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的春声
自古以来,人观景,景出文.人们享受着山水,山水陶冶出性情.好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就了岳阳楼的闻名于世.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促成了神话与古楼的完美结合.王之渙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当仁不让的让国人饱揽了千年的大好河山,顿悟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而美如仙境的人间天堂--西湖却让一代大师苏轼为之倾倒,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一语道破天机,流传千古.
西湖的文章做的实在是太多了,不乏历代各派名家高手,在做下去连自己都会觉得蠢笨.但是,笔尖一颤的我还是不自觉的将这篇俗不可耐的文章镌刻在了纸上.也许是对这一潭湖水用情太深,难以回避吧!
初识西湖是在一张老旧的纸币上.纸币上印刻着西湖美景--三潭印月,湖水倒映着远处的断桥和山尖的雷锋塔,好似一幅立体模型,栩栩如生!儿时常常摸出玩耍,久久逼视,竟烂熟于心.直到亲临西湖,如故地重游,轻车熟路踏寻每一个旧时梦境.
西湖带给人的总是浪漫温柔的多情,小家碧玉的清秀.可是,西湖游的在多也无法真切起来.也许太过于美艳的景色容易让人疏离,或许是她成名过早,景点过密,名气过大的原由吧!然而,在我眼里的西湖显的过于娇小,毕竟她哺育了太多的朝代.
西湖是可爱的,她眷恋着许多可爱的生命,白娘子便是其中之一,这也正是西湖馈赠给世人的千古动人传说.虽然白娘子只是西湖上的一个传说,但其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许多了真人.在神话中,白娘子是多元的,她亦妖亦神,永远徘徊在妖神之间,难修正果.在天庭与法海的追讨与打压下,甘愿为木讷萎靡的许仙万里盗仙草和水漫金山时的殊死搏斗.只可惜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欣赏的.痛不欲生的白娘子被法海无情的镇压在雷锋塔下从此与许仙天各一方.而我觉得,白娘子一世无惧,最最惋惜的便是没有成人与许仙终老于西子湖畔,只能期待来世的断桥相会.然而西湖是可敬的,她慷慨的将湖水,断桥,雷锋塔通通奉献给白娘子,不但没有缺失反而增添了一曲动人的色彩.在风雨的飘摇中和历史的声讨中雷锋塔倒下了,倒下后的雷锋塔是难看的.但在精神承载方面是不低于西湖的,从某一方面来说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决裂与更新.
运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来说,苏堤与白堤是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地方.摆脱了一切世俗的功利,政绩,是全心全意为造福当地百姓而修建的生命之堤.
踏雨迎风走在狭长的堤岸上追寻前人的足迹探寻人生的真谛.雨水夹杂着脚下的青草带我走向远方的朦胧.此刻间最享受,没有名家诗词的逼迫,没有无限感慨的激发,没有后人追踏的脚步,唯有聆听堤岸上的春声.
早春的我沐浴着西湖的和风细雨,不需想象归家的时刻,不需猜想人生的几何,凭湖水亲吻脚下的春泥,任凭杨柳轻拂骄傲的面庞!
我爱西湖,爱的是她那般柔美.我爱西湖,爱的是她那断桥相会,苏堤翠柳的深深情意.我爱西湖,爱的是她那怒发冲冠,凭栏远眺的民族豪情.我爱西湖,更爱她那浓缩而成的千年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