收集每本杂志每个新闻每张海报上任何与姚明有关的信息。而我很喜欢韩寒,买他的每一本书,关注他的每一个动态或者新闻。见不得周围的人说他们的任何不好,会非常认真的因为他们与同学辩论,争吵。也会因为他们的一些负面新闻,看见偶像身处舆论漩涡而真心难过。用现在的标准来看,我俩当时就是活脱脱的脑残粉。那时我俩还同时热爱着萌芽杂志,每期必买。每个月一到萌芽杂志出刊的日子,就会一直到学校门口的小书店等待,到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立马读完,然后对里面的某个故事或感慨,或叹息。这貌似成了在整个单调无趣又暗无天日的高中生活中,除了学习之外我们唯一的寄托。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脑残粉。我们是真的觉得我们所喜欢的人是伟大的,明亮的,充满希望的。他们就好像是外面世界里射进来的一道亮光,一丝清新空气,提醒着自己,除了单调又看似没有尽头的高中生活,外面的世界是丰富而又崭新的。他充满希望,与我们的理想契合,他满足你所期待的理想生活,并且真实的展现在那里。外面的这个世界有你喜欢的人的特质,而你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成为这样的人。一切都是真实的,触手可及的。只要熬过这个该死的高中生活。外面的世界一直都在等着你。

   或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期盼,每个月去买一本萌芽杂志,或者又在某本杂志某条新闻上看到偶像的一些消息,都是在高中生活中比较快乐的事情。而在那个时期,我妈视一切追星为洪水猛兽,断定我不思进取成绩退步的根源都是因为追星,采取各种阻挠。但那时一方面是因为住校,我妈不可能随时随地的跑来干涉我的生活,另一方面,自己也觉得,这是自己高中生活除学习外唯一的乐趣了,并且也不算什么歪门邪道,我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非常了解。所以,我妈的阻挠也变成了不痛不痒的隔靴搔痒。再过了很久之后,看到了疯狂粉丝杨丽娟追刘德华的新闻,大概明白了我妈担心什么。但也总觉得她的担心算是多余。

    毕竟我没那么脑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你对偶像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品味。比如小四的粉丝和韩寒的粉丝,在生活中绝对不会是同一类人。自己所喜欢的偶像,肯定是在某一方面,或者是言行,或者是世界观,或者是性格上,都会对自己形成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慢慢的改变着你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在你往世界继续前行的道路上,成为一盏明灯。

    而这段每个月因为一本杂志或者一条新闻兴高采烈或低头痛哭的日子,一晃就过去了。现在的高中同学,已经成了孩子的妈妈,每天有新的开心或烦恼的事情。现在的我们,都已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因为某人说了自己喜欢的人的一句坏话,而去认真的解释或者趴在桌子上暗自垂泪,真心的维护着心里那盏光亮。而我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每天去关注韩寒的新闻,甚至他后期出的一些书,我也没有再买。萌芽杂志从原来每个月翘首以盼每期必买,变成了书架最下层的藏品。但有些事情仍然是改变不了的。比如因为萌芽和新概念以及韩寒,而在心里燃起的对文字的热爱。虽然至今为止没有写出过一篇让自己满意的东西,但内心的骚动却时时刻刻在提醒自己跃跃欲试。

    对于偶像的光环在自己的生活里逐渐淡去,让我感觉到自己正在不断的成长。你受某人影响,最终又要脱离某人。偶像就像是某个人生路口的指路灯,他在那一刻给了你前进的希望,而在指引你过了那个路口之后,前面更漫长的路,需要其他的指引。

     今天坐在人来人往的咖啡厅里,我们谈论孩子,谈论家庭,谈论工作环境和一些身边发生的好笑事情,这些话题好像变成了我们重新关注的重点,我们现在谈论的话题,成了我们人生需要维护的另一重大任务,是生活中的另外一片寄托和光明。就好像当年我们坐在教室里,谈论姚明或者韩寒一样。我觉得这样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偶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