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科学”和“人文”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研究领域。从读书时的文理分科起,我们或许就已经习惯了将科学和人文割裂开,在二者中间划出清晰的分界。
然而,在第15期理解未来讲座上,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盛告诉我们,科学的本质远比我们通常所认知的深刻得多。他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我们要从人文的角度来思考科学,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科学。
以下是吴国盛教授的演讲内容(略有删减):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文
中国人对科学有两种基本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科学是生产力。这个讲法对不对呢?不错,但肯定有偏颇。我们之所以持有这种看法,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的学以致用传统,认为所谓的科学、知识、学术本质上必须是有用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学术本身是干什么用的?不知道,一定要有用。第二个原因是,近代学习西方科学的动机也是功利的。我们之所以学习西方的科学,不是因为我们非常喜欢科学,而是因为被逼得没有办法,学习科学是为了改造我们落后挨打的局面。把科学看成是生产力,这是一种实用的、功利的看法。
第二种态度呢?是认为科学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智力成就。我们普遍认为科学家脑子很聪明,学理科的人经常有点瞧不起学文科的,就是这个原因。这个讲法对不对呢?不能说全错,但是肯定也有偏颇。偏颇在哪里?也有两点:第一,科学成为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动力,仅仅是从19世纪才开始。第二,如果科学就是智力水平的话,智力水平的分布应该是平均的,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拿到四分之一的诺贝尔科学奖?
这两点就足以说明,说科学是生产力,说科学是智力水平的标志,都有偏颇。
今天我要给大家提出一个新的角度。我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我们要从人文的角度来思考科学,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科学。人文是我们一切事情的出发点,最终归属。无论科学、艺术、宗教,还是政治、经济、法律,最终说来都是人创造的,为了人而出现的,都是一种人类现象。理解人的问题,必须从人文入手。
人的本质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从哲学家眼中看,人是一种先天缺失的存在者,是一个没有本质的存在者。先天无本质的人类,首先要通过一些后天的教养把自己变成一个人,所以人是被“文”出来的。这个“文”的意思是什么呢,在古汉语里它是个动词,意思是纹饰、修饰、雕刻、塑造、训练、培养、教化,一言以蔽之,文而化之,所以“文”的意思是把人变成个人样。
第二个特点,人是在活着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死的动物,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死,因此这种死是先行的为我们所知道的,人的生活因此是一种向死而生。人知道自己会死,所以活着不等于活着,而等于活着再加点什么,这个外加的部分就是人生活的意义,就是“文”。什么样的方式能使我变成一个真正理想的人呢?这就是人文的由来。
人类的一切事业最终都要从人文的角度来思考。所以讲科学,如果不从人文的角度讲是讲不透的。
我们今天只讲两种文化,一个是中国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也非常复杂,儒释道三家。我们时间有限就专讲儒家,它有代表性。西方文明是两希文明,希腊+希伯来,我们只讲希腊文明,通过两种文化的对照看出科学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却出现在古代希腊地区。
中国的儒家文化根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而又成熟的农耕文化,中国的农耕文化既成熟又有排他性。农耕社会本质上是定居文化,定居文化的后果就是熟人文化,又是一种血缘文化,血缘文化的核心是亲情文化,我们根据血缘亲情关系构建我们的人性理想。所以儒家把这个人定义成一个字叫做“仁”。克己复礼为仁,不学礼无以成仁,礼是成为人的一个手段、一个方法。仁是你的目标,是人的理想。中国儒家的人文基本上是一个仁礼结构。
这样一种人文结构,当然不可能导出科学来。科学需要的是很不一样的人文结构。
西方一开始无论是希腊、希伯来都不像中国有成熟的、排他的农耕生活,他们要么有游牧文化、要么有海洋文化,要么有商贸文化,这些文化都视迁徙为常态。迁徙的民族,周边一望都是生人。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本质是个生人文化。生人文化本质上是契约文化。西方人特别重视规则、重视条文,重视对规则的主动遵循。重视规则和契约的文化对人的理解是什么?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守规则的人?什么样的人是能够订约、守约的人呢?我们知道这样的人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如果你不是独立个体的话,你就没有能力订约。能签约、能守约的必须是独立自主的个体。
西方世界把人性定位成什么呢?两个字:“自由”,自由成为西方人性的核心。自由是什么?从希腊开始这就是个问题。他们说:我们是自由的民族,自由就是由着自己。
什么是自己呢?德尔菲神庙有一个著名的神谕,叫做认识你自己。为什么要提出来认识你自己呢?这里面包含着希腊人对这件事情有一个基本的运作进路,认为“自己”是可以通过认识来把握的,认识论、知识论成为把握自由的主要进路。这是很重要的。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没这个。中国文化认为有知识、有学问这都是形而下的,是用来用的。但是希腊人认为这个认识足以把自己凸显出来。
科学是关于自由人性的知识
认识何以凸显自己呢?这就是今天的主题: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根源而言,是希腊人涵养自由人性的一种人文学科,一种人文手段。为什么科学可以涵养自由人性呢?这要从希腊的科学是什么讲起。
希腊的科学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这种科学是完全无用的科学。中国人很讲实用,历史上许多失传的绝技因为没有用就放弃了。而高调宣布自己无用的希腊科学,却能立两千年而不绝。希腊人很早就意识到,唯有无用的知识才会传之永久。唯有无用的知识才是为着自身而存在的知识,才是自由的科学。所以希腊人讲为科学而科学,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真理,只因为科学是无用的。有用的科学就做不到为科学而科学。希腊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高标特立,强调知识的无用性。人类古老文明都有发达的知识,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知识阶层,但是讲无用的知识是希腊开始的,而且他还讲得风生水起。
