厮混的工作日常无以为继

作为一个在事业单位撕混了六年,即将和体制内的一切挥手诀别的编外人员,回首过去六年,从职场萌新,到独当一面,再到厮混老鸟,这一历程走过来我的内心有许多的无奈与感恩,可谓五味陈杂。然而有一点是确定且一贯的,那就是当我进入这个单位第一天起就清楚地知道,我绝不会也不可能在这个单位干上一辈子,因为一辈子太长了!

所以这六年的我最大忧虑是:假如有一天我挣脱了体制的保护罩,鲜嫩的肉体曝露在外界的风暴之下,在体制内残留的一些思想顽疾和某些路径依赖,以这样的经验与心境,能否承受得住市场的竞争与检验与洗礼?在过去六年里我不断地学习技能,也不断地扪心自问,寄希望于学习来得到答案。

而后来,工作任务不断加码,我努力地工作,拼命地加班,排挤掉大量的学习时间,换来了收入的稳步增涨,现在来看也只能算是个小确幸。这个小确幸差点让我打消了之前的忧虑,甚至不去考虑外面的世界。直到去年我比任何一年都卖命的工作与加班,干了一些特别棘手的任务。所以我惯性地提高了我的年终收入预期,然而结果出来时,和我的预期相差甚远。于是乎,一整年的心灵芥蒂与失落在心底无限地压缩,无以释放!

后来我才搞明白,在这个单位个人收入的增长和个人完成的任务量多少并不是正相关,它只和领导套近乎程度呈正相关,和总体大饼摊的大小呈正相关。因为我注意到好多的闲人,居然和我的数额一样多。我又进一步了解到一些数据,自己收入的逐年增长是跟随着单位的效益逐年增长的,两条曲线增长幅度是趋于一致的。看来我个人的努力,就注定要被淹没在滔滔的洪流之中,个人收入增长不过是单位体量增长中的沧海一粟,个人的努力,入不了领导的法眼。刨根问底,这个单位还依然是个大锅饭体制。

领导脑门上有一杆秤,也就是说大多数员工的收入要靠领导“拍脑袋”决定,领导拍脑袋时会将不同水准上的同事趋同化,也就是说工作量相差较多的两个同事,工资待遇可能相差不大。平时统计的工作量化考核,个人觉得就是搞搞形式,作为“拍脑袋”时的参照物,仅供参考,真乃“称杆子挑江山,咦啊咦呀,呦,你就是盯盘上的星!”。还有一点,量化“考核”中有一项权重比较大的指标是加班时间,而不是效率,或效能指标,体制外的朋友是不是觉得匪夷所思?我分析这么做有它的一些道理,因为这种单位的层级太多,就注定了效率势必会低下,若要刨根到底岂不是挖了制度的墙角?所以就搞一刀切嘛,简单粗暴一些,大家都来加班,大家一起来磨洋工,反正也没有加班费,很合乎逻辑。

事实上我也很清楚自己的状况,我是社聘人员,招我过去就是要替他们干活的,就是要搞同工不同酬嘛,因为这样对这种制度下的企业来讲最经济不过了,要不领导养那么多的闲人,谁来替他们干活呢?但是,我干了那么多的活,在一个只罚不奖励的体制下,效率越高,领导会觉得你是不是闲着没有活干呀?接到的任务就越多。那么,在单位时间内干的越多,产生错误的几率就越大,被罚的次数就越多,被埋怨,还捞不着好。由此想到了,笑来老师说的,在错误的轨道上效率越高,越可怕!看来这样的工作日常实在是无以为继了!

得出这个结论后,我还得到一个推论,我的收入在这个单位已经触及到玻璃天花板了,传说中每个员工都有一个配额比例,无论单位的大饼摊的大或者是小,它给我的配额比例是固定的,我的工资就在这里比例上下浮动。领导负责拍脑门,决定具体数额,若不能调高配额比例,那么在大的时间周期上来讲,我收到的数额是没有保证的。

再者我的精力与努力已经到了极限,领导对我的使用甚至滥用,应付跨部门之间的扯皮,与科研生产无关的伪工作,都已经榨干我最后的忍耐限度了,我已经不能再忍了。后来我开始变得狡猾了,加给我的任务,我能推脱就推脱,若要的着急就找别人去。在这个单位有一个特点,这儿的工作任务就没有一个不着急的,如果说同时安排给我的任务都很着急,那么若站在整体上看,那就是意味着这些任务都不着急嘛。因为着急的话就不要找我了,我已经够忙的了。非得让我干,我就得按我的理解,再次分出个轻重缓急,一个一个的干的。事实证明,慢功夫才是快,火急火燎的瞎着急,回头各种成本都会还回来的,出了错误,还要我担责任。然而,在这里不是没有计划和调度,这里的计划和调度不服务项目,他们在机关是各管各的摊儿,服务各位领导的。我们设计师分布在各个事业部里,个人手里多项任务工作交叉并行比较非常普遍,任务量的堆积却不赋予更多的权限及自由度,我如果在这个单位熬到老,简直不敢想象,我的抱怨与负能量指数会淹没我的!

体制内意味着安全与稳定,意味着一名所谓高级工程师的图纸每天都是重复那几个零件,千篇一律,改来改去。意味着再也用不到自己的创意,要听外行领导的指挥。意味着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只有现在,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在。

2016年8月,我开始学习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心声正在呐喊,在我心底的回响愈发强烈,那就是:我要成长,要从保护自己的注意力开始,因为注意力>时间>金钱。

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事业改企业"的口号喊了十多年,以龟速迭代的企业,三观不合,注意力也耗不起呀。既然注定要离开,那就来得干脆一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厮混的工作日常无以为继)