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的斤斤计较

回家过年的时候,发现原本十分注重公共利益的自己变成了一个极为注重私利的人。在外生活的时候,十分注重彼此之间的尊重,十分注重别人的方便,也不对别人说三道四,主动去帮助别人等等,似乎一切都在为维持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而努力。而一回到乡下,自己的做法却大为不同:一切为自家的利益打算,总是拿着自己的小算盘到处敲打。这让我不得不担心,我在外所受的教育真的对自己毫无用处吗?是不是在我心中一直有小农的那种自私自利的心理呢?

在书中,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要为别人着想,要有公德心,要见义勇为,要以善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似乎这一切都在指导我们,为人处世要与人方便。当我们在外的时候,我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也会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是为什么当我们在乡下时却做得大为相反呢?或许,我们先得好好分析这两种环境之间的差别。

城市,是一个流动的社会。人与人,除非是熟人,并不是天天相见。有时候,你今天见到的人,或许这辈子就不会再见到了。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往往是泛泛之交,不会也没必要有深入的交往。城市又是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人多的地方要想有序进行,与人交往就不得不做到与人方便。因为与人方便的同时亦是与己方便。同时,人与人之间没有过多交叉的利益往来(除了商业活动外)。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基本上与你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因此对于与自身没有利益关系的人,也不会花过多的心思在他身上,也不会过多的为难他。这或许是城市人能够尽可能的与人方便,同时对他们漠不关心的原因。

而在乡村社会中,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在乡村中,乡里乡亲基本上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人与人之间结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在农业社会中,尤其是像我们这种老大的农业国中,机会稀少,大家在极低的生活程度上过日子,向有限的资源竞争,别人的得利常是自己的损失,嫉妒成了基本的精神。幸灾乐祸,不愿成人之美就是这样成了传统。这种人可以怜惜别人的苦难,其实这并不是同情而是一种自觉安全的慰藉。只有在别人的成功会增加自己的机会的社会中,人才能为别人的高兴而高兴。”费孝通先生对农业社会的分析亦是对乡村社会的分析。在乡村中,人与人的利益关系是相互交杂的,他人的得利常常在自己损失的基础上,因而,在乡村中,在大部分事情上会斤斤计较,会偷笑别人的损失,会将自己所有的精神集中在那些我们这些读书人眼中所谓的“蝇头小利”上。乡村与城市相比,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机会是稀少的,因此为了竞争有限的资源,或是为了一次灌溉用的水,或是为了一点土地,或是为了一棵树,都能够挣个你死我活。这并不是说乡村人好争斗,不大方,事实上,他们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如果不是静止的社会,如果不是资源的有限,如果不是机会的稀少,也不会造成人事的复杂,亦不会造成这种所谓的斤斤计较。

俗语有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句话中,更多的包含着一方水土的社会背景下,也早就了一方人的性格,以及他们的处事方式。而作为读书人的我们,学会在他们所处的社会中去理解他们的不易,同情他们的无奈,却能坚持自己的作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奈的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