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这个充满规矩和套路的现代世界生存?——《混乱:改变我们生活的无序力量》

这是大名鼎鼎的《卧底经济学》作者蒂姆哈福德2016年10月的新书,一出版就好评不断,据说这是他最深刻的书。

怎样在这个充满规矩和套路的现代世界生存?——《混乱:改变我们生活的无序力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一、小测试

你认为下面两个人谁的效率更高,谁的生活更好?你想当哪一个?

小明,办公桌非常整洁,各种文件分门别类归放整齐,连电子邮件都整理到各个目录标签下,有个非常好的日程表系统,上面除了每天的日程,还有自己指定的详细工作和学习计划。

小强,桌面堆着一摞摞的文件,从来不分类,也从不整理电子邮件,日程表上只有日程提醒。


二、分心无罪

前几年有一本心理学著作叫《分心不是我的错》,罗永浩力推过,主要意思就是注意力缺失是一种疾病,但也可以趋利避害。

与“分心也能成就一番事业”这个“非主流”观点对应的是,近年我们看到更多是强调运用“意志力”、“专注力”、“习惯的力量”才能成功……

蒂姆哈福德说,分心有助于创造力。在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按百分之计算,靠“意志力”这些手段成功的人,大概也就是80——90分水平,而要成为90分甚至95分以上水平的人,不分心还真不行。

书中提到一个哈佛大学的研究,选了一群大学生做“排除干扰能力”测试——假设你在一个嘈杂的餐馆里跟人聊天,能不能不受旁边的各种打扰,专注于眼前的对话?其中有些学生的抗干扰能力非常差。旁边一有点风吹草动,他马上走神。然而研究发现,这些人的创造力反而更强!这些哈佛学生里颇有一些能人,有的已经出版了小说,有的写的剧本上演了,还被全国性报刊点评,有的有专利。根据这些硬指标,在25个有超强创造力的学生中,有22人的抗干扰能力是弱和比较弱的。另有一项研究发现,那些成年以后还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的人,创造力也超出常人。

还有研究发现,在考察创造力的测试之前,故意给受试者捣捣乱,鼓励他们出错,反而能加强他们的创造力。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也许,至少是在你的水平够上哈佛的情况下 —— 分心,有利于创造力。


三、任意的震动

2014年,伦敦地铁工人爆发了一次大罢工,导致全城270个地铁站关闭了171个,上班族不得不用各种办法找新的路线上班。这就给经济学家带来一个绝好的研究机会,只要看电子乘车卡的数据,就知道罢工那天,大部分乘客都使用了跟平时不一样的乘车路线上班。但罢工结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回到了原有的上班路线上去。大约有5%的乘客,从此继续留在了罢工那天新发现的这个路线上!即,这次罢工的震动,反而给了这些人一个发现更好路线的机会。

哈福德把这种震动,叫做“任意的震动”—— 没有精心布局,没有特定方向,就这么随机地、简单粗暴地给你震动一下。这对你就可能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机会。

所以分心,就是给创造过程来一点不确定性。创新者,不但不应怕不确定性,还要时刻欢迎,甚至主动增加一点不确定性。

有一位大师级的先锋派音乐人,布莱恩·伊诺,他简直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他有个非常特别的做法,事先制作一些卡片,每个卡片上写一句好像格言一样的话:

强调缺点

只要部分,不要整体

看看你做事的顺序

改变乐器的角色

……

把所有这些卡片顺序打乱,放在一个盒子里。创作过程中一旦遇到灵感枯竭的局面,他就会从盒子里随便抽一张卡片,然后要求整个团队根据这个卡片的指示思考解决办法。他的合作者一开始都很反感这个做法,因为卡片的指示往往不知所云!但是伊诺逼着他们这么干。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这个办法有时候的确能带来神奇的力量。伊诺还说,所谓的分心,其实恰恰有利于集中注意力—— 分心你才能注意到新的东西,而新的东西可能是最刺激的,你自然就会注意它。而系统性地利用“任意的震动”,还有个更好的做法。


四、多项目工作法

这是哈福德自己总结并运用的——“多项目工作法”。你应该同时有好几个不同的项目在进行,比如说几个科研项目、几个写作项目,甚至包括几个家务。每个项目有自己的存档处,有什么新想法就加进去,哪个项目能做就做,暂时不能做的就放着。哪壶开了提哪壶。哈福德说,这个做法有四个好处:

①不同项目可以互相配合,互相激发灵感。②每次转换项目,等于是换脑子,这会给大脑一种新鲜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③做一个项目的同时,你的潜意识可能还在关注另一个项目,这样特别容易出现灵感火花。④一个项目实在做不下去可以暂时搁置,还有别的项目可做。


五、凝聚力有罪

这个段落标题够颠覆,因为我们几乎从未觉得“团结”有错,不是说团结就是力量,众人划桨开大船吗?难道,拉帮结派才合理?

