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路死了,下一个死在知识付费风口上的又是谁

领路死了,下一个死在知识付费风口上的又是谁_第1张图片

领路死了。

当领路导师群正式解散的那一刻我才确定,这个才刚刚起步、尚未在市面上砸出多少水花的‘付费问答APP’正式沉没。


领路死了,下一个死在知识付费风口上的又是谁_第2张图片

在内容付费越炒越热,差不多已经被拱成风口的现在,不能忘记的是,在这个准风口之前的分明是一个叫‘付费问答’的产物。尤其是在经历了果壳、知乎以及微博微信各大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培养,文字内容的问答土壤已经成熟,小圈子的付费形式也已然形成,但就是差最后引爆的一根稻草——2016年5月,语音付费平台分答上线,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爆发,成为当时最具话题性的APP之一。随后,一大批高仿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领路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熟知的分答是这样的:例如提问者花99元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不花一分钱获得十万粉丝”,我回答后不仅提问者可以听到,其它人也可以花1元钱“偷听”,如果有100人偷听,那么所获得的收入回答者与提问者平分(扣除平台抽走的10%)。

文字是冰冷的,即使是现代发明了更多的语气词与表情,由于每个人的接受度不一样,很难如语音一般直接面对另一个的情绪力量,尤其是分答在上线初期所采取的大咖路线,在乎的不是大咖们的专业能力,而是这个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想一想,你花几十几百元就能获得与大咖、明星拉近距离,还能获得偷听分成,运气好的话不仅能收回成本,小赚一笔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无独有偶,微博问答上王思聪回答“如何鉴定绿茶婊”一问,虽然提问价格高达四位数,但围观分成让提问者绝对回本。

领路死了,下一个死在知识付费风口上的又是谁_第3张图片

其实真正意义上来说,微博的付费问答抄得更为彻底,借力超高的平台日活、KOL的使用、轰炸式推荐反超分答成为现在付费问答平台的主流。而领路的路子则更像分答的本家大哥‘在行’,同样是付费预约语音回答的模式,但比起分答来说,在行与领路更为强调回答者能够代表其专业程度的头衔、身份,且强调系统的、最好形成课程的回答体系,以职场内容为主。

在行、领路想打造语音付费平台的PGC模式,着重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并塑造本平台的明星人物,回答问题的都被称为导师。而分答更像是一个语音付费的微信,前期可能还有一些KOL所带来的头部效应,越往后越看重的是你的标题党能力——一个标题起得好的问题,一定比只是实诚回答问题的收听率高。举个分答首页的例子:

如何防止自己老婆出轨?

想在办公室引人注目,需要哪些好物?

勾搭女孩万一遇上有男朋友的怎么办?

怎样主动撩汉才能拿下他们?

什么是爱情?什么是诗和远方?

从以上随机抽取分答首页的提问就可以看出来,这里似乎已经成了另一块孕育标题党、三俗问题、情感鸡汤路线的土地。

然而实际上,从一个普通回答问题者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分答、在行、领路还是别的什么付费问答APP平台,分成收入都是一路下滑的,现阶段的繁荣与泡沫都只是聚集在了头部KOL的小圈子中,虽然这些语音付费平台通过不断的迭代打磨产品,为留住高质量的回答者而努力,但是更多具有专业能力、耐心与恒心的人,已经不满足于这些入口过窄的付费语音问答平台,分流到了如喜马拉雅、蜻蜓、荔枝等电台应用APP平台中,或者折回到微信、微博这类传统的社交平台里,不仅打造自己稳定的语音输出与品牌形象,也更容易聚集到对口的付费受众。

另外,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文字内容变现的稳定性与持久性,比语音变现的路子还是要稳固得多。但内容变现这条路,一将功成万骨枯,谁会成为将呢?还是会成为获得最终胜利者脚下的奠基石?信心满满,无人能知。


猫七七四十九  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七七四十九夜谭

在新媒体摸爬滚打九年,关注这个领域每一分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领路死了,下一个死在知识付费风口上的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