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科学训练的千里之行

说“世若无牛顿,万古如长夜”,到现在科学已经是普世的价值,而人类的发展也建立在科技的快速迭代中,然而传统根深蒂固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与科学价值发生冲突,再加上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而且门槛不低,既要有天纵的智商,还要有埋头于书山文海的耐心,所以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

科学都是实打实的数据、实验,掺不得半点水分,也容不得情感,如果要进入某一个领域,真正有效的学习途径是找学术源头,利用学术搜索(Google学术)找相关领域论文,然后要搜出该领域最权威的科学家,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术语,叫H指数(H-Index),大意是一个科学家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这是目前最能准确反映某位学者学术成就的指标,比方说某位学术大拿的H指数是100,则意味着他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100次的论文有100篇,这人的学术权威可见一斑,H指数最高的通常是该领域的一手知识,而且每个领域排名40之前的学者几乎就是该领域的80%江山,所以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只需要花时间学习H指数最高的科学家的论文,就会是最根源、最权威的理论知识,这个时候就会发现,掌握了这些源头知识甚至已经开始应用到生活中了,关于这些知识的某本畅销书才姗姗来迟。

如果觉得自己笔力还可以,不妨花一年时间学习某一领域的前沿知识,然后用最质朴平易的语言写不来,很有可能是一本新的畅销书,也算是一条财路。

其实任何学习方法都逃不过刻意练习,科学训练不过是学习最源头的一手知识,而且是通过系统的科学方法,所谓理性要求的是绝对的真实,按照这种方法大量的阅读源头论文,如果有条件不妨做做相关实验,比方说心理学,可以自己设计实践,或自我检测,一个博士朋友和我说某一领域的学术训练,300篇论文有了感觉,上千篇论文可以初步完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我相信她,所以这就开始了,科学跟我时常自诩的真实不同,我自己除了一笔一笔的时间和事件记录是真实的以外,其他只能算是自以为的真实,仅仅是主观真诚,这可能就是真实和真诚的根本区别,

坦白说,虽然现在流行一种鼓吹理性思维的风潮,但我不像鼓吹者那样认为理性思维就更好,只不过普大众遍缺乏,所以适当鼓吹还是有好处的,主要是这种科学训练会对大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我最感兴趣的。

当经过了系统训练足够时间之后,涤除了一身的民科气,才初步有资格评论理性、感性的优劣,而且两者理应同等重要,事实上作为社交性动物,感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更大一些,而且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真正推动人类进步的群体也不是科学家,一个文科生在有了科学素养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这才是最诱人的地方。

一年时间,且静观便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科生科学训练的千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