哈福德讲,提升凝聚力其实并非难事,但问题是有些工作不需要凝聚力。他说,把人组织在一起工作,其实有两种类型的队伍。

第一种队伍讲团结,追求所谓“黏结的社会资本”,就好像拔河比赛一样。这种队伍比较适合那些目标明确,工作方法也明确的工作 —— 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你只要去做就是了。对这种工作来说,齐心合力是最好的。

第二种队伍讲多样性,追求所谓“搭桥式的社会资本”,就如同一群老戏骨互相飙戏。这种队伍适合没有固定套路、要求集思广益、讲究创造性的工作 —— 一个外来的新鲜思想更可贵,人们想要的是灵感刺激。

我们的工作大多在二者之间,这就要求我们好好考虑凝聚力问题。—— 因为对第二种工作来说,凝聚力反而有害。

接着,我们又不得不考虑另一个问题,第二种团队工作的本质矛盾。如果你想跟队友合作愉快,工作中得心应手,你们团队的实际工作水平就不行。如果你想要高的团队工作水平,这个团队之间的互动就必须是磕磕碰碰,每个人都不太舒服。凝聚力高,工作水平就低。工作水平高,凝聚力就低。

我记得《侯卫东官场笔记》里有过类似观点,大概意思是:县委书记和县长不和没问题,有助于发展和反腐,怕就怕书记和县长铁板一块……凯文凯利也说过,过去的思维只适应于那些内容简单、目标具体、时间较短的任务——比如拔河比赛,思维的创新需要不同领域的互联跨界,也就是减少凝聚力的“混乱”……


六、你需要哪种办公环境

2010年,几个心理学家为了知道到底哪种办公室对工作效率最有帮助,特意设计了四种办公室给受试者用。

第一种是极简主义的风格。什么装饰都没有,桌面上除了起码的办公设备也没有别的东西。

第二种是装饰了的办公室。墙上有些艺术照片之类,给人感觉至少温馨一点。不出意料,人们更喜欢装饰了的办公室,而且在里面的工作效率也更高。

第三种和第四种都是装饰了的办公室。不同的是,第三种办公室允许受试者自己装饰,桌椅怎么摆放,画贴在哪里,随便折腾。第四种比较特别,一开始也是允许受试者自己摆弄,但是等受试者摆放好了,研究人员又回来,把所有东西归位!

实验结果,第三种的工作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种类。

而第四种的工作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种类,所以哈福德说,所谓促进创新的办公室,其实无非就是两点:

①它在设计上要能促进不同部门的交流。②它要给员工充分的自主权。

一个人的办公区是什么样的,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想让它是什么样,就可以让它是什么样。正所谓奴隶造不出金字塔,因为,没有创造,何来伟大。


七、特朗普的成功之道

特朗普的策略,其实就两个字:混乱——把局面搞乱。

他大多数模式都是这样:

①特朗普对某个问题突然发表煽动性的言论;

②媒体兴奋,选民激动;

③别的候选人羡慕这种关注,就出来指责特朗普说的不对,你们还是听我的意见;

④正所谓言多必失,一解释,就有漏洞,比如杰布·布什有一次为了“更正”特朗普关于墨西哥移民的话,说自己非常喜欢墨西哥移民……说着说着把亚洲移民给得罪了;

⑤特朗普立即抓住你的漏洞发动嘲讽式攻击;

⑥你正在思考如何反驳,特朗普又把话题转到下一个媒体兴奋点上去了。

这就是先制造混乱,再乱中取胜,也可看成是一个顾前不顾后,只知进攻没有防守的打法。当年,在战场上,沙漠之狐隆美尔就是这样干的;如今,在商场,亚马逊的贝佐斯也是这样干的,尽管这样必然给自己带来一大堆漏洞,可是跟贝佐斯和隆美尔一样,特朗普根本不在乎。

