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斗笠与花枪,那个大雪里孤独的林冲

这篇文章,起于1998年央视版《水浒传》电视剧。

第7集「风雪山神庙」里,林冲被高太尉诬陷,发配充军到了草料场。天寒地冻,林冲出门买酒,看到漫山遍野大雪纷飞,天地变色。

林冲突然称赞:“好雪啊!”

他解下葫芦,舞起枪来。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舞枪之际,林冲大喊:“好枪法!”

瞬息间一路枪法舞完,林冲挑起葫芦,继续前行。

葫芦斗笠与花枪,那个大雪里孤独的林冲_第1张图片

这一段初看突兀,再看悲凉,多看几次,又让我感叹98版水浒传的制作者们,对人物的理解之深刻。

原著写到此处,是下面这句,并无舞枪情节。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水浒传》 第十回

最后这个紧字,历来为读书人所称道。鲁迅先生曾写道:

《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

这个紧字,一来写出了雪势大而急,写出了客观环境,二来不免让人想起身处此雪景中的林冲,那种心境。我想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神韵。

那么,98版电视剧,如何表现出这场雪正下得紧?

雪的表象很好处理,电视剧这集场景可谓是鹅毛大雪,纷纷而下速度极快,这个简单。难的是,如何借雪势,表现林冲的内心。

林冲内心里,最解不开的结是什么?

林冲是个忍让的人,一退再退,除非别人逼得他退无可退,否则他绝不会不惜代价反抗。

林冲是个对周围事物心存善意的人。他心中未曾丢弃希望,在草料场这个荒郊野外,他出门不忘灭火、锁门,他从内心里顾念一个家,不管这个家是什么样子。

小说此处,陆谦尚未放火,林冲尚未被逼上绝路,他小心保护的家也尚未全毁,那么此刻他还未蜕变,还是那个隐忍的林冲。

但,这个隐忍的林冲,其实心中是早有不平的。

记得在东京时,林冲是怎么被骗到白虎节堂的吗?他是买了一把宝刀:

那一日,两个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口里自言自语说道:

“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那汉又跟在背后道:

“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

林冲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那汉又在背后说道:

“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

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那汉飕的把那口刀掣将出来,明晃晃的夺人眼目。林冲合当有事,猛可地道:“将来看。”那汉递将过来,林冲接在手内,同智深看了。

这卖刀人显然是陆谦安排的。但令人奇怪的是他的说辞:“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隐忍的林冲,心中最深刻的不忿就在于此。卖刀人不断强调宝刀遇不到识货人,简直就是一句一句说出了林冲的心里话。

林冲就是那口宝刀。锋锐异常,不遇识者。

林冲这样一个人才,武艺高超,本该豪气干云,大建功业,然而他却在东京被太尉打压,妻子被人欺负不能还手,让他一肚子的气。

我们在看到林冲故事的时候,别忘了最初还有一个壮志难酬的林冲在。他的一身抱负,遇不到知音,才是被逼上梁山前最困扰他的。没有人真正理解他。

朝廷看不到他的才能不重用,不理解他,鲁智深看到他的武艺,却没看到他的抱负,也不理解他。

林冲是个懂得欣赏周围事物的人。也是因此,他最为难受的是没有人能从他的立场去欣赏他。

回到文章一开始,98版电视剧的风雪山神庙。

周野芒饰演的林冲,从破烂的草屋里披上斗笠,拿起花枪,背上葫芦,出门买酒。

他出门看到大好河山,雪飘万里。

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

好景色啊,可惜无人懂得欣赏!但还有我林冲在,我偏要喝一声彩:

「好雪!」

舞起枪来,我林冲的枪法,配这雪景正好!可惜这一套好枪法,没有观众。

但至少我林冲自己识得这枪法之妙:

「好枪法!」

无人识货的宝刀,无人欣赏的雪景,无人能及的枪法。

林冲自己,就是这宝刀、这雪景、这枪法。

我们作为观者看到此处,一定能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一个人独自为雪景喝彩,为自己的武艺喝彩,这太悲伤了。

《水浒传》里,很少有像他一样完全一路被逼上梁山的。林冲故事的黑暗绝望之处,就在于林冲这个人物本身,他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有着一身惊天武艺,有着为了前程隐忍的性格,有着混迹官场实现自我价值的决心。

然而,这样的林冲,最终却被朝廷驱赶到大雪天里,孤芳自赏。

这才是《水浒传》这个世界,最令人绝望的地方。

我的水浒文集:《水浒》漫谈

你可能感兴趣的:(葫芦斗笠与花枪,那个大雪里孤独的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