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暴雨导致水位上涨,解放桥下的漓江一片黄色,一度封航。家乡受洪灾,我远在他乡,心里很心疼受灾的家乡父老。
昨天,发生了一件更让我心疼的事情,一个14岁男孩因与母亲争执从解放桥跳江了。
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孩子,你这轻如鸿毛的方式,到底是为何?
1、跳江前后
有人拍摄了长两分半钟的视频,男孩在水里不时露出头来。由于水流湍急,在场的群众无法施救,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水越冲越远!事发当时是早上七点多,漓江还有点雾气遮挡视线,最后孩子消失在了画面中。
男孩的母亲在桥上来回走动,拿着手机不停地喊,哭声很大。从衣着看,这是个爱打扮的妈妈,穿着阔腿裤,背着一个时髦的小包。她趴在栏杆缝隙望向儿子,不一会儿,又站起来,继续来回走动,跟前来问询的路人说着什么。
听说,几分钟前,这对母子走上解放桥。母亲一路在骂男孩,男孩就选择了跳江。他跳的时候是否想过,跳下去这几秒,加上漂在水里的几分钟,是他妈妈亲眼送他走的漫长而又煎熬的几分钟。
转发视频的网友回应,目前中高考分数刚出来,请相互敬告注意避免过激言语。这些话,或许也是那个视频拍摄者听到了一些话语而产生的感悟。
那对母子到底说了什么,我无从得知。从男孩跳江的结果来看,我推测与平常的打骂教育有关。
毁一个人很简单,有时候就是几句话的事情。
2、打骂教育
千百年来,国人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时至今日,很多父母已经不再奉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都在努力做到不打孩子。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然而骂,依旧存在。就像这个故事里的母亲。她现在一定沉浸在丧子之痛,不停地跟周边的亲友回忆跳江前后的情形。但她未必认为自己骂孩子有什么不对,因为“我也是为了他好啊”。
我假想了一个场景,面对面地与那个母亲对话。
“不管你跟孩子说了什么,你都是一个失职的母亲。
你在梨花暴雨般教育他的时候,有过一丝丝观察他的变化么?他是突然要跳桥么?他有没有被你说得头一点点低下去,刚开始还和你扛几句,后来就一言不发了?
原谅我这么多的问号。我真的有很多问题想问你,或许,这些你从未考虑过。”
我又写下几段话,说给那些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孩子骂到哭、骂到死的父母听。
“在孩子的眼里,你就是他的全部。
你是他最亲密的人,你都如此否定他。试想,他的自信心从何建起?
你是他最信任的人,你都不花时间去了解他,试想,他还会跟谁敞开心扉?
你是他最想依靠的人,你都一幅诛他而后快的样子,试想,他的世界观会崩塌成什么样子?”
我心疼跳江的男孩,然无回天之力。我尝试着想安慰那位母亲的话,但是鲁迅的话总响在我耳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3.家的温度
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组成一个完整的家庭。想到家,大部分人对下面的说法不陌生。
家是港湾,给心灵栖息;
家是灯塔,给灵魂指路;
家是阳光,给身心温暖;
家是绿洲,给生命希望。
然而,如果这个家,什么时候对孩子伤害最深呢?张泉灵在奇葩说一次辩论中引证,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他的行为模式造成最严重影响的,其实来自于婚姻结构完整,但是充满了矛盾的家庭。我想再引申一下,如果父母的言行不时地刺伤孩子,这个家就不再是我们温暖的可栖息心灵的家。
我们很多时候会掉进一种亲密陷阱。出门在外,我们对同事朋友表现得体贴大度,即使生气嘴里也很回应一句没关系。可是回到家里,一言不合就跟父母家人吵架、冷战,孩子一不合意就吼他吓唬他。
为什么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能好好说话?你可能会说,家是心休息的地方,是一个可以容下你的错误,你的兴奋,你的无奈,你的欢笑,你的眼泪,一个你不必带面具的地方。然而,你总在家人,尤其是孩子面前,展示你不开心甚至暴躁的一面,真的好么?
扪心自问,你大发脾气之后,会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家人眼神里流露出的关切?我想告诉你,家是避风港,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受到任何委屈,碰到任何困难,你都可以随时靠岸,躲避一切困扰,让自己放松放松。 但能够给你这样氛围的家,更需要你的回馈温暖,而不是你的三百六十式言行刺刀。
家的温度,靠我们一言一行维护。
4.非暴力沟通
友好地与家人相处,我推荐一本书——《非暴力沟通》。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简写NVC)。
NVC强调我们对自身的行为以及对他人作出反应时的选择负责,以及如何致力于建立协作性的人际关系。
NVC有四大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下面这个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四个点。
一位母亲对处在青春期的儿子:“XX,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表达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明确地请求)。
NVC还有更多的例子,主要说明的是沟通需要不带评论的观察,不带观点的感受,不带评论的需求,不带命令的请求。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时,还需要更多的倾听,充分的了解对方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
所有的理论都是需要实践的,实践的基础来源于认知的变化。我们在生活中,多倾听自己和家人的声音,培育出尊重和爱,才能够避免过激言行可能引发的惨案。
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她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与倾听的基础上建立与人的联系。
5.结语
最深的伤害经常来自最亲的家人,这样的魔咒需要被打破。
作为父母,我们要懂得克制自己,接受孩子的平凡,妥善安抚好人生最初受挫的孩子,用心陪伴他们共渡难关。
作为子女,我们要珍惜眼前,耐住父母的碎碎念,用心倾听他们可能已重复多遍的话语。
作为妻子/丈夫,我们要用心经营,相互体谅,构建好家庭的核心。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承担作为父母和子女的那份角色。
爱家人,从好好说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