但“建制派”对特朗普却不能不在乎。特朗普有个能力,他总能即兴发挥,现场出现问题现场转移,贝佐斯搞商业和隆美尔打仗都有这个能力,而商业巨头和建制派政客缺少这个能力。

如果你的打法是什么都事先计划好,谋定而后动,没有把握见到机会也不出手,你就永远只有给贝佐斯、隆美尔和特朗普擦皮鞋。


八、做个自由的人

现在回到最初的测试……

哈福德用多个研究告诉我们,做小强更好。

小明的做法,本质上是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比外部系统低的位置上,是被动的。离开那个外部系统来规范自己,就傻眼了。

小强则主动多了,文档和日程表对他来说都是工具,他不在乎文档看上去如何,也不愿意受日程表的限制。

尽管,我们内心都想像小强一样随性而为,却总觉得小明才会成为人生赢家。为什么呢?或许我们都被现代社会的条条框框驯化得太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了吧!

不信?看看这个例子,你会大吃一惊:

我们知道现在有很多聊天机器人,能够做到让你看不出来它是个机器人。可是哈福德引用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的话说,这种机器人的存在,其实并不说明机器人水平高,恰恰说明了一般人的水平低!这是因为我们一般人,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我们的聊天内容其实大都是程序化的。你好。你好。你多大了?我21,你呢?我23,你是大学生吗?……全是循规蹈矩的寒暄。机器人想要模仿这种说话非常容易。

有人专门研究了在线交友网站上,人与人之间的聊天,发现就是因为这种程序化的对话,让两个人的关系很难升温一步。并不是聊天机器人很像人,而是人的聊天太像机器人。

所以研究者就专门开发了一套新的聊天系统,让两个人在对话的开始阶段就能迅速进入比较深的话题—— 比如说系统会要求你在以下问题中选一句发给对方:你有过几个浪漫关系的伴侣?你上次分手是什么时候?你伤过别人的心吗?实验表明这种问题一出来,两人的对话马上就能更有意思。

问题在于,真实生活中没人愿意这么说话。事实上我们的说话风格正在加速向机器人的方向靠拢。比如过去你听说了别人的近况,看到她旅游时的照片,还要评论几句—— 现在你只需点赞。微信如今有若干个表情包,这些让我们的表达更人性化吗?—— 没有,你认真看那些表情,大同小异,再怎么花样翻新,也就那几种情绪,翻来覆去……我们已经被机械化了。

所以,混乱,它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

所以,混乱,才能在这个充满规矩和套路的现代世界好好生存。


最后的一些想法:

A、混乱,绝非一件坏事。那么,我们大多数人为什么拒绝混乱?因为不舒服,有个人感觉,也有群体偏见,总认为混乱即无所作为;同时,混乱也放大了风险,至少表面上看来如此;以及,最重要的是,人们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热爱自由;注意,混乱并非胡作非为,而是强大自律基础上,为某个目的比如激发创造力而刻意为之。

B、书读多了之后真的会变薄,因为好作品往往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混乱》和《穷查理宝典》有没有联系?“任意的震动”不就有点查理芒格“跨学科攻击”的味道吗?《混乱》和《反脆弱》有没有联系?主动拥抱随机和波动,甚至不妨自己制造一点不确定性。《混乱》和《失控》也有类似,比如要同时进行几个不同的项目,就是《失控》里强调的边缘最精彩,创新是不同领域激烈碰撞跨界产生的。

C、当然,估计大家最关心的是,我们不是大师,甚至也不是类似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混乱”有没有用?正好,我看到《国家地理》5月刊的封面文章《WHO IS GENIUS?》,提及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医院的教授使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进行了一组实验,发现“左右半脑之间的沟通越多,人就会有越高的创造力”、“创作时,与自我表达相关的内部神经网络更加活跃,而负责集中注意力和自我感知的外部神经网络则平静了下来”。我想,“混乱”不就是促进了左右半脑的链接吗?不正是抑制了注意力的集中吗?那你认为对你有没有用呢?


此文为万维钢《精英日课》学习感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在这个充满规矩和套路的现代世界生存?——《混乱:改变我们生活的无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