第二个特点,希腊科学是所谓演绎科学。如果强调科学必须是无用的,那这种无用的知识怎么生产?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是,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实践,来自于生产实践,通过归纳总结变成知识再指导生活实践、生产实践,这是我们中国人理解的一般知识生产规则。希腊人很强调知识必须具有确定性,要求知识是确定性的知识,只有确定性才会永恒不变。可是,哪种知识会永恒不变呢?你只有说外面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这才是永恒不变的知识。大家都笑了,这不废话嘛?是的,为了把知识搞成一个无用的知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从废话开始,没有对废话的执着,就没有今天我们的演绎的科学。
从一堆废话开始进行推理,但你别以为这样推下去永远是废话。推到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这不像废话。再推,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肯定也不是废话。我们的古人知道勾三股四弦五,可是你知道的只是特例,你没有证明,人家说的是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平方都等于斜边的平方。奇怪,从废话出发怎么能演绎出这么多东西来呢?我认为这是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它发现了一个理性的世界。这个世界,它是按照自身的逻辑自我展开的,自我证明,自己论证自己。我们一向是按照这个理性世界的方式行事的,只不过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希腊的科学是关于自己的科学,是关于自由人性的知识。所谓的理性不过就是发觉我们之中早已具备的东西。这个东西是向来就有的。希腊人认为在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就拥有一套理性体系和理性结构。我们的理性世界被隐没在黑暗之中。我们需要有一个办法真正明白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一个理性的挖掘正好就是希腊人对自由的理解。自由就是必然的认识,自由就是对理性世界里面逻各斯的认识。
科学起源于希腊的自由人性。这种自由人性首先体现在希腊的科学领域。希腊的科学有两大门类,初阶门类是数学,高阶门类是哲学。希腊青年人一般先学数学,往上就学哲学。数学是哪几门呢?四门,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四门学科。中国古代数学不是必修课,你没学数学不影响你成为一个正人君子,不影响你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数学没有纳入人性培养的学科中。可是在西方,数学一直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为什么?因为它是涵养人性的核心学科。柏拉图学园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它那个意思并不是说几何是先修课程,不学完了不让你学哲学。那意思更基本:你不学几何学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不学数学你就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老想着挣一点钱花一花、养家糊口,把自己当做一个奴隶,你没有想到什么是自由。所以我们看到,数学在整个的西方背景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学科,不是个简单应用。希腊的数学里面包含着一种对世界内在理性结构的要求。
像天文学也是典型的,天文学之所以被认为是一个数学学科,就是因为它要求,对行星表面不规则运动要找到一个背后的不变的法则,那个不变的法则被找到以后就舒服了,拯救了现象。所以希腊天文学跟中国的天文学很不一样。中国的天文学本质上是礼学,服务于皇家政治、服务于老百姓的日常伦理生活,服务于整个天地人之间的互动,而且中国古代天文学也不在于天地背后是不是有永恒不变的规律,对中国人来讲一切都是变化的,变化是我们的世界观里面非常核心的东西。但是西方实际上一开始就强调世界的意义之根源在于不变性、在于同一性,同一性才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抓住了同一性就抓住了这个世界的意义之根源。因此整个希腊的数学和科学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叫做“追求同一性”。现代所谓的科学继承了这个原则,我们把一个纷繁复杂的领域化做一个方程,我们才控制了这个领域,这个方程是什么呢?就是一个等式、一个不变性,抓住了一个不变性就意味着控制了这个领域,这里面的运行规则。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天文学和希腊的天文学典型地表现了两类文化的必然的走向。中国的天文学是礼学,希腊的天文学是科学。希腊的托勒密体系是希腊天文学的最高成就,通过托勒密体系,通过哥白尼,近代科学继承了这个科学传统,把对事物背后那个不变的规律的寻求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主要的理想。
追究科学的根源
中国人对科学的理解最大的不足是没有了解科学是怎么来的。缺乏这样一种对自由人性的追求,是不可能诞生我们梦寐以求的演绎科学,是不可能培养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我们为什么做科学?我们为国争光,往大了说;往小了说养家糊口。我们往往不能理解为科学而科学。
今天我们讲这个话题不单是做一个学术研讨,而是要直面现实。今天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发生了改变。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国人面临两个重大问题,第一个是挨打,第二个是挨饿。当年为了解决挨打、挨饿问题,我们用功利主义的方法、用实用主义的手段来学习西方的科学,取得好不错的成绩。但是现在挨打、挨饿已经基本解决,我们现在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引领世界文明的走向,这种背景下,我们就要深深地追问一下西方的科学究竟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讲科学的人文起源,是因为今天我们的民族要担当新的使命,我们要引领世界文明的未来,就应该追究我们今天引以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科学和技术,究竟它的根源在哪里。
谢谢大家!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为 “未来论坛”微信账号(ID:futureforum)
未来论坛官网:www.futureforum.org.cn
未来论坛,是民非企业性质的公益组织,是承载人类科技梦想,用科技改变世界的公益平台;也是连接前沿科技,解读未来趋势的思想平台。
“理解未来”系列讲座,由未来论坛倾力打造,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高质量月度科普讲座。“理解未来”系列讲座邀请富有洞察力、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知名科学家和创业者与大众分享交流对未来的认知,促进社会大众对未来的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